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刘天华二胡作品对中国乐器音乐的影响论文

论刘天华二胡作品对中国乐器音乐的影响论文

ID:25258774

大小:5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19

论刘天华二胡作品对中国乐器音乐的影响论文_第1页
论刘天华二胡作品对中国乐器音乐的影响论文_第2页
论刘天华二胡作品对中国乐器音乐的影响论文_第3页
论刘天华二胡作品对中国乐器音乐的影响论文_第4页
论刘天华二胡作品对中国乐器音乐的影响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刘天华二胡作品对中国乐器音乐的影响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刘天华二胡作品对中国乐器音乐的影响论文..毕业摘要:在经济和信息都充分发达的今天,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愈来愈引起业内人士的充分关注。然而,在中国的大学和中学里,大部分学生只关注刘德华而不知刘天华何许人也!刘天华可以被称为国乐大师级的音乐家,他的二胡作品对整个中国乐器音乐的发展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关键词:刘天华;二胡作品;影响一、时代造人才刘天华,1895年2月4日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932年6月8日病逝于北京,享年37岁。祖籍江苏江阴..毕业,民族器乐作曲家、二胡琵琶演奏家、音乐教育家、国

2、乐大师。他从小热爱音乐,很早就学习了二胡、竹笛等民族乐器的演奏方法。1909年在常州中学读书期间,曾参加学校军乐队的训练和演出活动,开始接触西洋铜管乐。1912年随其兄刘半农先生去上海并考入“开明剧社”,担任乐队队员,开始接触小提琴、钢琴等西洋乐器。1914年开始在江阴、常州等地中、小学校担任音乐教师。1922年被聘为北京大学附设音乐传习所琵琶导师。其后又分别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北京艺术专门学校教授琵琶、二胡和小提琴。特殊的家庭背影和良好的教育造就了一代国乐宗师,使之成为“中西兼擅,理艺并长而

3、又会通其间”的中国优秀的民族乐器作曲家、演奏家、教育家。在其短短的一生中,刘天华先生共作有10首二胡曲、3首琵琶曲、2首丝竹合奏曲,并编有二胡练习曲47首、琵琶练习曲15首。二、各具特色的“十大名曲”刘天华先生的10首二胡独奏曲,是他音乐创作中最具价值的部分。其作品在音乐风格上具有多样化的特征,取材广泛,音乐形象生动感人。10首二胡曲可以分成如下几种风格:1.忧伤苦闷,彷徨踌躇型如《病中吟》《悲歌》《苦闷之讴》《独弦操》这类作品主要表现了作者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生于当时的乱世,既有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担

4、忧,也有对自己小家及个人生活的谋划,表现对现实生活的强烈不满,以及对生活的彷徨和苦闷,并带有一定的斗争精神。由于当时处于“五四”运动前夕,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给国家、民族造成的深重灾难。连年的战乱,学校工作的时断时续、国乐改进工作的重重困难使他屡屡陷入对生活、对社会、对人生的深刻思考,情绪是苦闷的、压抑的。但作者并没有因此而灰心丧气,而是渴望能冲破眼前的黑暗,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因此这些作品具有一定的斗争精神。2.抱朴含真,陶然自乐型如《空山鸟语》《月夜》《良宵》《闲居吟》。由于深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影

5、响,刘天华先生在这类作品中,表现出“抱朴含真,陶然自乐”的乐观主义精神。这也是刘天华先生一生最为欣赏的一种风格。“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当时中国知识分子的追求目标,这样的思想也在一直影响着刘天华先生,在乱世中求得内心片刻宁静,在世事纷扰中求得心灵的慰藉。大诗人陶渊明先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是许多知识分子毕生向往的精神家园。刘天华先生幼年时期就随父亲学习古典诗词,受教中国传统文化,这对他的人生观、世界观都有很大的影响。对外部物质条件的淡然和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是这类作品很好的写照。如

6、二胡独奏曲《空山鸟语》,在音乐上,这首作品追求用简洁的音乐材料描写景物,并通过景物来表达自己的人生感悟,抒发自身的情感,体现出荣辱不惊,寄情山水的文人品质。此曲不是单纯的炫技,而是要表达个人的感情,以及作者自己对人生的感悟。3.慷慨激昂,奋发有为型如《光明行》。刘天华先生深受中国儒家思想的影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深刻影响着自己,要用自身所学去为国家为民族作贡献,刘天华先生毕生都抱着这样的信念。这类作品主要表现了作者对社会进步和事业发展的一种追求和展望,以及对事业未来的一种信心。这首作品使

7、用的作曲和演奏技巧都十分的大胆和新颖,创作手法多样,音乐结构的选择也更加趋于西洋化特征。音乐形象慷慨激昂、奋发向上。这时候的刘天华先生作曲技巧更加成熟,驾驭二胡的功夫也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这使他具备了足够的条件,能实现多年来的一个愿望:用二胡来表现重大题材,改变二胡在人们心目中固有的纤细、柔弱形象,给她一个崭新的面貌。于是一首里程碑式的划时代名作《光明行》,代表着二胡音乐新形象的名作就这样产生了。4.载歌载舞,婀娜多姿型如《烛影摇红》。刘天华先生这种风格的作品并不多见,仅有《烛影摇红》一首,在刘天

8、华先生后期的音乐创作上,对音乐创作的娴熟技艺使得他的创作得心应手,中西手法都是随手拈来,并将这些技巧充分消化吸收,真正在乐曲中实现水乳交融,完美结合。“烛影摇红”原是一种词牌,为北宋词人周邦彦所创,原意是描绘帝王将相之家的歌舞场景,具有优雅、辉煌的气派,表现奢华、靡丽的风尚。刘天华用此曲名,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风格和旧词牌迥然不同。在曲式上,他采用了三拍子的华尔兹节奏,这却是西洋舞曲的形式。在这里,刘天华先生将继承和借鉴完美结合,进行融化,创造出一种二胡的新风格。上述10首作品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