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要防止“拜物教”

信息化要防止“拜物教”

ID:24695717

大小:5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5

信息化要防止“拜物教”_第1页
信息化要防止“拜物教”_第2页
信息化要防止“拜物教”_第3页
信息化要防止“拜物教”_第4页
信息化要防止“拜物教”_第5页
资源描述:

《信息化要防止“拜物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信息化要防止“拜物教”

2、第1...第1近年来,信息化成为了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世纪之初,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将成为我国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向。但当前一个值得关注的严肃问题是,一种把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制度创新等人类文明进步寄托于某种主宰人类命运的异己力量、“神化”网络、软件、计算机等人手产物的意识正在人们的经意或不经意间蔓延。有必要指出,技术进步的进程中应当谨防新的“拜物教”观念的滋生。  人们以为信息化是工业化以后才出现的一个发展阶段,其实不然。信息化不过是对客观存在的信息资源主动地采集、加工并系统利用的一个过程。经济信息化的本质意义是人类在与客观世界互动的过程中从事后反应的被

3、动地位转变为事前选择的主动地位,从凭借有限经验的盲目选择或“试错”式选择转变为穷尽所有已知条件下的所有可能后进行最优化选择。从这个意义上说,“计划经济”其实就是应对工业化进程的一种信息化。之所以迄今计划经济的实践未能取得预期的结果,其原因之一在于,这种无所不包的“计划”尽管在逻辑上成立,但在实践中人类的技术能力并不足以驾驭这种资源优化配置的信息系统。  计算机与互联网的发明才真正使信息化具有了客观的物质技术基础。在此基础上的信息化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信息化可能将带给我们结束一个多世纪来“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之争的最终答案。可以说,从工业革命迄今,这个世界中涉及范围最

4、广、迁延时间最长、卷入人数最多、形成的文献资料最繁浩、对人类制度文明的思考影响最大的论争是“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论争。这场论争的初始点是,人们认为,市场经济下的自发性将破坏供求之间的均衡关系,供求失衡造就的价格波动,或说资源配置的无序,会导致巨大的资源浪费。在公有制、政府主导基础上的传统计划经济理论提出了一个事前性地、优化地、系统地平衡供求关系的理想模式。但实践证明,这个模式在实践中的根本缺陷是,它未能解决供求之间信息处理的效率问题和由谁来进行优胜劣汰的选择问题。在这个时候,互联网来了。在理论意义上,互联网对信息资源的容纳程度是无限大的。在互联网这样一个信息平台上,

5、一方面,每一个供求环节的供给与需求信息都可以一览无遗地充分对峙,资源配置可以效率最高的形式实现,优胜劣汰可以在瞬间决定;另一方面,单一决策主体可能导致的失误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市场经济的活力可以完整地得以并存。由此,优化与活力并存得以实现。在这样一个基础上,如果撇开国家、民族等非经济因素性壁垒不说,互联网留给我们的唯一思考是,在未来的不断发展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在多大程度上保留成本极高的政府配置资源的职能?  信息化可能带给人类一个全新的生产方式。人们相信,新的电子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的开掘正在改变以物质资源投入为主要支撑的“旧”的经济增长模式。“物质不灭”、“能量守恒”等关

6、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基本定律并没有被推翻,但在信息网络技术支持下的“全球采购”“全球分工”和“全球性资源优化配置”可以使同样的物质投入要素获得更有效率的使用,实现为更优化的组合。我们可以看到的论证是,从20世纪90年代初、中期开始,美国经济在前所未有的持续高增长与繁荣背景下一直呈现为一种低通膨率与低失业率并存的局面,被传统宏观经济理论奉为经典的“菲利浦斯曲线”居然失效;1998至1999年国际石油价格激烈波动而发达国家的经济运行几乎不为所动。80年代美国的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速度为1%,而自1995年以来年均增长2.9%。这不仅仅应当归结为技术改进,在更大程度上也许应当归结为资

7、源配置与组合方式的优化。  信息化正在带给我们一个神奇的世界。但在人们大谈特谈信息化能够带来什么的时候,也许我们该思考信息化不能带来什么。  信息化不能凭空带来财富。人们看到,仿佛一夜之间,无数百万、千万甚至亿万富翁正在从互联网领域中造就出来。于是一些人说,互联网正在将我们带入一个“虚拟经济”的时代。虚拟经济并非是一个互联网的创造。货币的发明已经是虚拟经济普遍走入了社会经济生活的第一个台阶。货币本身其实并不能直接满足人的任何生存与发展需求,但货币是社会共同约定持币人有权从市场上取回一定量有用物的证明。这就是虚拟。有用物与社会约定的价值符号之间的交易其实就是虚拟经济。可以说

8、,互联网不过继货币之后经济虚拟化的一个新的工具。如同货币本身不能创造出新的财富一样,互联网本身也不是真正的财富源泉。  如同货币诞生后出现过“货币崇拜”或者叫“货币拜物教”一样,当前也同样存在着一种神化信息化的“互联网拜物教”思潮。就是在发达国家,包括网络技术在内的高科技的智能机器人拯救人类的伪“科幻”作品正在大行其道。其实,互联网说到底仍然是人手的产物,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工具,而不是,也不可能是主宰人类命运的一个新的异己力量。  在中国,正确认识信息化的本质,揭露与抵制“互联网拜物教”,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我国传统的文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