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毕业生就业心理分析与调适

高师毕业生就业心理分析与调适

ID:25436759

大小:61.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1-20

高师毕业生就业心理分析与调适_第1页
高师毕业生就业心理分析与调适_第2页
高师毕业生就业心理分析与调适_第3页
高师毕业生就业心理分析与调适_第4页
高师毕业生就业心理分析与调适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师毕业生就业心理分析与调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师毕业生就业心理分析与调适论文关键词:心理矛盾心理障碍心理期望就业观念人格缺陷就业心态职业价值观论文摘要:师范类大学生是一个高素质群体,但由于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很多师范生在就业过程中,由于理想和现实相差太大等因素的影响,产生了迷茫、困惑、失落、焦虑等不良心态,进而出现了种种心理矛盾、心理误区甚至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严重地影响着师范生的身心健康和未来事业的发展。因此,师范生认真学习和掌握相关就业方面的心理健康知识,积极做好自我心理调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高师毕业生在就业中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师范生是一个专业素质较高、综合能力较强、知识结构体系比较合

2、理、职业目标定位相对明确的大学生群体,但由于整个的学习过程相对比较封闭、实践能力较弱、生活阅历浅、个体独立性不高、社会认识相对简单或片面、就业渠道相对单一、缺乏教师职业规划等诸多方面的原因,使部分师范生在面对走向社会第一步的就业挫折时,表现出明显的心理问题特征。为了更好地了解师范生在生活、学习、就业、心理等方面的具体情况,我们对2552名师范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从调查情况及以往工作经验来看,师范生在就业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心理问题。(一)就业压力与困惑心理师范生的就业渠道主要是在教育系统内部,大多数师范毕业生将来都要从事教育教学或与之相关的工作,但在当前教育系统内严峻的就

3、业形势和口趋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下,有些师范生由于自身职业价值认识不清晰、教师职业目标规划不完善、抗挫折心理承受能力不高以及考研结果、情感归宿、离别感伤、经济状况、未来前途和跨行业就业渠道的不畅通等方面的影响,给师范毕业生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使很多缺乏社会经验的师范生深感困惑,出现焦虑不安的心理,而面对就业压力的释放方式则趋于内化,这无形中更进一步加重了师范生的心理内部矛盾冲突。调查显示,在心理压力方面,没有压力的学生占11.1%、有压力的学生占88.9%,其中,有正常压力的学生占38.4%,压力很大但能正确处理好的学生占37.4%,压力很大、很苦恼、找不到好的解决办法的学生占1

4、3.1%。在压力来源方面,学习压力占21.9%,经济压力占21.3%、就业压力占38%、能力压力占11.6%、其他压力占7.2%。在就业压力原因方面,就业岗位不足、竞争太激烈占75.5%(其中:理想工作岗位少占24.1%,大中城市就业岗位少占18.7%),专业不对口占7.6%,能力不足占10.2%,自我推荐不够占6.7%。其中,大中城市学生的压力、焦虑与困惑程度明显高于中小城市学生,农村学生的压力、焦虑与困惑程度则最为明显和突出。(二)职业目标期望与失落心理许多大学生都有一种“金榜题名、衣锦还乡”的心理,师范生也不例外,他们对自身的期望值比较高。在择业时过多地考虑就业的地域、单位

5、、工作条件、生活条件、福利待遇等;向往高薪水、高起点、高收人、高回报;向往能到大中城市及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而不愿到中小城市、基层学校、私人学校或企业工作。调查显示,在就业区域选择方面,大城市占48.3%、中小城市占34.9%、农村占8.6%、去西部等经济欠发达地区占6.6%、偏僻边远地区占1.6%。尤其是来自于偏远地区或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师范生表现得更为明显,他们大多不希望再回到农村中小学校工作,不愿“吃回头草”。特别是许多男师范生,就读师范本身就心犹未甘,感觉屈才,对将要从事的教师职业也不看好,从而产生一种莫名的失落感,希望能从跨行业就业中找到理想的职业。由于师范生的这些一

6、厢情愿的想法,当发现现实与理想的差异较大时,就容易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进而产生偏执、幻想、自卑等心理问题,从而导致就业行为的偏差。(三)不科学的就业观念当前虽然教育行业已经成为比较好的社会就业选择,大部分师范生的择业观念及心态也有了较大的改变,能更加倾向于务实与理性。调查显示,在职业目标选择方面,从事教育工作占49.3%、国家公务员占20.9%、企业职员占14.4%,其他工作占15.4%。但由于受到传统观念及社会转型期内各种因素的影响,有些不良职业观念和价值取向仍然存在并影响着一些师范生的就业。一些师范生只顾眼前利益,忽视个人及职业的长远发展,在择业标准中把工作条件、经

7、济收人放在首位,忽视自我兴趣、能力和特长,对个人及职业的发展前景等因素认识不周、定位不准,从而导致不能选择到真正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及岗位。调查显示,在择业单位性质方面,事业单位占39.9%、国企单位占25.3%、外国独资占20.5%、中外合资占10.7%、自主创业占3.6%。通过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当前很多师范生在就业过程中求稳定、求就业一次性到位,无视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对“先择业,后就业,再创业”观念认识不到位,希望一次就能选定理想的终身职业,而不愿意选择有风险、有挑战性的职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