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漏31例原因分析及治疗

胆漏31例原因分析及治疗

ID:25440715

大小:4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20

胆漏31例原因分析及治疗_第1页
胆漏31例原因分析及治疗_第2页
胆漏31例原因分析及治疗_第3页
资源描述:

《胆漏31例原因分析及治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胆漏31例原因分析及治疗【摘要】目的探讨胆道术后胆漏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7年10月-2007年收治的31例术后胆漏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导致胆漏发生的手术有:单纯胆囊切除术18例,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11例,胆肠吻合术2例,胆漏发生原因有:(1)胆管损伤;(2)拔除T管后;(3)胆肠吻合漏。全组病人保守治疗27例(87%)再手术治疗4例均痊愈出院。结论胆漏多发生于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探查术拔T管后,主要原因与局部炎症,粘连及操作不当导致胆管损伤,T管瘘道形成不完全等有关。胆漏发生后应

2、根据病情选择保守或再手术治疗,大部分患者可通过非手术治疗治愈。【关键词】胆漏;胆囊切除术胆漏是胆道外科手术后较为严重而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胆漏致胆汁性腹膜炎的病死率可达26.8%[1]。我院自1997年10月-2007年10月共收治各种原因胆漏31例,现就术后胆漏的原因及治疗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31例,其中男14例,女17例,年龄34~78岁,平均51岁。胆囊切除术18例,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11例,胆肠吻合2例。1.2临床表现术后腹腔引流管较长时间引流出胆汁24例,术后逐渐或突然出现

3、腹膜炎表现3例,T管早期滑脱后出现腹膜炎表现1例,T管拔出后出现腹膜炎表现3例。1.3治疗非手术治疗27例(87%),25例为胆道术后24h内腹腔引流管引流出胆汁,其中2例出现右上腹局限性腹膜炎,给予保持腹腔引流管通畅,禁食,营养支持,应用有效抗生素等措施,引流量逐渐减少,术后7~18天引流停止。2例为术后3周以上拔T管后出现腹痛并伴右上腹局限性腹膜炎,随即经原T管瘘口插入一带有侧孔的导尿管并接负压引流,每日引出胆汁10~20ml,3~7天后引流停止。再手术治疗4例(13%)胆囊切除术后2例,T管早期滑脱1例

4、,术后3周以上拔T管1例,均因胆漏导致急性腹膜炎。手术探查发现2例为胆囊管结扎不全,2例为T管瘘道形成不明显,分别给以胆囊管双重结扎,胆总管重置T管,并放置腹腔引流管,术后4~7天拔腹腔引流管,术后8周再次拔T管。1.4结果非手术治疗27例均痊愈出院,住院时间17~38天;再手术治疗4例,1例并发腹部切口裂开,给予切口减张缝合,切口乙级愈合,4例病人均痊愈出院,住院时间21~40天。(责任编辑:admin)  2讨论胆漏是胆道外科手术后较为严重的并发症,若诊治不及时可危及生命。通过分析胆漏常见于以下几种情况:

5、(1)胆囊切除术:是引起胆漏最常见的原因,可来源于胆囊管,迷走胆管或肝管,胆总管损伤。胆漏发生主要与炎症较重,解剖关系不清,解剖异常,操作失误和手术时机不当等因素有关[2]。(2)拔出T管后或T管早期滑脱:T管拔出后胆漏也较为常见,其原因主要有年老体弱,营养不良,合并糖尿病等使窦道不易形成[3],T管在腹内位置长短不当,拔管时用力方向不当等,T管早期滑脱主要与T管固定不牢及术后护理不当有关。(3)胆肠吻合术:主要与营养不良,缝合不严,张力过大及断端缺血有关。发生胆漏后应常规禁食,补充水电解质,加强营养支持,应

6、用有效抗生素,并根据不同情况和病情发展决定手术或非手术治疗,对单纯胆囊切除术,胆肠吻合术及术后3周以上拔T管后发生胆漏者,如无明显腹膜炎或腹膜炎较轻且局限,可行保守治疗。对T管早期滑脱者,因T管周围尚未形成明显瘘道,多需再次手术。在非手术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手术治疗的准备,对保守治疗4~6h病情无好转或加剧,腹膜炎范围扩大,考虑胆漏量较大或疑有胆管损伤者,均应及时手术探查并做相应处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