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细菌耐药性现状和控制策略

浅谈细菌耐药性现状和控制策略

ID:25320065

大小:75.0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9

浅谈细菌耐药性现状和控制策略_第1页
浅谈细菌耐药性现状和控制策略_第2页
浅谈细菌耐药性现状和控制策略_第3页
浅谈细菌耐药性现状和控制策略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细菌耐药性现状和控制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细菌耐药性现状和控制策略【摘要】近年来,耐药细菌越来越多,耐药范围越来越广,程度越来越高,细菌耐药性已成为世界抗感染治疗领域面临的严峻问题。随着抗生素在临床上应用广泛、日益增多,而因不合理使用出现的细菌耐药、不良反应、二重感染等问题也日趋严重,使抗感染治疗失败,导致发病率和病死率上升及医疗费用增加,给临床治疗带来诸多困难,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威胁。因此,控制细菌耐药性已是刻不容缓。本文对细菌耐药性的现状、产生原因,以及应采取的控制策略作一简单阐述,为抗菌药物的应用起到指导及参考作用,以达到提高控制细菌耐药性、提高抗菌药

2、的效果,节约优先卫生资源。细菌耐药性是指细菌与抗菌药物多次接触后,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甚至消失,致使抗菌药物对耐药菌的疗效降低或无效[1]一、细菌耐药性现状目前应用于临床的抗生素已超过200种,而且仍以平均每年有10种以上新的抗菌药物问世的速度在增长.一方面有越来越多抗菌药物投入临床应用,另一方面则是耐药菌株的不断产生。我国目前使用量、销售量列在前15位的药品中,有10种是抗生素。随着抗菌药物、抗肿瘤药物、免疫抑制剂、各种侵袭性操作,特别是静脉导管及各种介入性治疗手段的应用,细菌性血流感染在医院中的发生率及细菌的耐药性均有

3、上升的趋势,主要G+球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为22%~100%[2]。喹诺酮抗菌药物进入我国仅仅20多年,但耐药率达60%~70%。监测发现耐药的葡萄球菌,5年前是17%,现在上升到34%;耐药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5年前为25%,现在超过77%。监测专家发现一些细菌已产生了超广谱酶,这种酶能水解抗生素,可以抵抗人类费尽心机研制出来的7~8种广谱抗生素[3]。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达70%,甲氧西林耐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达80%,红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达70%以上,均居全球首位;喹诺酮类抗生素进

4、入我国仅20多年,可其耐药率己经达80%,居全球首位[4]。上海地区2006年14所医院临床分离株的31316株细菌中青霉素不敏感株(包括PISP和PRSP)的检出率儿童中分别为73.2%和13.8%,成人中分别为4%和0。发现3株万古霉素耐药屎肠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为24.4%和15.5%[5]。二、耐药产生的原因1、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与滥用 细菌耐药性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是几十年来人类广泛使用和滥用抗菌药物的结果。已知大量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可导致产生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长期大

5、量应用氟喹诺酮类容易导致产生MRSA株;大量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导致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属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菌株增多;较长期应用碳青霉烯类常引起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增多。细菌在大范围选择性压力下,保留了最耐药的菌株,这种耐药性可以在细菌间传播,耐药细菌又能在全世界范围内播散,因而多重耐药菌株的感染导致患者死亡数逐渐增多。抗菌药在畜禽养殖上大量应用导致大量耐药菌出现,一方面造成动物疾病防治屡屡失败;另一方面大量的动物源耐药菌可通过食物链转移到人体,如是病原菌则直接导致人类疾病治疗的失败,如是非病原性耐药菌则可能在

6、人体肠道中将耐药基因传递给其他病原菌而引发疾病。在欧洲可广泛分离到含vanA基因的耐药肠球菌,正常人体的耐药率也高达10%~20%(甚至60%)。而其他禁用阿伏霉素的国家,动物和人体几乎分离不到VRE,如美国,食品动物从未使用过阿伏霉素,但人用万古霉素用量比欧洲高出5倍[6]。2、微生物检验力量薄弱 即使在发达国家,仍有不少感染性疾病无法取得病原学诊断。对社区肺炎病原体的研究显示,采用全部检验技术,仍有1/3的病例不能查明引起感染的病原体。其中,约50%~90%轻度肺炎病例的病原体不明,中度肺炎为20%~70%,重症肺炎

7、为28%~43%。因此,对大多数轻、中度感染病例,在重症感染的初次治疗,在未设立微生物检验的基层医疗机构或微生物检验力量薄弱的各级医疗机构,经验性用药依然是抗菌治疗的主要方法。3、用药不合理 细菌产生耐药性的社会因素主要表现为:一是抗生素的广泛使用,有时甚至是滥用,促进和增强了细菌的耐药性。二是抗生素质量检验不完善,抗生素质量检验并不考虑DNA的含量,从而导致耐药基因随抗生素的使用而扩散。三是动物专用抗生素没有严格界定,使耐药基因的宿主范围扩大,导致耐药基因的恶性传播。四是有些医务人员急功近利,只要能暂时解决临床问题,而

8、不管用药是否科学合理;五是管理体制不完善,自2004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规定400余种抗生素须凭医生处方购买,但事实上没有医生处方就可以随便买到抗生素的现象十分普遍。三、细菌耐药的控制策略1、合理使用抗生素 加强医院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建设,提高对感染病患者病原微生物的诊断水平,通过药敏试验为临床选用正确的抗菌药物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