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形式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形式

ID:24705756

大小:53.1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6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形式_第1页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形式_第2页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形式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形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形式仝玉忠(大名县孙甘店乡南李庄联办小学河北大名056900)语文教学的形式,它是通过一篇一篇的课文,来学习字、词、句、篇,进行听、说、读、写。我们语文教学的形式是以课文为中心,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课,是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是学生听、说、读、写、思的综合实践课,说到底就是学生学习说语文、读语文、写语文、用语文的课。木色的语文课堂就要体现听、说、读、写、思五个字。1•听(1)叶老曾说:“对语文教学,只谈读写,不顾听说,实为一病。”“不善于听,未必善于读;不善于

2、说,未必善于写,故而应当一把抓。”的确,人的一生中,有许多时间处在听的状态。会听的人也是会学习的人。在加强读写能力的同时,听的能力一定要一样重视。由于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不善于听别人的发言是通病。而听的能力直接影响他们语文素养的高低。学会倾听既是一种能力,乂是一种品质。听力的培养必须与读、说、写等结合在一起。听后说,听后写,能提高学生听记感悟能力。(2)听别人发言时,要求听者尊重发言者,做到:静心听,注视对方听,听的时候不打断,听懂对方所说话的主要意思,能记在脑子里;听完后对对方已谈到的一些

3、观点可以不重复,没谈到的作补充说明;评价对方观点时要善于发现优点与不足,在肯定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每一次的交流都应该是学牛.认真倾听后的结果。2•说首先营造一个敢说的氛围,作为语文老师关键是抓好每堂语文课上学生说的练习。学生的每一次发言,都是一次说话的练习。教师还应打消学生的顾虑:说错了不要紧。勇敢的人,请举起你的手。说说你心里的话。猜猜看;其次创造一点练说的机会,每课前三分钟演讲;每堂课人人至少发言一次的惯例;班队课上轮流当主持;每天和父母聊天;最后教给一些会说的方法。我们应当充分抓好每

4、一堂语文课上学生的说话练习。要求学生把话说完整,自己要说明某个想法或观点,要学会用几句话来阐述。还可每周辟出一节U语交际课。师生就某一个话题进行讨论,做到人人发言。课上教师传授相应的交际方法并在训练中不断强化。3.读(1)古人称学习为“读书”、“念书”。实在是妙。只有“熟读”才能“精思”。“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正是这个道理。语文课堂上,假如没有琅琅书声。那就是一潭死水,长期以来,我们都忽视了“读”这一重要环节。散文要朗读,朱自清的《春》,如果你用心地朗读,那就无疑对大家的

5、耳朵来说,是种享受。琅琅书声如叮咚水声缓缓流过你的心田,使你不知不觉间就置身于春的海洋……读得多了,你对美的领悟能力就会不断上升。从最初的感受鉴赏美到你能创作美,创作出让人心仪的美的文章。不仅仅是散文的朗读。文言文、小说的朗读都应该重视起来。在教学课堂上,要培养学生“读”的好W惯,不同的课文学生可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读,并逐步提高读的技巧,从而领悟读的乐趣,提高学习语文的自觉性。(2)我们提倡的是:不仅是学生多读,教师也应适吋适量地读给学生听,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聆听。久而久之,这些内容就会潜移默化

6、地提升着学生的素质。让师生都加入到“读”的行列中去,读出语文的博大精深,读出语文的隽优神韵,读出语文的神采飞扬读语文千遍不厌倦。4•写自古以来,都是读写相结合。二者合二为一。语文教学不是教人去谈论语言,而是要教人运用语言,让人形成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光说不练,光读不写的语文教学无法实现“用语文”的0标。每-堂课都要动动笔。这是我上课的基本原则。在课堂上写字默词,概括段意,写写感受,写主要内容,随文小练笔……语文课堂教学,不能仅满足于作文课上的作文训练。应见缝插针,或者在课堂上做个小片断练习。

7、或者针对热点问题。让学生“趁热打铁”,谈谈见解。或者在学完一首现代诗后,当堂引导他们写一首诗写上自己的名字,班内发表。另外,应鼓励学生对写日记有兴趣。就这样,学生通过写来掌握与巩固己学到的语文知识,通过写来深化读出来的感悟,通过写来提高自己运用语言的能力。久而久之,写就成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一种习惯。语文教学也因为有了“写”而显得更加扎实,更具本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