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收入分配中的公平问

浅谈收入分配中的公平问

ID:25941892

大小:115.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23

浅谈收入分配中的公平问_第1页
浅谈收入分配中的公平问_第2页
浅谈收入分配中的公平问_第3页
浅谈收入分配中的公平问_第4页
浅谈收入分配中的公平问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收入分配中的公平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收入分配中的公平问题【内容摘要】机会不平等:由市场不完善带来。如农村人口没有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就业机会,有的行政垄断行业不准其他企业进入等等。例如,“银行加证保,两电加一草,石油加石化,扫地的拿得也不少。结果不平等:拥有要素稀缺度不同,劳动边际生产率不同带来收入差别。与市场机制正常运作相联系导致的结果不平等。我国市场要素分配机制已经普遍发挥作用,因而分配结果会导致不同程度差距。一方面,年收入达到百万元甚至更高水平的企业家和明星等已经屡见不鲜,另一方面,由于先天秉赋或后天发展条件限制,有人通过市场竞争获得收入的能力很低,像下岗失业工人等社会群体,甚至缺少维持基本生

2、活费用的市场收入来源。【关键词】收入分配公平分析一、两类收入不平等观察我国现实情况,机会不平等和结果不平等对于收入分配差距,仍然具有相当影响。因而,解决我国收入分配问题,需要积极推进市场化取向的改革,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具有平等机会的市场竞争平台。同时应当积极利用再分配手段,调节由于结果不平等带来的收入分配差距过大问题。把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大问题,主要归结为市场取向的改革造成的,并由此简单地断言应当放慢改革,降低经济效率优先度是不适当的。中国100年来一直有一个现代化的难题,就是受市场经济不发达之苦,甚于受市场经济发达之苦。二、基尼系数(一)洛伦茨曲线为了更为综合全面

3、地观察一个经济的分配不平等程度,并进行国别之间和跨时期比较,经济学家利用一种特殊设计的图形,来更为直观地显示收入分配信息,并在此基础上用一个数字表达分配不平等程度。这一图形称为洛伦茨曲线,数字称作基尼系数。由于这一方法直观简约,并且对不同国家或地区具有可比性,因而在分析收入分配问题时被广泛采用。810032.256.215.4E204.60406080100ABCD横轴表示依据收入高低排列的居民家庭数量累计百分比,纵轴表示国民收入的累计百分比。A点表示收入最低的20%居民获得了4.6%的国民收入;B点则表示40%居民获得了15.4%的国民收入;这两点传达的信息结合

4、在一起,表示收入较低的20%居民得到了10.8%(15.4%—4.6%=10.8%)的收入。把更多类似A,B,C,D的散点。把这些散点连接起来,得到一条平滑的曲线,就是洛伦茨曲线。45度线上的点,表示一定比例家庭数分配得到相同比例国民收入,分配具有平均性质。如果表示实际收入分配状态的散点,与45度线上点重合,则收入分配处于绝对平均状态。因而,洛伦茨曲线与45对角线之间距离高低,或者它们交合而成的面积大小,显示了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洛伦茨曲线与45度线之间面积与45度线右下方三角形面积相除的比值,被定义为基尼系数。当洛伦茨曲线与45对角线重合时,上述阴影面积为0,

5、表示收入绝对平均;当洛伦茨曲线为横轴和右边纵轴合成的直角线时,它与45线之间面积与45度线以下三角面积相等,基尼系数值为1,表示一个人占有所有收入。随着基尼系数在0和1之间取值增加,收入不平等程度不断增大。8三、基尼系数与GNP水平关系0102030405060704567891011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自然对数〕吉尼系数(%〕各国吉尼系数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关系四、收入再分配理论(一)支付意愿差异理论这一理论从人们对公共产品支付意愿差别入手,说明征收税赋时应对不同人实行差别税率,因而具有收入再分配含义。富人对公共产品支付意愿较高,穷人支付意愿较低。例如,关于空气污染

6、的案例说明,富人和穷人虽然对公共产品支付意愿曲线具有相同负斜率,但是富人支付意愿曲线处于比穷人较高的位置,说明富人对清洁环境这一公共品具有较大的支付意愿。又比如,产权和交易规则得到尊重和维护的制度环境,同样具有公共品性质,是经济运行和增长的前提条件。然而,一个亿万富翁与一个贫民相比,前者从制度性公共产品中获得了较大利益,即便从自利动机出发,富人对这类公共产品应当具有较大支付意愿。因而,正确的征税方法,是应当依据支付意愿差别,对富人和穷人实施不同税率。政府采用不同税率征税,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一次分配过程产生的收入差距,具有某种收入再分配效果。(一)边际效用递减理论8

7、支付意愿差异理论仍依据效率原则进行分析,只是在它结论实施意义上具有再分配含义。边际效用递减理论则是直接依据经济学分析原则,正面讨论收入再分配合理性。这一理论的基本假设是:富人新增一个单位收入能够带来的边际效用较小,穷人新增一个单位收入能够带来的边际效效用较大。如果人们效用可以相互比较,那么在边际意义上把富人一个单位收入转移给穷人,穷人增加的效用便会大于富人减少的效用,因而收入再分配的结果,会使社会总效用或总福利增加。这一理论具有很强的直观说服力,我们在情理上可能很容易接受这一结论。缺陷在于,它需要假定人们效用可以相互比较和加总。然而,很难对两个同样吃一个苹果的人所

8、获得的效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