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习题班2(2017.3.5)

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习题班2(2017.3.5)

ID:25216472

大小:774.00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8-11-18

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习题班2(2017.3.5)_第1页
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习题班2(2017.3.5)_第2页
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习题班2(2017.3.5)_第3页
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习题班2(2017.3.5)_第4页
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习题班2(2017.3.5)_第5页
资源描述:

《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习题班2(2017.3.5)》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习题班主讲老师:王敏超8.简述什么是幼儿发展的关键期。简答题【答案要点】关键期是由奥地利生物学家劳伦兹提出的,是指幼儿在某个时期最容易学习某种知识技能或形成某种心理特征,但过了这个时期,发展的障碍就是难以弥补的时期。这一时期对个体非常重要。幼儿心理发展的关键期主要表现在语言发展和感知觉方面。认识和掌握儿童不同生理成熟的时机,有利于把握儿童心理发展的契机,即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1.兰兰是个幼儿园中班的孩子,一次,她拿起纸和笔画画,画之前她自言自语地说:“我想画小猫咪。”先画了猫头、猫耳朵,再画猫眼。然后画了条线,说这是草地,在上面画了绿草小花,接着又画了只兔子,边画边说

2、:“哎呀,不像不像,像什么呀,像小拖车。”这时,她又忽然想起来:“小猫还没嘴呢!也没画胡子!”于是,她又画了起来。案例分析题请认真阅读,分析上述案例,并回答下列问题。(1)兰兰的画画行为,说明了幼儿想象的什么特点,为什么?(2)谈谈如何培养幼儿的想象力。案例分析题【答案要点】(1)兰兰的绘画行为,说明了幼儿想象的无意性的特点,表现出无目的性、无稳定主题、内容零乱无系统性、并以想象过程为满足等特点。(2)促进幼儿想象的发展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①学艺术等多种活动中,创造幼儿想象发展的条件; ②进行适当的训练,提高幼儿的想象力。案例分析题2.在一次语言活动中,某教师给幼儿讲“小猫钓鱼”的故事

3、。为了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教师利用活动玩具“猫”和“鱼”作为教具。她一边绘声绘色地讲解故事的情节,一边演示活动的教具,同时伴随相关的轻音乐。试分析材料中反应的感知觉规律。案例分析题【答案要点】幼儿期,幼儿对世界的认识处于感性认识阶段,幼儿是借助于颜色、形状、声音和动作来认识世界的。利用感知觉规律组织教学,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固定不变的背景上,活动的刺激物容易被幼儿知觉为对象。根据这个规律,教师应当尽量多地利用活动模仿、活动玩具(本例中教师利用了活动玩具“猫,和“鱼”)、幻灯、录像等,使幼儿获得清晰的知觉。案例分析题另外,根据感知觉规律理论。刺激物本身的结构常常是分出对象的重要条件

4、;在听觉上,刺激物各部分在时间上组合,即“时距”的接近也是我们分出知觉对象的重要条件。所以,正如本案例中教师所做的那样,教师讲课的声调抑扬顿挫、语言绘声绘色。如果教师的讲课平铺直叙,很少变化,毫无停顿之处,幼儿听起来就不容易抓住重点。案例分析题再者,根据感觉的对比规律,微弱的声音可以提高视觉感受性,所以,这位教师在讲课的同时,伴以相关轻音乐的做法是适当的,这可使幼儿看得更清楚。最后,这位教师实际做到了言语和直观材料的结合。根据感知觉规律理论,词的作用可以使幼儿视觉的效果大大提高,从而使幼儿更好地理解学习材料。案例分析题1.试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在教育上的意义。【答案要点】皮亚杰心理学不

5、但为思维心理学提供了一整套独特的理论,而且在教育实践上也具有重大意义。皮亚杰认为,教育的任务在于:了解幼儿智力、思维的结构是怎样形成和发展的,从而采取适当措施来促进幼儿智力和道德行为能力的发展。论述题首先皮亚杰把教师视为知识的“促进器”,教师的作用就是引导和激励幼儿; 其次教育必须按照幼儿认知发展的阶段特点进行工作; 再次教育不但要使幼儿掌握知识,更要发展幼儿的智力。论述题根据皮亚杰的理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广泛采用实验室、手工房、虚拟现实以及多媒体、超媒体等教育技术。在幼儿集体工作、学习的时候,进行同学互教活动。通过这些手段,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论述题第二章学前教育原理1.教

6、师和幼儿是否建立良好关系,关键在于教师能否正确地看待幼儿,即(  )。A.是否树立了正确的儿童观B.是否树立了正确的师生观C.是否树立了正确的教学理念D.是否树立了正确的知识观单项选择题【答案】A 【解析】正确的儿童观是决定师幼关系的关键。2.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的是(  )。A.经济发展水平B.科技发展水平C.社会政治制度D.社会民主程度单项选择题【答案】A【解析】经济发展水平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3.社会要求与(  )是制定幼儿园教育目标的主要依据。A.幼儿身心发展特征和规律B.教育机构C.政府D.父母单项选择题【答案】A 【解析】制定幼儿园教育目标需要考虑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

7、和社会要求。4.幼儿教育的实质就是(  )。A.综合教育B.启蒙教育C.独立性教育D.适宜性教育单项选择题【答案】B 【解析】幼儿教育是一种为幼儿今后发展奠定基础的启蒙教育。5.建立良好师幼关系的根本目的是(  )。A.维护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人际关系B.巩固尊师与爱幼的师生交往关系C.形成完全平等的人与人的关系D.便于更好地开展幼儿教育教学活动单项选择题【答案】D 【解析】幼儿教师想更好的开展幼儿教育教学活动,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