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g- cam在复杂型面加工中的应用

ug- cam在复杂型面加工中的应用

ID:24740086

大小:5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6

ug- cam在复杂型面加工中的应用_第1页
ug- cam在复杂型面加工中的应用_第2页
ug- cam在复杂型面加工中的应用_第3页
ug- cam在复杂型面加工中的应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ug- cam在复杂型面加工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UG/CAM在复杂型面加工中的应用

2、第1lune2try(毛坯体)等要素。如图2所示内腔的刀轨路径可用该模块进行精确规划,我们可以采取圆柱平底铣刀以自上而下的分层环绕方式去除毛坯多余材料并最终成型其内腔型面。图2lune2try(毛坯体)等要素。如图2所示内腔的刀轨路径可用该模块进行精确规划,我们可以采取圆柱平底铣刀以自上而下的分层环绕方式去除毛坯多余材料并最终成型其内腔型面。图2lune2try(毛坯体)等要素。如图2所示内腔的刀轨路径可用该模块进行精确规划,我们可以采取圆柱平底铣刀以自上而下的分层环绕方式去除毛坯多余材料并最终成型其内腔型面

3、。图2lunax-Ramin)×ctgA计算而得。其中H为切削深度,Ramax、Ramin分别为最大、最小加工余量,A为加强筋与水平面夹角。在粗加工为精加工规划好加工余量和预留形状后,精加工过程就可以采用FIXEDCONTOUR模块以直径与槽宽相等牛鼻铣刀沿型铣削,高质量高效率将槽加工成型。图4如图5所示区域1所示型面,也是一个需要综合应用各加工模块对精加工刀具轨迹进行合理规划的典型实例。其型面极不规则,不仅二维型面与三维型面交织在一起,并且容刀空间很小,型面间落差又很大,这些都不利于加工刀具路径的合理规划,稍有偏差就会出现扎刀、啃刀、碰撞、过

4、切等诸多不良现象,因此,刀轨规划要作得极为周密。我们可先运用PLANAR-MILL模块,以圆柱平底铣刀进行二维型面铣削,这一过程需要基于菱形轮廓手工定义对应于不同深度的各驱动边界。可通过Extract抽取出菱形柱面与周边型面的相贯线,再运用ProjectPoints/Curves功能获得相贯线在对应侧面的二维投影线,用数学的方法将这些投影线简化为一段段直线后,我们可采用计算图四加强筋切削深度的原理来计算恰当的刀具每层铣削深度,此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相贯线对切削深度的制约因素。由于我们所进行的并不是纯理论的研究,而是伸手可及的机械加工,所以在计算过程

5、中应加入我们的数控加工经验值进行近似求解,在求得各层切削深度值后,再作出区域1内型面在各切削深度层面的最大外轮廓线作为各切削深度所对应的驱动边界,该驱动边界内应包含有切削刀具的进刀点及退刀点,保证刀具不碰伤整个产品的任一处型面,要能做到在确保加工质量、加工效率及可行的刀具参数的同时尽量大面积地将该区域内的二维型面加工成型,同时去除三维型面的表面加工余量,为后续的精加工作好前期准备。之后,我们再运用FIXEDCONTOUR加工模块,用圆柱球头铣刀对上一过程不能成型的三维型面进行成型加工及清根操作,这里要强调走刀方式和驱动方式的定义,它们是确保型面

6、加工质量的关键,应针对三维型面的空间变化趋势,尽量沿型面变化较大的方向走刀,走刀方式可确定为沿平行于走刀方向进行往复切削。图5整个操作方式编程工作繁琐,设定驱动边界时要求全局考虑,仔细计算到所有相关特征,其优点则在于生成加工刀轨路径时计算量很小,计算速度快,生成的加工程序短小适用,加工效率极高,型面的成型精度及表面粗糙度也都很高。4 结束语实践证明,UG/CAM的高端技术可以为产品复杂三维型面的数控加工带来极高的加工效率、加工质量,并给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我们还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思路,将更先进的VariableContour(可变轴轮廓

7、铣)等加工模块应用于数控加工中,让这一先进的制造技术继续为企业的产品开发制造及各类加工中心(包括三轴、四轴、五轴加工中心)的高效利用发挥巨大作用,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