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明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史明代文学

ID:25519694

大小:990.50 KB

页数:168页

时间:2018-11-20

中国古代文学史明代文学_第1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明代文学_第2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明代文学_第3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明代文学_第4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明代文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文学史明代文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七编明代文学(1368—1644)绪论明王朝(1368—1644)历16帝,有国277年。可以嘉靖为界分前后两期。一、明代社会发展对文学的影响(一)商业经济繁荣与城市文化的形成,使文学日趋市民化、商业化、通俗化。明初“重农抑商”,影响了城市繁荣。明中叶工商势力活跃,市民阶层迅速扩大。作品内容市民化,艺术趣味趋向世俗化。文学商品化,带来晚明文坛的污秽浊流。(二)新兴的王学左派肯定人欲、张扬个性,使文学创作主体意识增强,诗文领域出现袁宏道的“性灵说”,小说、戏曲出现《金瓶梅》、“三言”、“二拍”《牡丹亭》等写时俗、写物欲、写性爱的

2、作品。(1)明初思想文化界死气沉沉。(2)中叶后,心学和禅宗强调“本心”:王阳明说:“此心纯是天理”。“去人欲,存天理,方是功夫”(《传习录》上)禅宗大师认为:“率性之谓道,率情之谓倒”(《紫柏老人集·法语》)。(3)明后期思想家、文学家纷纷不顾天理、张扬世俗情欲:李贽:“人必有私”(《藏书》卷2)汤显祖:“世总为情”(《汤显祖诗文集》卷34)袁宏道:真乐乃是“目极世间之色,耳极世间之声,身极世间之鲜,口极世间之谭”。二、明代文学发展概况(一)明代文学分期明代文学以嘉靖时期为界分前后两期。(1)明前期:文学名作几乎都集中在元明之

3、际。戏曲、小说成就较高,《三国》、《水浒》问世。(2)明后期,小说、戏曲再现辉煌:徐渭和《四声猿》、汤显祖和《临川四梦》、吴承恩和《西游记》、兰陵笑笑生和《金瓶梅》、冯梦龙和《三言》、凌濛初和“二拍”等皆为大家大作。诗文最突出的是“公安派”。(二)俗文学地位的提高和繁荣传统文学观念向来视诗、文等雅文学为正宗,而视小说、戏曲等俗文学为鄙野、淫邪。承平日久,帝王对小说、戏曲兴趣越来越浓,朝臣、文人也开始喜好。从前期李梦阳到后期李贽、袁宏道、汤显祖、冯梦龙等,都为俗文学大声疾呼。李贽称《西厢》《水浒》:“古今之至文”(《童心说》)。袁

4、宏道将词、曲、小说与庄、骚、史、汉并提,称《水浒》《金瓶梅》是“逸典”(《觞政》)。冯梦龙认为小说比《论语》《孝经》的感染力“捷且深”。明代俗文学的繁荣:首先是小说勃兴:以《三国》《水浒》《西游》《金瓶梅》这“四大奇书”为标志。短篇以“三言”“二拍”为代表。其次是戏曲兴盛:嘉靖后,“三大传奇”问世;“四大声腔”的昆山、弋阳腔火爆。汤显祖、沈璟等剧作家和曲论家,传奇剧《牡丹亭》、杂剧《四声猿》标志了明代戏剧的最高水平。第一章明代诗文第一节明前期诗文一、宋濂、刘基、高启1、宋濂主张“以道为文”,作品多道学气。传记文《秦士录》《王冕传

5、》《杜环小传》《记李歌》等,写壮士、文人、市井平民,却生动传神,呼之欲出。《送东阳马生序》围绕劝学中心,寓道理于事实描绘之中,语言质朴,笔调流畅,为传世名作。2、刘基元末进士,明朝开国功臣,明初著名诗文家。寓言体散文最具影响,《卖柑者言》是传世名作。文中深刻揭露封建官僚“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腐朽本质,构思巧妙,讽刺辛辣,语言犀利。寓言体散文集《郁离子》共18章,195篇,写于元末。《狙公》章较为著名。长篇神话诗《二鬼》,隐喻自己和宋濂遭遇,曲折表现壮志难酬的苦闷,想象丰富,风格雄浑,颇具浪漫色彩。3、高启长州人。元末隐居不仕,

6、入明任翰林院编修。性情疏放,39岁被朱元璋腰斩。有《青丘高季迪诗文集》。高启“诗才雄富”,“为一代巨擘”(《四库全书总目·凫藻集提要》)。与杨基、张羽、徐贲并称“吴中四杰”。二、台阁体与茶陵派1、台阁体指明初永乐、弘治年间在上层官僚中形成的一种诗风。以其主要代表“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都是台阁重臣而得名。“三杨”在明初均以大学士辅政,其诗文多应制、题赠、颂圣内容,貌似雍容典雅,安闲和易,实则陈陈相因,空虚浮泛,在诗坛影响极坏。2、于谦是台阁颓风中一枝独秀的诗人,其《石灰吟》《咏煤炭》借物言志,清新刚劲,质朴无华,明白如话。

7、3、茶陵派指明前期成化、弘治年间以湖广茶陵人李东阳为首的一个诗歌流派。其成员有谢铎、张泰、邵宝等人。他们做诗强调宗唐法杜,着眼于音调、法度,具有从“台阁体”向“前后七子”转化时期的过渡特点。李东阳著有《怀麓堂诗话》一卷。三、前七子的复古诗文1、前七子:也叫弘正七子。它是明代弘治、正德年间以李梦阳、何景明为首的一个复古主义文学流派,其成员有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2、李梦阳:号空同子,其文学主张是:①不满宋人“理语”,推崇民歌“真情”:他认为“宋人主理,作理语”,宋“无诗”(《缶音序》)“古之文,文其人如其人便了,而今

8、之文,文其人,无美恶皆欲合道”(《论学上篇》)。“真诗乃在民间”“真者,音之发而情之原也”,学子之作“出于情寡而工于词多”(《诗集自序》)②主张模拟前人诗文格调:《明史·李梦阳传》:“梦阳才思雄鸷,卓然以复古自命。弘治时,宰相李东阳主文柄,天下翕然宗之,梦阳独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