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混凝土搅拌施工技术总结

高性能混凝土搅拌施工技术总结

ID:25022076

大小:176.51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14

高性能混凝土搅拌施工技术总结_第1页
高性能混凝土搅拌施工技术总结_第2页
高性能混凝土搅拌施工技术总结_第3页
高性能混凝土搅拌施工技术总结_第4页
高性能混凝土搅拌施工技术总结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性能混凝土搅拌施工技术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高性能混凝土搅拌施工技术总结一、前言长期以来,混凝土的质量常以28天强度作为主要衡量技术指标,并在工程界逐渐形成了单纯追求强度方向,以为加大水泥用量和采用高强水泥总能利于混凝土质量,但这些对砼结构的耐久性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而高性能混凝土对混凝土的原材料的选用,混凝土配合比参数严加控制,采用具有微机控制,屏幕显示、配合比储存、计量精度高,误差小,落差自动补偿的自动化控制集中搅拌,从而使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二、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及其特点1、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较高的强度和抗渗能力。2、高性能混凝土

2、具有良好的工作性,混凝土拌和物具有较高的流动性,混凝土在成型过程中不分层、不离析,易充满模型;泵送混凝土、自密混凝土还具有良好的可泵性、自密性能。3、高性能混凝土的使用寿命长,控制结构设计的并不是混凝土的强度,而是其耐久性。能够使混凝土结构安全可靠地工作100年以上,是高性能混凝土应用于本工程的主要目的。4、高性能混凝土应具有较高的体积稳定性,即混凝土在硬化早期应具有较低的水化热,硬化后期具有较小的收缩变形。5、高性能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相比,具有如下明显的优点:a、强度更高,因而混凝土尺寸可以更小。这样使得

3、结构自重减轻,使用面积增加,材料用量减少。b、弹性模量更高,因而混凝土结构变形更小,刚度增大,稳定性更好。c、耐久性、抗渗性好,因而混凝土结构的维修和重建费用减少,使用寿命大幅度延长,这些优点基本满足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要求。概括来说,高性能混凝土就是能更好的满足结构功能要求和施工工艺要求的混凝土,能最大限度地延长混凝土结构使用年限。综上所述,高性能混凝土就是针对混凝土结构所处的环境特点而进行相应的性能设计,并通过施工过程控制使得相应性能得到保证。三、高性能混凝土搅拌施工(一)、混凝土生产工艺流程总概述(1)

4、、混凝土生产工艺流程1、生产工艺流程上料—微机输入配方—开始生产—计量—依顺序投料—搅拌—装车—运输—泵送2、各项工艺要求上料时应执行有关操作程序、规定、按制件人员及施工现场负责人指定的料区进行原材料的上料,保证使用与要求一致,原材料内不得有杂物,并派专人看管,如有杂物应及时清除,上料过程中砂石料含水率应基本一致,如用肉眼观察有明显差异时,应及时通知质检人员采取措施,冬期施工时应对砂石料采取一定的措施,保证其上料的及时、顺利;操作人员输入施工配合比配方时应经过三级(技术、施工现场负责人、操作员本人)见证、审

5、核方可进行生产;对原材料的计量,为确保其得到准确的实施,生产前应严格执行自检、互检程序。生产过程中应对计量数据进行有效的监视,有异常时,及时通知技术部门采取有效的措施;投料应执行有关操作规定,在冬期施工中如使用热水时,应先投入砂、石、水,在搅拌机内搅拌10~15秒,待水温降下来与砂石基本一致后,在投入水泥、掺和料搅拌40秒,保证混凝土出机温度在130C~200C之间;混凝土搅拌时间,应根据实验室提出的要求和生产设备的性能,达到拌和物均匀,颜色基本一致,电流基本稳定为宜;装车执行有关规定和制度确保搅拌罐内无任

6、何杂物和积水;在运输混凝土过程中,应确保产品的防护,保证原有配合比的准确,不得有影响配合比的因素,如生产、运输、泵送过程中有特殊情况应及时通知技术人员及实验室,采取措施处理。(2)、工艺装置1、工艺装置的组成a、原材料储存装置b、微机操作(配料)c、计量装置d、皮带输送装置e、生产搅拌装置f、运输装置g、泵送装置2、工艺装置的使用和维修工艺操作的使用者(微机操作人、机械维修人员)应严格按照HZS80型拌合机操作规程、生产设备维修保养制度执行,并进行有效的维护和保养,确保工艺装置使用的正确性,保持其运行能力。

7、3、工艺装置的管理对工艺装置进行有效的管理,对重要工艺进行有效的监视,对计量器具进行定期的校核,安排专人对设备进行维修保养,并填写相关的记录证据,即使总结,并通过调整和纠正,确保其特性控制在有效的范围之内,确保其准确性。(3)、工艺参数测量装置在使用前,应按有关要求的规定,对其进行标定,确保计量数据的有效。`原材料名称水泥矿渣粉粉煤灰粗、细骨料水外加剂计量允许偏差%±1±1±1±2±1±1(4)、混凝土拌合站生产工艺流程为保证混凝土拌和质量,采用中心站集中拌和施工.其生产工艺流程见图工地需求通知物质部进料试

8、验室材料进场检验下发配料通知单混凝土拌合生产储存待用退货处理过程计量控制混凝土出厂检验废弃或它用运输至施工现场混凝土快速搅拌工作性能检测工作性能调整混凝土入模施工(二)施工工艺设计与工序质量控制拌和站生产工艺与工序质量控制分:施工前准备、原材料储存与管理、混凝土搅拌、混凝土运输及泵送。(1)、施工前准备1、施工单位应确定并培训专门从事混凝土关键工序施工的操作人员和试验检验人员。2、应针对设计要求、施工工艺和施工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