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离异家庭儿童的补偿教育

浅谈离异家庭儿童的补偿教育

ID:25562500

大小:68.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11-21

浅谈离异家庭儿童的补偿教育 _第1页
浅谈离异家庭儿童的补偿教育 _第2页
浅谈离异家庭儿童的补偿教育 _第3页
浅谈离异家庭儿童的补偿教育 _第4页
浅谈离异家庭儿童的补偿教育 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离异家庭儿童的补偿教育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离异家庭儿童的补偿教育[浅谈离异家庭儿童的补偿教育][摘要]随着婚姻解体数目的增加,生活在离异家庭的儿童数目在不断的增加,浅谈离异家庭儿童的补偿教育。作为离异家庭儿童生存圈中重要组成部分的教育机构,应考虑为离异家庭儿童提供系统的补偿教育,尽可能地减少父母离异对其人生发展的不良影响。[关键词]离异家庭儿童.本}偿教育;幼儿;教师    一、引言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离婚率逐年上升,据民政部门统计,1980年离婚和结婚的比例为4.74:100。1997年,中国内地离婚和结婚的比率为1

2、3:100左右,17年之间,离婚率上升了近3倍。在沿海开放城市这个比率更高,如2004年上海l—9月份结婚人数和离婚人数的比例为4.45:1。随着婚姻的解体,生活在离异家庭的儿童数目在不断的增加。    离异家庭中有相当一部分孩子还十分年幼,这些孩子的心理与生理正处于发展阶段,必然会受到双亲离婚这一变故的影响。Hotherington和助手发现(1982)有监护权的家长不得不负担起抚养孩子的责任,然而他们自己还经常被离婚的问题困扰,对待孩子时易怒、急躁、没有耐心,这些抚养态度上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孩子。而这一时期的儿童自控能力和自

3、我调节能力较差,是最需要父母爱的时候,却不能从父母那里得到安全的依恋关系,尤其当他们陷入父母之间的“战争”时,难以承受父母反目的压力,容易出现“情感饥饿”,产生心理适应状态失衡而导致心理健康危机,如焦虑、愤怒、厌恶、忧愁、悲伤、恐惧等。学龄前期是人生的第一阶段,这阶段所经历的事件,以及对事件的看法、态度和情绪体验等对人的一生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关于离异家庭儿童的补偿教育    当前,幼儿园中针对离异家庭儿童的补偿教育工作非常薄弱,教育者缺乏对此方面工作的理解,因此,我们应确立对离异家庭儿童

4、进行补偿教育的理念。下面将探讨幼儿园可以推行的一系列补偿教育措施。    补偿教育最初的含义是为经济收入低微家庭的孩子提供丰富的生活环境和卫生保健,以刺激儿童的智力、身体、情绪、社会性等健康发展,弥补由于家庭贫困、缺乏丰富刺激所导致的各方面的差距。最早的学前补偿教育开始于18世纪法国教育家舍恩·奥伯林创办的幼儿编织学校。进入20世纪以来,“补偿教育”在各国都有很大发展,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开端教育运动(Head Start),其实质也是补偿性的,主要是对学前和中小学的“处境不利儿童”(黑人子女为主)进行

5、的教育。1964年美国政府提出“反贫闲计划”,开始实施补偿教育,并在此后大力推行。    要做好离异家庭儿童的补偿教育,教师首先应对幼儿目前的状况做一个较全面的了解,包括身体发展水平、认知发展水平、社会性发展状况、监护人的教育观念(离异家庭的不良教养方式主要有三种:①溺爱型。为了弥补离异给子女造成的心理创伤,家长往往对孩子溺爱娇惯,使孩子变得任性、自私、不听劝导、乱发脾气,行为放肆。以至难以教养。②粗暴专制型。家长的情绪受到离婚的影响,不能理智地教育孩子,长期下去则容易造成孩子蛮横、逆反的心理,对一切充满敌意,形成顽同而冷漠的性

6、格特点和行为习惯。③放任型。家长对孩子放任自流,甚至不管不问)、监护人的抚养方式(如是否允许另一方家长定期探望,是否由爷爷奶奶代为抚养),弄清楚幼儿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如是否存在情绪问题、是否有问题行为、是否存在社会交往不良、是否存在亲子关系紧张等)。这是做好幼儿补偿教育的前提条件,只有做好这些工作,才能使教育工作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案。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工作。    (一)发挥幼儿园的教育优势,塑造离异家庭儿童良好的道德和个性品质    除了节假日外,大部分幼

7、儿日间在幼儿园或其他专门的教育机构的时间比在家里的时间长。在幼儿园里,幼儿与教师和同伴互相交往、互相影响,这个过程从幼儿人园开始,一直延续到幼儿离开幼儿园为止,它渗透到了幼儿在园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应该说同家庭比较起来,这是幼儿园教育的优势。    实施补偿教育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必须具有公正、诚恳、热心、和蔼、同情等人格特质,能根据具体问题设计灵活有效的教育活动。调查发现,善于观察的教师通过幼儿在园的表现(如沉默寡言、易发怒、独自哭泣、发呆、敏感等)就能判断出该幼儿的家庭可能发生了变故。离异家庭儿童由于家庭破裂,感到强大的

8、压力或挫折,自己无法合理宣泄,这种不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