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ID:25081999

大小:78.18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18

上传者:U-25923
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_第1页
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_第2页
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_第3页
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_第4页
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绿色蔬菜病害防治技术题目: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院系: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学生姓名:xxx学号:xxxxx专业班级:xxxxxxx2013年x月x日 一.摘要蔬菜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技术是指在蔬菜目标产量效益范围内,通过优化集成生物、生态、物理等技术并限量使用有毒农药,达到安全控制有害生物的行为过程,是综合防治的新体现。在蔬菜生产中把杀虫灯、性诱剂、色板、防虫网和药剂的使用有机结合,既可以提高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又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次数和使用量,还能提升蔬菜质量,保护生态环境。蔬菜绿色防控技术在上海郊区正由理论走向实践,逐步推广普及,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这项技术正不断得以实施和完善,其效果受到了绝大部分菜农的欢迎。可以预计,随着绿色植保理念的进一步宣传,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力度的不断加大,其巨大的作用将进一步显现。 二.论述1.传统常见蔬菜病虫害防治1.1小菜蛾(吊丝虫)(1)为害特点小菜蛾在我国各省蔬菜产区均有发生,主要为害菜心、白菜、甘蓝、萝卜等十字花科蔬菜,有时也为害马铃薯、姜、葱、洋葱、番茄和一些温室植物,还可为害药材板兰根。主要由幼虫造成为害,低龄幼虫在叶背啃食叶肉,留下上表皮形成一个透明斑,农民称“开天窗”。3龄后食叶成孔洞、缺刻,严重时呈网状。幼虫活泼,受惊后激励扭动,并吐丝下垂,故称“吊丝虫”。(2)发生规律小菜蛾抗逆能力强,易产生抗药性,其发育适温为20-28℃,南方周年可发生,每年的4-6月、9-11月呈两个发生高峰,秋季重于春季。成虫喜欢在傍晚活动、交配,有趋光性。(3)防治要点A、重在化学防治,为延缓小菜蛾抗性的产生,请注意轮换用药。B、喷雾时要周到均匀并注意对心叶及菜株周围土壤缝隙的喷雾。C、小菜蛾目前常用的有机磷,菊酯类药剂已产生抗性。建议用以下药剂混用和轮换使用:锐劲特、抑太保、阿维菌素、毒死蜱、除尽、多杀霉素、苏云金杆菌、丙溴磷。D、本公司药剂:迅凯1500-2000倍,丙溴磷800-1200倍、蛾特杀1000-1500倍,太宝1500-2000倍,迅歼1000-1500倍,2.0%阿维菌素1500-3000倍,雷公1500倍、电母1500倍。将以上药剂合理轮用或混用(依抗性大小搭配),每隔5天一次,即可控制小菜蛾的为害。抗性严重的地区可以用以上药剂与锐劲特2000-3000倍,Bt制剂(16000IV)400-600倍,菜喜1000-1500倍,等药剂混用,可以取得明显防效。1.2甜菜夜蛾(大青虫)(1)为害特点 我国各省均有分布,但以南方地区的广东、湖南较为严重;该虫为杂食性害虫,对粮食、烟草、棉麻、药材及杂草均可为害,对菜心、白菜、甘蓝、辣椒、茄子、苋菜、葱、苦瓜等蔬菜为害特别严重。初孵幼虫群集叶背,吐丝结网,在其内取食叶肉,留下表皮,成透明的小孔,3龄后取食叶片成缺刻,发生多时,叶被吃光仅留叶脉,以至钻蛀青椒、番茄果实,大葱管内,造成落果、烂果、断苗。因其体色多变,昼伏夜出,故不易察觉。又因其体表光滑无毛,质皮较厚,难以防治,用药频繁故抗性大,易爆发成灾。(2)发生规律因其各虫态耐高温能力强而抗寒力弱,除在闽、粤、琼等热带地区可周年繁殖为害外,其余地区一年只发生4-5代。甜菜夜蛾是一种间歇性大发生的害虫,不同年份地区发生量差异很大,华北地区以7-8月为害较重,而广东等热带区严重为害期则在5-10月份。(3)防治要点A、结合翻地、除草消灭越冬蛹和初龄幼虫;B、人工采卵、捕捉幼虫和诱杀成虫可减少为害:C、在清晨或傍晚于低龄幼虫进行群集为害时用药剂防治,可选用:毒死蜱、甲氨基阿维盐、除尽、菊酯类、抑太保、锐劲特、苏云金杆菌、丙溴磷等。本公司药剂有:雷公1500倍,电母1500倍,迅歼1000-1500倍,统安1500-2000倍,迅凯1500-2000倍,太宝1500-2000倍,斗虫1000-2000倍,钻蛀虫清1000-1500倍加抑宝800-1000倍,斗虫或蛾特杀1000-1500倍加蛾决灭800-1000倍。注意将以上药剂轮换使用或混用,抗性严重或高龄幼虫期可将上述药剂与除尽1000-1500倍,米螨1500-2000倍,1%甲胺其阿维乳油3000-4000倍混用,喷雾时务必均匀周到,以便让药液喷到幼虫成虫藏身的暗处。1.3斜纹夜蛾(黑头虫)(1)为害特点该虫为害遍及全国各地;食性广,可为害棉花、甘薯、花生、芝麻、烟草、高粱、玉米和蔬菜等290多种植物,在蔬菜中主要为害菜心、甘蓝、白菜、藕、芋、蕹菜、苋菜、马铃薯、茄子、辣椒、番茄、豆类、瓜类以及葱韭等,但以十字花科和水生蔬菜受害最重。该虫为暴食性害虫,除啃食叶片外,还取食花蕾和果实,大发生时可将作物连片吃光,并转移为害。(2)发生规律 在云南、广东、福建、台湾地区周年均可发生,1年发生8-9代,世代重叠。斜纹夜蛾一年发生多代,无滞育现象。幼虫共6-8龄,初孵幼虫聚集在卵块附近活动,3龄后分散,5龄幼虫进入暴食期。该虫喜温暖,长江流域多在7-8月大发生,黄河流域多在8-9月大发生,南方地区则8-10月均大发生。(3)防治要点A、选择幼虫早晚活动期用药。B、该虫3龄后分散为害,最好在3龄前用药。C、正确选择速效性、全方位杀虫的防治剂,如:迅凯1500-2000倍,精品迅歼1500-2000倍,太宝1500-2000倍,统安1500-2000倍,施地乐1000-1500倍,斗虫1000-1500倍,跳甲斜蛾一次净1500-2000倍,蛾特杀1500-2500倍,蛾决灭或抑宝1000-1500倍,灭幼脲3号2000-2500倍。发生严重的地区可参考甜菜夜蛾的防治药剂。1.4菜青虫(1)为害特点菜青虫为菜粉蝶的幼虫,全国各省均有分布,除广东、台湾发生较轻外,其余各省均较严重,主要取食十字花科植物,特别偏嗜厚叶的十字花科蔬菜,以甘蓝、花椰菜受害最重。以幼虫危害,低龄幼虫咬食叶肉,残留表皮,3龄后吃叶成缺刻、孔洞,仅留叶脉。粪便污染叶片,降低商品价值,传播软腐病。(2)发生规律菜青虫是一年多代的害虫,我国各地发生代数由北向南,逐渐增加,长江以北3-5代,长江以南6-9代,但长沙以南代数又趋减少,这可能是由于长期天气炎热不利其生长发育。时间上则以春秋两季为害最重。(3)防治要点A、菜青虫属暴食性害虫,应抓住低龄幼虫期、抵抗力最弱时及时用药。B、由于菜青虫全身布满绒毛,较易粘住药液,较易击倒,可选用触杀性强、安全无公害的药剂进行防治,如:迅歼1500-2500倍液,蛾特杀1500-2000倍液,斗虫1500-2000倍液,万能或天地扫1000-1500倍液,施地乐1000-1500倍液,抑宝或蛾决灭1000-1500倍液+敌百虫400-600倍液,实际上,也可在防治小菜蛾、甜菜夜蛾、斜纹夜蛾、跳甲、斑潜蝇、蚜虫时兼治此虫。 2.病虫害绿色防治方法2.1杀虫灯使用技术杀虫灯是利用害虫的趋光、趋波等特性配以高压电网触杀害虫的一项物理防治技术。对杀灭成虫、降低田间落卵量,压低虫口基数,减少农药使用量和使用次数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上海菜区目前使用杀虫灯1528台(太阳能杀虫灯555台),控害面积约3000hm2。几年来的应用结果证明,杀虫灯诱杀的害虫有鳞翅目、鞘翅目、直翅目、同翅目等蔬菜害虫20余种。主要诱杀的有小菜蛾、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小地老虎、金龟子等9种害虫。每年4-11月挂灯,在害虫发生的高峰期,有的地方一个晚上单灯诱杀小菜蛾5000多头、金龟子1000g左右,杀虫效果明显。①杀虫灯应用和开灯时间,上海菜区杀虫灯的应用以每年的4-11月为宜。每天的开灯时间以晚上7:00到第二天早晨6:00为好。5-7月以诱杀小菜蛾和小地老虎为主,8-10月以诱杀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等为主。特殊情况下,开灯时间可作适当调整。②不同地区的挂灯密度和不同栽培模式下的挂灯高度。a.杀虫灯使用应集中连片。在近市区光源足的情况下挂灯密度即单灯控害面积为1hm2左右,远离市区光源少的基地单灯控害面积为2.3-2.7hm2。b.露地贴地矮秆作物,如十字花科及葱类等蔬菜挂灯高度一般在65-75cm,不要超过80cm。c.设施栽培棚架作物,如黄瓜、豇豆、番茄等挂灯高度一般为100cm左右,不宜超过120cm。d.水生蔬菜,如茭白的挂灯高度应随茭白生长不断调节,茭白主要虫害为二化螟,它个体较小,飞翔能力相对较弱,挂灯高度不宜过高,在茭白长势旺盛时,杀虫灯悬挂高度不得超过1.5m。③杀虫灯的高压触杀网每天清刷1次,刷网时用网刷顺着高压网线轻轻刷,把网上的虫子残体及其他杂物清除干净。清刷高压触杀网时须切断电源。④ 杀虫灯接虫袋必须3天清洗1次,如果在夏季高温季节,最好是每天清洗1次,有利于诱杀害虫。接虫袋可以为底部开口,有利于每天清除害虫。⑤杀虫灯与防虫网、性诱剂配合使用,在防虫网内挂杀虫灯可以减少因进出防虫网而引起的虫害,有条件的连栋大棚内,每棚挂1个,杀虫效果更为明显。杀虫灯与性诱剂配合诱虫,效果更好。试验证明,杀虫灯与甜菜夜蛾性诱剂配合使用,诱杀甜菜夜蛾数量比单用杀虫灯诱杀数量增加8倍。杀虫灯与斜纹夜蛾性诱剂配合使用,诱杀斜纹夜蛾数量比单用杀虫灯增加8-9倍。⑥在台风或大风来临之际,绑牢杀虫灯,在每年使用结柬后,及时把杀虫灯收起来,擦干后装入纸盒,放在通风、干燥的仓库。第2年挂灯前进行检查,发现灯管、高压触杀网等有损坏的及时调换,以保证挂出的灯能正常工作。2.2性诱剂使用技术昆虫性诱剂是仿生高科技产品,通过诱芯释放人工合成的性信息素引诱雄蛾至诱捕器,杀死雄蛾,达到防治虫害的目的。(1)选择正确的性诱剂性诱剂防治对靶标的专一性和选择性高,每一种性诱剂只针对一种害虫,目前蔬菜生产中应用主要有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小菜蛾3种性诱剂,应根据作物和害虫发生种类正确选择使用。(2)选好诱芯、及时更换诱芯是性诱剂的载体,必须选择好的诱芯才能使性信息素分布均匀,释放稳定且时间长。使用时要根据诱芯产品性能及天气状况适时更换,以保证诱杀的效果,每根诱芯一般可使用30~40天。(3)诱捕器设置高度、位置和密度诱捕器可挂在竹竿或木棍上,固定牢,高度应根据防治对象和栽培作物进行适当调整,太高、太低都会影响诱杀的效果,一般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等体型较大的害虫专用诱捕器底部距离作物(露地甘蓝、花菜等)顶部20-30cm,小菜蛾诱捕器底部应距离作物顶部10cm左右。同时,挂置地点以上风口处为宜。诱捕器的设置密度要根据害虫种类、虫口基数、使用成本和使用方法等因素综合考虑。一般针对斜纹夜蛾、甜菜夜蛾每1333.3-2000m2设置1个诱捕器、每个诱捕器1个诱芯;针对小菜蛾每667-1333.3m2设置1个诱捕器,每个诱捕器1个诱芯。 (4)使用管理使用管理是性诱剂应用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科学管理可以大大提高性诱剂防治的效果,管理主要是及时清理诱捕器中的死虫,并进行深埋;适时更换诱芯,既能确保诱杀效果又能保证诱芯发挥最大效能;使用完毕后,要对诱捕器进行清洗,晾干后妥善保管。性诱剂使用应集中连片,这样可以更好地发挥性诱剂的作用。(5)性诱剂防治的应用时间根据诱杀害虫在当地发生的时间确定和调整性诱剂应用时间,总的原则是在害虫发生早期,虫口密度较低时开始使用效果好,可以真正起到控前压后的作用,而且应该连续使用。(6)性诱剂的使用效果菜区目前使用的主要是小菜蛾、甜菜夜蛾、斜纹夜蛾3种性诱剂,防治效果都比较好。根据2007年在上海松江蔬菜生产基地的试验可知(表1),防效分别为小菜蛾38.5%一59.5%,斜纹夜蛾56.5%~81.5%,甜菜夜蛾55.6%-71.5%,采用性诱剂防治一般可减少使用农药1-3次。将性诱剂和病毒制剂相互结合,将夜蛾成虫诱集到高浓度的病毒制剂盘内,粘染病毒;利用补充营养习性,诱其吸食含病毒糖液,使其体内、体外均污染有高浓度病毒,与雌蛾交配,使产下的卵,卵壳及卵块绒毛都带有高浓度的病毒,初孵幼虫咬食受到病毒污染的卵壳而死亡,这种方法杀虫效果更好,在松江区叶榭园艺场甘蓝田中使用性诱剂复合病毒制剂1个月后,调查发现,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田间虫量分别比对照减少59.1%和61.3%,对卵块防治效果达到55%和45%。上海菜区2008年应用性诱剂防治虫害面积达到1560.1hm2。2.3有色粘板防虫技术设施内小型昆虫如蚜虫、烟粉虱等为害日益严重,利用这些小型昆虫对一些色谱的趋性进行诱杀,从而减少害虫的发生与为害。黄色粘板主要诱杀有翅蚜、烟粉虱等害虫,蓝色粘板主要诱杀蓟马等害虫,在设施中与防虫网结合使用效果更好。但一定要在虫害发生早期,虫量发生少时使用,一般每667m2平均放置20-30片(每片面积25cmx40cm )。因此,黄板和蓝板防治小型昆虫已经成为设施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的有效辅助手段之一。如崇本堂园艺场在2-4月就开始悬挂黄板,连续使用3个月,与叶榭园艺场设施内相比,烟粉虱、斑潜蝇为害发生期推迟,并且减少了1代的害虫发生,蚜虫的虫口密度降低了10%~20%。2008年上海菜区累计推广使用色板防治面积达15hm2。2.4防虫网使用技术防虫网是以人工构建的屏障,将害虫拒之网外,达到防治虫害的效果。防虫网覆盖首先要选择合适目数的防虫网,上海菜区一般选用的是20-25目(孔径0.589-0.833mm)的白色网,夏秋季节覆盖防虫网栽培蔬菜,可减少农药的使用次数和使用量。目前上海菜区防虫网主要是推广网膜结合覆盖法,即大棚薄膜不揭除,四周通风口及门口装上防虫网。在夏季,可与遮阳网配套,叶菜栽培还可配备微喷设施,这种覆盖方式既节约了防虫网使用成本,避免了防虫网全网覆盖时雨水对土壤的冲刷,保护了土壤结构、实现了避雨防虫的目的,又能与遮阳网、微喷设施配套使用,是一项实用而有效的防治技术。防虫网覆盖可防止菜青虫、小菜蛾、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等害虫的为害。防虫网覆盖之前,必须清洁田园,清除前茬作物的残枝残叶,清除田间杂草及土中的蜗牛等。然后对土壤进行药剂处理,可用辛硫磷等药剂喷施,消除残留在土壤中的虫、卵。防虫网覆盖时网的四周应盖严、盖牢,防止害虫潜入网内或被风吹开或刮掉。上海菜区2008年共推广防虫网覆盖面积1500hm2,较大程度地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2.5科学用药技术在积极应用各种农业和物理方法防治蔬菜病虫害的同时,根据病虫害发生与为害特点,科学应用化学防治。在使用农药时首先根据市、区蔬菜植保部门发布的预警信息,做到适时防治,对症下药;其次要注意农药使用的浓度和方法;第三要注意农药的交替使用;第四要掌握农药的安全间隔期。为了在蔬菜病虫害防治上推广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三.结论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这项技术正不断得以实施和完善,其效果受到了绝大部分菜农的欢迎。可以预计,随着绿色植保理念的进一步宣传,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力度的不断加大,其巨大的作用将进一步显现。而且运用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这项技术种出来的蔬菜属于“绿色蔬菜”,绿色蔬菜减少了农药的残留,更加有利于人体的健康,减少了一些疾病的发病率,也是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