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头孢地尼的抗菌活性和药动学

关于头孢地尼的抗菌活性和药动学

ID:25094394

大小:5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18

关于头孢地尼的抗菌活性和药动学_第1页
关于头孢地尼的抗菌活性和药动学_第2页
关于头孢地尼的抗菌活性和药动学_第3页
关于头孢地尼的抗菌活性和药动学_第4页
关于头孢地尼的抗菌活性和药动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头孢地尼的抗菌活性和药动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头孢地尼的抗菌活性和药动学关于头孢地尼的抗菌活性和药动学导读:[摘要]目的观察头孢地尼的抗菌活性和药动学研究。策略36例儿童细菌性呼吸道感染患者口服头孢地尼制剂治疗,观察其抗菌性、疗效与药动学。结果治疗结束后,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6.6%(28/29),治疗有效率为94.4%,患儿的半衰期(t1/2)、峰浓度(Cmax)、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1.71±0.5)h、(1.05±0.12)h和(14.26±2.09)?g.h/ml。结论头孢地尼颗粒是治疗细菌性呼吸道感染安全、有效的药物。  [关键词]头孢地尼;儿童;细

2、菌性呼吸道感染;药动学    细菌性呼吸道感染是儿童常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化脓性扁桃体炎和支气管肺炎等。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滥用导致细菌耐药性增高,对之有效的抗生素已经头孢地尼的抗菌活性和药动学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g),以200ml温开水送服,每日3次,7d为1疗程。同时于服药前和服药后0.25h、0.5h、0.75h、1h、1.5h、2h、2.5h、3h、4.5h、7h抽取肘静脉血2.0ml。肝素抗凝,转速4000r、min,离心半径8cm,离心5min,分取血浆置-20℃保存待测。    1.3细菌学鉴定  全部

3、标本采用法国BioMérieuxVITEK32型全自动细菌培养鉴定分析仪进行细菌分离鉴定。    1.4疗效评价标准  按卫生部药政局1993年颁布的《抗菌药物研究指导原则》的规定进行临床疗效评估。痊愈: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恢复正常;显效:病情明显好转,上述症状有一项未完全恢复;无效:用药72h后病情无好转或有所加重。    2结果    2.1抗菌活性  36例病例共分离出致病菌30株,有29例细菌培养阳性,阳性率为80.6%(29/36)。治疗结束后,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6.6%(28/29)。具体情况见表1    2.

4、2临床疗效  36例患儿经过治疗后,痊愈30例,显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4%。    2.3药动学参数  36例患儿口服头孢地尼胶治疗后,以梯形法求算曲线下面积(AUC),根据对数血药浓度时间曲线末端直线部分的斜率求算半衰期(t1/2)、峰浓度(Cmax)、达峰时间(tmax),用实测值表示,药动学参数见表1。    3讨论    儿童细菌性呼吸道感染是常见病、多发病。轻中度的儿童细菌性呼吸道感染原菌以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葡萄球菌最常见。目前细菌性呼吸道感染治疗以青霉素类、第一或第二代头孢菌素为主,但在临床

5、用药中耐药性不断增加,同时由于口服剂型较少,往往以静脉输液方式给药治疗,给患儿带来痛苦,给家长带来经济压力。头孢地尼于1991年12月首次在日本上市,1997年12月获美国FDA批准在美国上市,1999年在韩国上市,2001年国产头孢地尼获准在中国上市。  头孢地尼作为新型的口服第三头代孢菌素,由于在母环3位碳原子上引入乙烯基,在7位碳原子侧链处引入羟氨基和2-氨基噻唑基,增加了口服吸收率,保留了第3代头孢菌素固有的对革兰阴性菌的强大抗菌活性,同时大大增加了对革兰阳性菌,尤其是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对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也大大增

6、加。可抑制90%-100%的临床分离菌,如金葡萄球菌(MSSA)、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卡他莫拉菌、大肠杆菌属,甚至对淋球菌、吲哚阳性的变形杆菌也有良好疗效,但对铜绿假单胞菌、洋葱假单胞菌、不动杆菌、肠球菌无效。本组资料显示,头孢地尼对金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等革兰阳性菌的抗菌活性强,抗菌率为100%,只是对革兰阴性菌-大肠杆菌的抗菌率没有达到100%。同时为确定它的疗效,我将头孢地尼对患儿进行了口服治疗。结果显示其治疗痊愈30例,显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4%。  在药动学策略,在儿童

7、,头孢地尼的吸收速度非常快,一次空腹口服3-关于头孢地尼的抗菌活性和药动学导读:动力学的影响,头孢地尼的全身清除率和肾脏清除率的降低与肌酐清除率(CrCl)的下降成正比,而且进行血液透析者的药物清除率明显高于不透析者。本组资料显示,口服头孢地尼后,患儿的半衰期(t1/2)、峰浓度(Cmax)、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1.71±0.5)h、(1.05±0.12)h和(14.26±2.09)ug.h/ml,符合前人所报告的区间。  总之,口服头孢地6mg/kg,达到血浆峰值浓度的时间(Tmax)约2h,血浆峰浓度(Cmax)

8、为14.2-17.5μg/ml,消除半衰期(T1/2)为1.8-1.9h。胶囊剂型的生物利用度范围为16%-21%,混悬液剂型的生物利用度则比胶囊剂型高出20%。服药1h前后进食高脂饮食会轻微影响头孢地尼的吸收率和吸收程度,但是对生物利用度却没有明显的影响。虽然有报道同时服用镁2铝氢氧化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