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整理》word版

《药理学整理》word版

ID:25300323

大小:59.83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1-19

《药理学整理》word版_第1页
《药理学整理》word版_第2页
《药理学整理》word版_第3页
《药理学整理》word版_第4页
《药理学整理》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药理学整理》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三十六章: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共同作用机制是抑制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合成,共同作用特点是:除了对格兰阳性菌和格兰阴性菌杀灭作用以外,还对部分厌氧菌有抗菌作用,具有抗菌活性强、毒性低、适应证广及临床疗效好作用机制1、抑制转肽酶的活性通过干扰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的合成而起杀菌作用。细菌细胞壁是由肽聚糖合成,肽聚糖由多肽和多糖组成,其合成过程必须有四肽侧链和五肽交联桥的结合,结合的过程中有青霉素结合蛋白发挥转肽酶的活性,催化转肽反应,使末端D-丙氨酸脱落并与邻近多肽形成交叉连接使细胞壁更坚固,该类抗生素可以与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结合抑制转肽酶活性,阻止肽聚糖的合成,导致细胞壁缺损2、增加细

2、菌细胞壁自溶酶活性改种抗生素使细菌最终死亡是由于细胞壁自溶酶的活性增强,产生自溶或胞壁质水解(1)青霉素耐药性1、生成β内酰胺酶:这是β内酰胺酶抑制剂和β内酰胺类抗生素联合使用的理论依据2、药物对PBPs的亲和力降低:通过不同菌株间的PBP基因的同源重组,细菌可以获得对β内酰胺类低亲和力的PBPs3、药物不能在作用部位达到有效浓度:(1)孔道蛋白和质量的改变: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可以通过蛋白质在外膜形成的孔道弥散进入,耐药细菌中可以见到孔道的减少和孔道变小(2)主动外排系统加强1,吸收:口服吸收差,易被胃酸及消化酶破坏,不宜口服。2,分布:在细胞外液分布广泛,但房水、脑脊液中浓度较低3,

3、排泄:几乎全部以原型从尿中排出是这些情况的首选药1.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咽炎、扁桃体炎、猩红热、败血症等;草绿色链球菌、粪链球菌:心内膜炎;肺炎链球菌:大叶肺炎、中耳炎2.脑膜炎奈瑟球菌引起的脑膜炎:虽然青霉素不易通过血脑屏障但是脑膜炎时,血脑屏障对青霉素通透性增强3.螺旋体感染:梅毒、螺旋体引起的回归热不良反应:青霉素G(天然青霉素)毒性低,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过敏反应,包括药疹、皮疹、血清病、溶血性贫血,甚至是过敏性休克,原因是降解产物为半抗原可与蛋白质结合形成完全抗原赫氏反应:用青霉素治疗螺旋体所引起的感染时出现患者症状加重的现象,表现为全身不适、寒颤高热、咽痛、肌痛心跳加快等

4、现象,称为赫氏反应。可能是青霉素杀死大量的螺旋体释放入体内引起的免疫反应,一般不超过24小时,一般不引起严重后果为防止过敏反应的发生,应详细询问病史、用药史、药物过敏史及家族过敏史;初次使用、用药间隔三天以上或更换批号者必须进行青霉素皮肤过敏试验,反应为阳性者禁用;皮试时必须做好抢救准备,因为少数患者在青霉素皮试时也可能出现过敏性休克;一旦休克应立即皮下注射肾上腺素0.5mg-1mg,严重者需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抗组胺药物,必要时还可采取其他措施部分合成青霉素:1、耐酸青霉素:青霉素V(可口服给药)2、耐酶青霉素:甲氧西林、双氯西林(针对耐药菌)3、广谱青霉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格兰

5、阴性菌优于青霉素G)4、抗铜绿假单胞菌青霉素(羧苄西林、哌拉西林)5、抗格兰阴性菌青霉素:美西林、替莫西林(只作用于格兰阴性菌)(2)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特点是对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高于青霉素,抗菌谱较青霉素广、抗菌作用强、过敏反应少,毒性小,有口服制剂,但价格较贵第一代:头孢唑林,应用于耐药金葡菌,敏感菌第二代:头孢呋辛:阴性菌或敏感菌引起的感染第三代:头孢噻肟:重症耐药菌引起的严重感染或以格兰阴性菌为主要的致病菌第四代:头孢匹罗、头孢吡肟:敏感菌所致的各种严重感染,主要用于对三代头孢耐药的格兰阴性杆菌引起的重症感染肾毒性:第一代较强肾毒性、第二代毒性较小、第三代几乎没有、第四代没有第三

6、十七章:氨基糖苷类及多黏菌素抗生素一、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共性优点在于抗菌谱广,抗格兰阴性菌活性比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强,与β内酰胺类和万古霉素类抗生素合用可产生协同作用;缺点是无抗厌氧菌活性,胃肠道吸收差,不同程度的肾毒性和耳毒性,属于静止期杀菌药杀菌作用特点:(1)抗菌谱广:对包括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在内的各种格兰阴性菌和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菌在内的格兰阳性菌在内的格兰阳性菌均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特别是对需氧的格兰阴性杆菌活性显著强于其他抗生素,但对厌氧菌无效(2)其杀菌速率和杀菌时程为浓度依赖性,即浓度越高,杀菌速率越快,杀菌时程越长(3)具有较长的抗生素后效应(PA

7、E),其PAE呈浓度依赖性(4)具有初次接触效应(FEE):细菌首次接触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时,即被迅速杀死,未被杀灭的细菌再次或多次接触同种抗生素,杀菌作用明显降低(5)在碱性环境中抗菌活性增强抗菌机制(1)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经膜孔通道被动扩散穿过细菌细胞外膜,再经氧依赖性主动跨膜转运系统进入细胞内,特异性结合到细菌核糖体30S亚基,进而干扰蛋白质的合成(1)干扰细菌细胞膜正常通透性: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为快速杀菌剂,但是其抑制蛋白合成并不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