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分析

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分析

ID:24807004

大小:7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4

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分析_第1页
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分析_第2页
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分析_第3页
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分析马长和(阜新市第四人民医院辽宁阜新123003)【中图分类号】R777.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0220-02【摘要】目的探讨改良泪嚢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嚢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泪嚢炎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泪嚢鼻腔吻合术,观察组采用改良泪嚢鼻腔吻合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结果观察组术后1年、2年、3年时的泪道阻塞发生率分别为2.0%、6.0%>8.0%显著{氏于对照组的12.0%、16.0%、20

2、.0%(P<0.05)。结i仑:改良泪嚢鼻腔吻合术是治疗慢性泪嚢炎的有效方法,其吻合口位置较低、骨窗较大、术后再阻塞的发生率低。【关键词】改良泪嚢鼻腔吻合术慢性泪嚢炎泪道阻塞疗效传统的泪嚢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嚢炎较为有效,但不足点是皮肤存在伤U,有碍面部美观,且术后泪嚢阻塞率较高。近来有部分研究采用改良泪嚢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嚢炎,显著降低了术后泪嚢阻塞的发生率[1]。我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采用改良泪嚢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嚢炎患者5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00例慢性泪嚢炎患者,均为单

3、眼患病,术前全身检查无明显异常,均无严重的鼻部疾病而不宜手术者。全部患眼泪道冲洗不通畅,针尖可以触及骨壁,6号圆头侧孔探针经下泪小点探通鼻泪管,冲洗通畅。其中男性43例,女性57例,年龄17〜70岁,平均37.5±4.5岁。病程10个月〜5年,平均2.1±1.5年。泪嚢指压阳性68例,返流物为脓性者58例,粘液者10例,将该组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临床表现等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治疗方法:两组患者术前均常规冲洗泪道,均行泪道

4、碘油造影,明确泪道、泪囊情况,患侧鼻腔术前3d滴用1%麻黄素,术前中鼻道填塞1%麻黄素棉片+1%地卡因,常规消毒、铺巾、暴露泪囊区,2%利多卡因加0.1%肾上腺素少许行眶下神经,滑车上下神经阻滞及局部浸润麻醉。⑴对照组:采用传统泪囊鼻腔吻合术,内毗上3mm作皮肤切UI,距内毗鼻侧4mm、长约15mm。暴露内毗韧带后沿前泪嵴鼻侧0.5mm处切开骨膜。分离骨膜暴露整个泪骨将泪囊骨膜推向颞侧。用咬骨钳在鼻骨上咬一椭圆窗,约10x15mm.窗的前后界为前后泪嵴,上至内眦韧带,下至鼻泪管开始处。常规做泪囊和鼻粘膜“工”字形切口,缝合,缝合皮肤包

5、扎。⑵观察组:采用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手术切口与分离同对照组。分离皮下组织,暴露内毗韧带。用刀切开内毗韧带与鼻骨粘连处,向上、向下、向后分别达泪囊顶部、鼻泪管上U及泪后嵴。在泪颌缝与泪骨分界处用蚊式血管钳轻轻压破泪骨骨板,用小咬骨钳扩大成约12mm×14mm椭圆形骨孔并修整光滑,用泪道探针自泪小点插入,将泪嚢鼻侧壁顶出。将骨窗处的鼻粘膜切成向前翻转的“[”型瓣,相应的泪囊内壁切成向下翻转的“]”型瓣,剪除泪嚢和鼻黏膜的后叶,取出填塞于鼻腔内的纱条,将泪嚢瓣向下翻转于用5-0丝线将鼻粘膜与泪囊前唇瓣对合缝合两针,并悬吊于

6、骨膜。鼻粘膜瓣向前上翻转与泪囊切U缝合2针,间断缝合皮下组织及皮肤切U,洒精擦拭伤U,敷料包扎伤U,抽出鼻腔填塞之棉条,术毕单跟包扎,外加轻压力綳带。1.3评价指标:疗效判定标准[2】:治愈:患眼无溢泪,泪道冲洗通畅1月以上;无效:溢泪或溢脓无改善,泪道冲洗不畅。两组患者术后均随访6个月〜36个月,比较术后1年、2年、3年吋的泪嚢阻塞情况。随访吋用鼻内窥镜检査泪囊鼻腔吻合U的形状,有无粘连、狭窄、堵塞、瘢痕形成,有无残腔、死腔等并发症发生。1.4统计学处理:以频数表示计数资料,计量资料比较用χ2检验。用SPSS11.5统计学软

7、件。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取得成功,术后1个月泪道均通畅,观察组术后1年、2年吋的泪道阻塞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两组患者术后均无大出血或鼻梁塌陷等并发症出现。表1两组患者术后疗效比较(例,%)组别例数1年泪囊阻塞率2年泪囊阻塞率3年泪囊阻塞率观察组501(2.0)*3(6.0)*4(8.0)*对照组506(12.0)8(16.0)10(20.0)注:观察组VS对照组,*P<0.053讨论慢性泪嚢炎是眼科常见病,由于鼻泪管的阻塞或狭窄而引起,临床常表现为泪溢、眼分

8、泌物增多。手术是治疗慢性泪嚢炎最为有效的方法,经典的手术方式为泪囊鼻腔吻合术。但传统泪囊鼻腔吻合术术后泪道堵塞发生率高达9.81%〜31.78%。本研究在传统泪嚢鼻腔吻合术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具冇以下几方面的优点:⑴术中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