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2008年中考语文学科考试说明

柳州市2008年中考语文学科考试说明

ID:25351022

大小:53.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1-19

柳州市2008年中考语文学科考试说明_第1页
柳州市2008年中考语文学科考试说明_第2页
柳州市2008年中考语文学科考试说明_第3页
柳州市2008年中考语文学科考试说明_第4页
柳州市2008年中考语文学科考试说明_第5页
资源描述:

《柳州市2008年中考语文学科考试说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柳州市2008年中考语文学科考试说明一、命题原则2008年柳州市语文中考,落实《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下称《课标》)的评价理念中关于更新考试评价的观念和手段的精神,遵循教育部、自治区教育厅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考试评价制度改革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有关文件精神,根据柳州市教育局《柳州市2008年中考与普通高中招生工作方案》(柳教字[2008]16号文)的有关精神。处理好《课标》中提出的三个维度的关系,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体现语文的综合性以及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利于推进中学语文教学改革,推进柳州市的基础教育改革。命

2、题将力求符合典型、公平的原则,体现《课标》对初中阶段语文教与学的基本要求。命题将注重对学生语言文化积累及以此为基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的考查,讲求基础知识和运用能力考查的融合;注重考查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与表达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化的阅读与表达;适当体现对学生探究发现、感悟创新意识与能力的考查,提倡知识、能力的综合和阅读理解的多角度和个性化。二、考试范围和要求◆考试范围1.考试范围以《课标》中的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为基本依据,参考应届毕业学生使用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七、八、九年级教材内容。2.不考试范围(1)基础知识的名词术语。

3、(2)汉字构字常识。(3)词、短语的分类。(4)单句、复句的辨别与划分。柳州市2008年中考语文学科考试说明 第11页,共11页(5)“修辞”中比喻的三种方式(明喻、暗喻、借喻)。(6)文学常识和文体知识。(7)应用文的格式与写作。◆能力要求语文考试内容主要包括积累与运用、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包括“专题”和“语文实践活动”)、阅读(包括“文章阅读”、“诵读欣赏”和“名著推荐与阅读”)和写作。能力要求见《课标》中的“评价建议”。(一)积累与运用积累与运用的考试内容包括字词、语句和古今优秀诗文的积累,词语的运用,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

4、题。1.按《课标》的要求,学生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读会写。2.能使用硬笔在“田”字格内规范、熟练地书写正楷字。3.能背诵、默写课本中规定的(包括“诵读欣赏”中古典诗词)背诵篇目和《课标》推荐的背诵篇目,重点考查学生的诵读、理解与运用的过程。4.病句的辨识与修改。5.了解常见修辞格(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的一般用法,体会其表达效果。6.学会仿写、续写和缩写。7.正确使用词语8.对中外名著有一定的了解,特别是教材推荐的中外名著。(二)口语交际对本届学生使用的教材中涉及到的“口语交际”

5、内容熟悉并能合理运用,具体要求是:1.能判断所提供的情境会话是否得体,符合情境。2.能具体、生动、准确地讲述、复述见闻。3.能以书面的形式有中心、有条理、有根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4.能归纳对方的观点并巧妙地提出自己的建议。(三)综合性学习(包括“专题”和“语文实践活动”)柳州市2008年中考语文学科考试说明 第11页,共11页综合性学习反映了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主要体现为对语文知识、综合运用能力、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综合性学习的考查,结合教材的有关内容,考查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意

6、识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1.能对语言材料提供的信息设计一个专题的研究方向,并能把研究步骤简单列举出来。2.能对不同的语言材料进行综合分析,提炼观点或提出探究性的观点。3.能对初中教材中的“语文实践活动”和“专题”进行体验性的总结。4.综合运用语文能力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5.关注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提高民俗文化素养。(四)阅读阅读的检测,主要是通过对富有人文内涵的文本阅读,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文字所承载的思想内容,考查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阅读包括现代文阅读和古诗文阅读两部分。1.现代文阅读总体要求学生要具备一定的诵读技巧和综

7、合阅读能力。综合考查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考查学生的阅读方法和阅读习惯,考查学生能否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阅读材料选用课外的语言材料,逐步淡化文体阅读,注重阅读的综合性考查。考查包括朗读、略读、浏览和精读的能力。根据《课标》的要求,对精读的考查要“重点评价学生对读物的综合理解能力,重视评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的理解”,要从“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考查学生对形象、情感、观点、语言的领悟程度以及获取信息的能力,评价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现代文阅读材料全部来自课外的语言材料

8、。(1)阅读记叙文,在通读文章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2)阅读简单的说明文和一般的科技作品,把握文章说明对象和说明中心,理解文中重要词句的含义,掌握常见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品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