高职教师职教能力与测评实践研究

高职教师职教能力与测评实践研究

ID:24689148

大小:76.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1-14

高职教师职教能力与测评实践研究_第1页
高职教师职教能力与测评实践研究_第2页
高职教师职教能力与测评实践研究_第3页
高职教师职教能力与测评实践研究_第4页
高职教师职教能力与测评实践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职教师职教能力与测评实践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公司安监局述职报告范文一年来,在公司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和本人高教育教学质量,就必须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内涵建设。改革从何处入手?是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建设?是教材建设?还是教学手段与方法?从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经验来看,以教师职教能力培训与测评为突破口,在全体任课教师中开展“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培训及测评”,从根本上改变了全院课程教学的面貌,对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产生了深远影响。教学和教学改革的行为主体是教师。行为需要观念的指导,转变教师的观念是教改的前提。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教改的根本。因此,抓教师的职业教育观念和职业教育课程教

2、学能力,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要素。[1]而教师职教能力是高职院校办学质量能否提升、办学特色是否鲜明的重要因素。二、高职教师职教能力与测评方法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即教师职教能力。究竟什么是高等教师职教能力?在基础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中,一般将教学能力理解为教学设计能力、课堂组织与实施教学能力。而对于高等职业教育来说,教学组织形式是丰富多彩的,实践教学是高等职业院校最重要的和基本教学组织形式。因此教师职教能力是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的要求和学生行为主体的精神,以职业活动或工

3、作过程为导向,并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条件设计及实施有效教学活动的能力。与基础教育教师教学能力相比,高职院校教师职教能力的内涵更深刻些,外延更宽广些。它不仅包括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与管理能力,还应包括职业实践能力、科研与创新能力等。高职教师职教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六方面内容。1.职业实践能力职业实践能力,即专业技术应用能力,是指教师具有从事职业活动的能力,是教学设计能力的基础和前提条件。高等职业院校为了真正承担起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重任,正在实施以全面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以校企合作途径

4、,按照职业活动过程、工作过程组织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师必须具有从事本专业岗位的能力,才能开发基于职业活动过程、工作过程的课程,才能强化与企业、社会的紧密联系,并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职业实践能力主要内容:高职院校教师应了解企业的文化、产品的技术含量、生产流程、工艺路线、岗位人员的职责和需求,具有专业的某一领域中的很强的职业活动能力。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社会活动、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职业实践能力标准要点:熟悉行业职业要求、职业责任和职业态度,并能有效地传授给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掌握本专业某一

5、领域的理论知识,了解专业发展新动向、新趋势。熟悉本专业某一领域的职业活动过程,具备从事此领域的职业活动能力。具有技术开发和运用能力,即产品开发能力或项目工程实施能力。具有专业动手操作与示范能力。能将专业技术进行分解,后再现给学生,指导学生进行符合规范的技术操作及对学生操作情况进行正确评价。参与社会实践,懂得企业、行业管理规律,有良好的社会沟通和适应能力。职业实践能力的培训方式:指定实训教师对专业教师进行一对一的项目实践指导,选派教师至企业实训或下企业挂职锻炼,职业岗任务,并实行“双证书”制度。职业实践能力的测评方法:要制定

6、教师职业实践能力标准,根据标准制定测评的项目和项目测评的评分标准。测评方法以项目进行,地点在企业或实训室。可以分为基本技术模块和专业方向模块进行测评。公共模块项目为专业教师必选项目,专业方向模块为任选一项目,专业教师可以根据自己所担任的课程选择相应项目。1.教学设计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是指教师具备高职课程的教学设计能力,即能以职业活动导向、工作过程导向,按照学生行为主体的精神,并根据职业能力的要求、学生特点和教学条件设计有效教学活动的能力。教学设计是指“在进行教学活动之前,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运用系统方法,对参与教学过程的诸要

7、素所进行的一种系统分析和策划的过程。”[2]教学设计能规范教师的备课行为,增强和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可控性,使论文联盟教学达到最优化的设计方案。包括学习需求的分析和职业岗位群能力分析、学习内容和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媒体、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设计内容。高职教师的教学设计是以项目为载体的,与基础教育的教学设计的主要区别如表1。表1项目化课程与学科系统化课程的比较[3]学科体系一学科系统化课程行动体系一项目化课程目的是掌握事实性的知识目的是获得综合职业能力在具体的学科中传授“学科知识”在具体的职业工作情境中学习“

8、如何工作”以学科结构为基础以典型工作任务结构为基础每个老师对自己的“学科”负责一个教师团队共同对某一部分的学习内容负责其特点是在学科体系中学习,与工作缺乏直接联系其特点是在贴近工作实践的学习情境中学习,与工作有直接联系按照课时节次进行,学习进程由教师安排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按照学习情境进行,学生有安排学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