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美学与文本解读

接受美学与文本解读

ID:25389320

大小:70.1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0

接受美学与文本解读_第1页
接受美学与文本解读_第2页
接受美学与文本解读_第3页
接受美学与文本解读_第4页
接受美学与文本解读_第5页
资源描述:

《接受美学与文本解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接受美学与文本解读作者:王磊    文章来源:《中学语文教学》2007年第5期德国接受美学家霍拉勃兽勾勒出一条18世纪以来文学批评与研究的路线:18、19世纪的浪漫主义文学思潮认为作品的意义是由作者赋予的,因此产生了"作者中心说";20世纪异军突起的英美新批评及俄国形式主义乃至后来法国的结构主义推翻了读者对作者信任的"作者中心说"认为文学主角应该是"文本"提出了"作品中心说"。20世纪30年代,德国康斯坦茨学派的两位中坚人物罗伯特•尧斯和沃•伊塞尔分别发表了《文学史作为文学理论的挑战和文本的召唤结构》,于是以读者为中心的接受美学研究

2、从此崛起并独步文坛,左右20世纪后期以至今天。接受美学理论的崛起风行,为我们提供了解读文本全新的视点并对当前实施语文新课程颇有启示。一、"读者中心说"与学生主体地位在尧斯看来,在作者一一作品一一读者的兰者关系中,读者绝不仅仅是被动的部分,作品的存在与读者的阅读阐释息息相关,甚至可以说,不经读者阅读的作品,不过是一堆毫无生机的语词材料。读者以阅读实践使作品从语词符号中解放出来,赋予其以现实的意义。接受美学为,文本的意义既不是作者赋予的,也不可能由文本自动完整地生成。文本最初由作者创作,并赋予意义,随着时间的转移,一代又一代读者给文本注

3、入了新的意义,作者原意渐渐漂没,读者成了文本意义的生产者。只有通过读者,作品才能在一代年代的接受之链上被丰富和充实、展示其价值和生命。这正是文学的历史本质。接受美学竖起以读者为中心的大旗,为我们的教学研究提供了新视角、新观照点、新阅读方法。正如传统文艺学将作品、作者研究置于核心地位一样,传统的语文教学把教师和教科书置于教学活动的中心地位,学生于被动地位,认为只要教师教得好,学生自然学得好,只有不善教的教师,没有学不会的学生.这极大限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如今,全球范围内的先进教育理念已将"重教"转移到"重学"上来。强调教育过程中

4、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学生自我选择、自我控制初自我调节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赋予他们一定的责任、信心和自主权并将学生视为主体,有利于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精神的愉悦,发展其良好的心理品质,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激发其学习兴趣,调动其持久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既是对传统教学中教师角色地位的匡谬,更有搔受美学这样的理论参证。语文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互动过程,学字是主角,其行为应该是相对独立的个性化行为,教师的主角意识要转变为"平等中的首席"教与学

5、的过程应该是共识、共享、共进的过程。教师只是组织者、策划者、参与者、引导者,他们的教学行为应该是用自己的情感、观念、态度、方法对学生产生影响,但绝不是操纵、控制。眼下一些语文老师教必多媒体,讲必做课件,在当前凸显学生主体地位的新观念下,这种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机械、僵化、模式化、程序化的教学,又一次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及文本阅读,严重束缚着学生思维的发展。泛滥的多媒体教学成了禁锢甚至扼杀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的"现代杀手"。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主角意识、权威意识让学生这个鲜活生命主体遭遇最直接的感受只能是被动、无奈、无为,学生的主体意识

6、、创新精神在教师的威压下萎缩窒息。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重新审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变机械牢记教师讲授的固定知识为自主学习、探究发现、合作交流,教师要对学生给予充分尊重、信任、理解与宽容,让学生主动学习、体验快乐。二、"期待视野说"与个性化阅读尧斯根据读者的阅读心理,提出了"期待视野说"。他认为,当读者遭遇一部文学作品时,既已生成的阅读经验和存留的阅读记忆,将参与到这一次的阅读之中,使自身进入一种特定的情感状态,产生阅读期待。当读者阅读的作品与自己的审美经验和期待视野一致的时候,读者反而会失去阅读这一作品的兴趣,但是,读者阅读的作品超出、校

7、正了期待视野的时候,读者往往会非常兴奋,认为它提高了自己的欣赏水平,拓展了自己的阅读视野。随着读者视野的变化,一些不见经传的作家作品可能会名传千古,有些名噪一时的作品可能会被永远遗忘;而且对于同一作品,不同时代的读者的期待视野不同,也会对这一作品进行新的认识。语文课本中的文学作品绝大多数是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这些经典名作往往蕴涵着作者强烈、深刻、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都具有较高的思想艺术性和审美价值。这些作品如果用单一的主题写作特色来概括,只能失去"期待效应"。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课堂教学所涉及的内容只是课文的重点之一而己,决不能以

8、此来代替课文的所有内涵。作为语文教师,如果在课堂施教过程中意识不到这种特性,那么就会将语文教学简单化,不仅失去课文的生命力,更严重的是僵化了学生的思维,摧残他们思维的火花与文学审美的创新能力。我们熟悉的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这一艺术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