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笔下孤独者形象

鲁迅笔下孤独者形象

ID:25373095

大小:48.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19

鲁迅笔下孤独者形象_第1页
鲁迅笔下孤独者形象_第2页
鲁迅笔下孤独者形象_第3页
鲁迅笔下孤独者形象_第4页
鲁迅笔下孤独者形象_第5页
资源描述:

《鲁迅笔下孤独者形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①鲁迅《题<彷徨>》②鲁迅《南腔北调集·<自选集>自序》③鲁迅《娜拉走后怎样》幸运中的不幸---浅析鲁迅笔下孤独者形象“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彷徨》写于1924-1925年间。由于学生爱国运动的深入遭到了当权者的疯狂镇压,是思想界的保守势力抬头,形成了一股反动逆流,五四新文化运动统一战线开始分裂。一些曾觉醒的知识分子一面独立地同反动势力进行着坚韧的斗争,一面又由于还没有与当时正在走向高潮的革命运动相结合,暂时还没有看清历史发展的路径和前景,“成了游勇,步不成阵”,陷入寂寞、孤独、苦闷、彷徨中。作品在反封建内容上与《呐喊》相承续,艺术上更加的

2、成熟。作者的爱憎更深地埋藏在对现实的冷静客观的描写中。在对旧制度、旧传统进行更加细致的揭露的同时,集中地描写了在历史变动中挣扎浮沉的知识分子的命运,以及他们的软弱、动摇以及孤独、颓唐的思想性格特点。他们具有一定的现代意识,首先觉醒,然而又从前进的道路上败退下来,带有浓重的悲剧色彩。例如《在酒楼上》的吕纬甫、《孤独者》中的魏连殳、《伤逝》中的子君和涓生等。鲁迅一方面充分肯定了他们的历史进步作用,另一方面也着重揭示了他们的精神的痛苦和自身的精神危机。他们是幸运的却更是不幸的,本文主要以魏连殳为例,分析其幸运和不幸的原因。《孤独者》写毕于1925年10月。这篇小说不仅具有象《狂

3、人日记》、《药》、《阿Q正传》、《祝福》等小说那样的较为单一集中的社会主题,而且更多地蕴含着作家自己的精神探索,内容复杂曲折,气氛沉郁悲怆。《孤独者》中的魏连殳是一个同大家异样的“外国人”,他接受了新思想,遵循新的社会规范,无视旧传统,对人爱理不理、喜欢管别人的闲事、常说家庭应该;他也是一个令人害怕的“新党”,敢于发表一些没有顾忌的议论。他在世人的诽谤、侮辱中顽强地活着、然而他只是孤独地挣扎着,最终失去了理想、信念,采用玩世不恭的态度向社会进行着盲目的报复,甚至躬行起他“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拒斥先前所崇仰,所主张的一切了”,成了一个真正失败的“胜利者”。特罗耶波尔斯

4、基说“生活在前进,它之所以前进,是因为有希望在;没有了希望,绝望就会把生命毁掉”。魏连殳虽然是个悲剧人物,但与背着生活重担、忧郁、麻木的“苟活者”相比,他无疑是幸运的。中国遭受屈辱,民族危机、文化危机日益加重,“苟活者”无所谓变革,无所谓希望,麻木地、愚忠地维护着以纲常礼教为核心的封建传统文化。魏连殳之所以“同我们是异样的”:所学的是动物学,却倒中学去做教员;对人总是爱理不理的,却常喜欢管别人的闲事……是因为他接受了新思想,觉醒了人的意识:认清了封建礼教的虚伪和封建礼教束缚下人的贪婪、无情;看透了看客们以观赏他人生命的消逝为乐趣,最麻木、最残忍的爱好;体会了陷入无物之阵的

5、苦闷、绝望。他以讲授历史为手段,怀揣改变国人盲从迷信、坐稳了顺民现状的希望,宣扬“人性、自由、平等”思想,并为之奋斗。魏连殳进行了三次复仇以反抗社会,达到警醒世人的目的。第一次复仇是作为启蒙者、觉醒者对“看客们“的复仇,“使人无戏可看倒是疗救”...。祖母死后,族人聚集了一屋子,商议怎样对付他。议妥之后一同聚在厅前,排成阵势,互相策应,并力作一回极严厉的谈判。村人们都咽着唾沫,新奇的听候消息,等待酿成一种出人意外的奇观。魏连殳显然摸透了他们“从四面奔来,拼命地伸长脖子,要奸商这拥抱或杀戮”的看客心里,所以他在大家此唱彼和、七嘴八舌地说完,沉默充满了全厅,人们全数悚然地紧看

6、着他的嘴的时候,神色也不动,简单地回答道:“都可以的”。他用让他们无戏可看,让他们觉得无聊报复他们,让他们失望:“觉得喉舌干燥,脖子也乏了,终至于面面相觑,慢慢走散;甚而至于居然觉得干枯到失了生趣。”看客们看戏般的眼神中,个体的牺牲变得像一出滑稽戏,失去了坚持真理所应具有的崇高感和神圣感。随着礼仪制度发展的僵化,嚎啕大哭失去了追忆逝者的情感,演化成了一种模式化的礼制需要,变得虚情假意。魏连殳始终没有落过一滴泪,他用“不哭”与老例的又哭又拜、念念有词的行为做无言的对抗。虽然他像一匹受伤的狼一样发出了愤怒又悲哀的嗥叫,但最终他用熟睡拒绝了族人看热闹的愿望。第二次复仇是对生活中

7、“庸众”的复仇。“五四”新文化运动关注了妇女、儿童,发现了弱势群体,先驱者以一种人道主义观念看待、尊重他们。魏连殳也是以老者和幼者为本位,他认为“孩子总是好的。他们全是天真……后来的坏,那是环境教坏的。”他尊敬老者、儿童,尊敬所谓的“下等人”,包括房东。可是他的坚持没有换来对等的结果:魏连殳在街上看见了一个还不能走路的孩子指着他喊杀;房东的孙子在他被辞退没有了收入后不仅不吃他的东西而且躲着他;他被房东嘲笑是哑子、总是低声下气的。“苦痛总是与人生连带的……要免去若干苦痛,中国的老法是‘骄傲’与‘玩世不恭’,‘玩世不恭’就是‘专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