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语境下的乡土音乐审美价值探微

美学语境下的乡土音乐审美价值探微

ID:25615842

大小:60.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1-21

美学语境下的乡土音乐审美价值探微_第1页
美学语境下的乡土音乐审美价值探微_第2页
美学语境下的乡土音乐审美价值探微_第3页
美学语境下的乡土音乐审美价值探微_第4页
美学语境下的乡土音乐审美价值探微_第5页
资源描述:

《美学语境下的乡土音乐审美价值探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美学语境下的乡土音乐审美价值探微[摘要]乡土音乐,这一深厚的民系或族群音乐文化资源,将其置于审美的视野中,从乡土音乐的美学特征,审美价值等方面进行探索,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关键词] 乡土音乐 美学特征 审美价    乡土音乐,就是某一地方或区域内的民系、族群所创造的音乐。与他音乐比较,具有鲜明的地域性,从内容到形式都打上了民系或族群的审美文化的烙印。  可以说乡土音乐记载了这一方水土民众的喜怒哀乐,它表达了生息于斯的人们的理想和情思,它体现了一个民系或族群的精神,构成了不同于他音乐的独

2、具个性的一面。它从来都被各民系或族群视为自身最宝贵的文化财富,因而乡土音乐是我们与各民族音乐文化对等交流的出发点。它在乡土音乐美学特征及乡土音乐传承两个层面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乡土音乐的美学特征    乡土音乐是民间自发生成、创造的音乐,它与地域内的民众生活密切相关。从音乐作品的审美倾向和音乐作品的目的可以看出,其音乐形式自由活泼、内容不拘一格,充分体现了“自娱自乐”的特点。我们认为,乡土音乐是一种“自娱自乐型”的音乐,它立足于民系或族群的具体的社会生活背景,一般以简洁的旋律、率真的情感

3、和活泼的形式创造出来的以娱乐民众自我的音乐形态出现。它的美学特征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1.传承性。任何一个民系或族群的音乐都是一种历史的积累。其中体现着该民系或族群的特性,而这种特性是通过长期的文化浸润创造反映出来的。一般而言,一个民系或族群的音乐大都经过从初创、到发展,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质,最终基本形成有自己特色的音乐形态。这其中存在着一个继承、发展、创新的问题。  一个民系或族群的音乐是这个民众共同智慧的结晶,是一代一代人传承下来的。无论是发展也好,创新也好,都不能丢掉历史,舍弃传统,而是要

4、在学习、吸收、掌握传统精髓的前提下发展和创新。否则,音乐可能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最终成为不伦不类的东西。就音乐的本体而言,民系或族群音乐的初创往往体现着一个民系、族群最本质的特性,譬如它反映了一个民系或族群最原始的人文图腾、宗教信仰等,而这恰恰是一个民系或族群生成的根源或音乐产生的渊源,如果抛弃了这个根。就不能成为这个民系或族群的音乐了。如富川县瑶族音乐,一直由古代传承至今。她那多姿多彩的音乐中留存着瑶族起源,迁徒历程,图腾崇拜等民族文化信息,形成了令人神往的“边缘文化”。这种言传身教的传承不仅延

5、续了瑶族的历史文化,同时也延续了瑶族神秘而瑰丽的音乐。    2.通俗化。作为自娱自乐的乡土音乐,它的形式往往通俗易懂。朴实的风格,率真的情感。平实的主题。简洁易唱的曲谱,浑然天成、没有留下任何修饰打造的痕迹。而是非常贴近民众的生活与审美水平。创造者运用自己的母语、民众喜闻的曲调、熟悉的生活素材等元素。不经意地创造出适合民众传唱娱乐的音乐作品。如贺州客家的民谣《摘得茶来秧又黄》:“三月一过日子长,田里农事乱忙忙:莳(插)得田来茶又黄,摘得茶来秧有黄”。它运用客家方言与平实的手法写农事,一二四句押韵造成

6、了语言的音乐美,体现出一种特有的匀称之美和流变之美。客家“四句板”山歌体的曲调客家人又非常熟悉,整个民谣通俗易唱。正因其通俗性,所以在客家地区广为流传这种歌体。    2.程序化。乡土音乐中喜闻乐见的形式往往秉承着一定地域的民系或族群的音乐文化传统,承传了历史积淀的便于民众接受的程序化的审美形式,许多山歌、民谣、婚嫁歌、庙会歌、哭丧歌就如此。它用同一曲调复沓反复的方式建构不同内容的乐段,并保持旋律一致.从而形成一种回环反复之美。如广西富川县的“梧州歌”。它全部用“梧州话”歌唱,有明快活泼、极富流动感的

7、“蝴蝶歌”,循环反复、上下呼应的“嘞嘞嘿”,演唱速度较慢、旋律柔和抒情的“留西拉咧”,迂回曲折、抒情优美的“咿呀咧”,以及通俗、简洁的哭嫁歌、讲歌等种类构成。它的歌词结构多为七言,联结四句成为一节。每节押一韵,共20个韵,一首完整的梧州歌应有二十节构成,每节都用同一曲调,形成回环之美,加之它节拍柔丽,抑扬顿挫,袅娜悠远,因此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3.共享性。乡土音乐有着自己的特质与地域性。就会在一定区域内流行开来。但因为音乐是最富于情感性的,而情感是人类沟通的最有效、最简洁的方式。因此音乐一旦创作

8、出来。不一定局限在本民系或族群,它也可以超越地域或民族的界限,成为他民族的精神食粮。如客家的《月光光》、《落水天》等优秀歌谣许多非客家人也在传唱。因此,任何乡土音乐资源,一经产生既是民系的,更是民族的、也是人类的共同资源。当然对于优秀的音乐资源,任何人、任何组织也无法实现对它的独占。特别是在互联X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十分惊人,这就使音乐资源的共享水平进一步提高。  4.持久性。一种音乐资源,只要人们认为它对民众有用,便可以永久地使用,它不会因为使用它的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