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学习障碍及其教学对策—兼谈概念教学的过程模型的构建

概念学习障碍及其教学对策—兼谈概念教学的过程模型的构建

ID:24954703

大小:5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7

概念学习障碍及其教学对策—兼谈概念教学的过程模型的构建_第1页
概念学习障碍及其教学对策—兼谈概念教学的过程模型的构建_第2页
概念学习障碍及其教学对策—兼谈概念教学的过程模型的构建_第3页
概念学习障碍及其教学对策—兼谈概念教学的过程模型的构建_第4页
资源描述:

《概念学习障碍及其教学对策—兼谈概念教学的过程模型的构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概念学习障碍及其教学对策—兼谈概念教学的过程模型的构建摘要:概念学习在中学化学学习中占据重要地位,本文通过分析概念学习的心理过程,阐述概念学习障碍的类型,构建概念教学的过程模型,并以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的教学设计作为过程模型操作的例证,提出实施概念教学的策略。关键词:概念思考探索思维加工以数学运算为内容,探索1mol物质和物质质量间的关系。导出概念形成概念阐述概念内涵,构建公式、推导单位,分析概念外延。应用反馈重构认知总结概念间的相互关系。由上述的全新概念“摩尔”和导出概念“摩尔质量”的教学实例中可以反映出,在具体概念的教学中均可以采用概念教学的基

2、本过程模型进行教学。4概念教学的策略根据上述关于概念建立的心理过程和概念教学的过程模型的讨论,我们可以得出与概念教学过程相适应的解决策略。4.1形象直观演示,获得感性知识通过运用生动的直观形象,如观察实验(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图表和模型、计算机模拟动画等,让学生从中了解有关某概念的部分信息,获得有关概念的感性认识,为认知结构中接纳和理解这一概念奠定基础。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自觉地将观察到的宏观现象与物质的微观变化联系起来思考,进而从微观角度加深对概念的理解。然而,由于人的感知系统的容量有限,教学中应精选直观教学的内容,尽可能采用最常

3、见、最易得、最经济和最形象的直观内容,从而确保学生对感性知识的有效获取。4.2分析特征信息,抽象相关信息在教学情境中,有意提供一系列与概念相关的信息,进行辨别、提取和概括。然后从部分事例中已确认的特征信息入手分析各类事例,逐步舍弃干扰信息,使特征信息的精度和准度提高,在此基础上,将有关特征以一定的方式联系组合起来,构成概念的抽象定义。在这一过程中,关键要指导学生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对特征信息进行抽象,有助于用语言清晰准确地表述和有序地记忆这些特征,这就成为学生掌握概念的前提和关键。4.3准确表述内涵,清晰界定外延引导学生将与某概念有关的本质特征

4、组合起来,用语言或文字形式加以概括和提炼,即表述,可分为具体性表述和定义性表述,具体性的表述“口语化”特征明显,所反映的信息一目了然,把握比较容易;而定义性表述则更能反映概念的丰富内涵,文字简练、表达精确、逻辑性强。如化学键是相邻原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概念的外延常常通过定义中反映特征信息的关键词来限制。如化学键概念定义中的“相邻”、“强烈”。4.4深化发展概念,形成概念系统人的思想是由现象到本质、由肤浅到深刻不断深化、以至无穷的过程。人的认识不断深化,必然促使概念不断发展。如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学习经历“氧的得失—化合价升降—电子转移”的过程,从而使

5、概念及其相关概念的定义趋于完善。这说明概念是发展和变化的,因此,在具体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恰如其分地描述和表达不同阶段的概念。学习心理学认为,一个重要概念,是在概念的系统中形成和发展的。引导学生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的概念系统来接纳和学习新概念是十分必要的。其主要方法是:将新概念与认知结构中的适当概念相联系,并促进对新概念的关键属性或定义的理解;将新概念与原有概念进行精确分化,找出它们之间的相同、相似和相异之处;将相关的概念融会贯通,组成整体结构,便于记忆和运用。通过以上论述,可以认为在概念教学中均可以采用上述构建的概念教学的过程模

6、型来设计并组织教学,但教学的原则是因材施教,教学的标准是有效教学。我们认为,应从学习内容、学习者和教育者三方面思考和探讨“因材施教”中的“材”:具体概念的教学过程模型不是唯一的、固定的,它应随着教学体系、教学内容的变化而变化,它应随着学生年龄、学习能力的变化而变化,它还应随着教师的教学风格与教学资源的变化而变化。但不管选择何种教学过程,概念教学都应具有某些共同特征和基本过程,都应遵循有效教学的目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