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法

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法

ID:25970602

大小:2.46 MB

页数:192页

时间:2018-11-23

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法_第1页
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法_第2页
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法_第3页
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法_第4页
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劳动法基础实务培训-----广东大展律师事务所曾清愿律师2017年7月案例导入小李于2016年4月5日向公司提出病假申请1个星期,此后多次续请,累计病假长达6个月。根据小李的工作年限及公司规定,他最长假期为6个月。请问:1、2016年10月6日,小李以病未好需住院为由再次向公司请假,公司是否应当准假?2、2016年10月6日,小李病假期结束后,一直未回公司上班,也未办理任何请假手续,已连续旷工7天,公司是否可单方解除与小李的劳动合同?第一章劳动法概述第一节劳动法的概念及调整对象一、劳动法的概念调整劳动关系和与

2、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学科意义上的劳动法:劳动法是一个独立的部门法以职业劳动关系及其附随关系为调整对象,保障劳动者的生存利益与独立人格为理念的独立的法部门。第一章劳动法概述第一节劳动法的概念及调整对象二、劳动法的调整对象(一)劳动法调整狭义劳动关系★狭义劳动关系具备以下几方面特征:(1)劳动关系的主体,一方是劳动者(劳动力所有者),另一方是用人单位(劳动力使用者)。(2)劳动关系与劳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即劳动关系产生于劳动过程之中。(3)劳动关系兼有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双重性质。(4)

3、劳动关系具有纵向关系(隶属关系)和横向关系(平等关系)相互交错的特征。第一章劳动法概述第一节劳动法的概念及调整对象案例分析:王某是甲企业的技术员,由于其技术好,在当地同类型的企业中有一定的知名度。1998年春节期间,当地的乙公司请其帮助维修机器设备。在劳动过程中,不慎从梯子上摔下,造成重伤。在治疗过程中,在王某是否应享受工伤待遇的问题上,王某与乙公司产生了分歧。王某认为,自己是为乙企业服务过程中出的事故,应当属于工伤,乙公司应按照工伤保险的有关规定,给予其工伤待遇;而乙公司认为,王某与其公司之间是劳务关系,而

4、不是劳动关系,王某不应当享受工伤待遇。造成伤害的原因是由于其本人不谨慎造成,应当由其本人承担主要的责任。第一章劳动法概述第一节劳动法的概念及调整对象工资一般按月支付,而劳务费一般一次性支付,即使按时计费的劳务,其劳务费极少以月为单位支付。上述理论上的区别在实践中对判别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意义有时不够显著,往往需要结合劳动合同书、工作证、职工名单、工资条、工资存折等证据来认定。第一章劳动法概述第一节劳动法的概念及调整对象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主要区别(1)劳动关系的客体是劳动力,而劳务关系的客体是劳务。(2)

5、劳动力要与其它生产要素相结合才可以进行生产,劳动关系是一种劳动组织关系劳务关系中,劳务提供者直接提供的是作为产品的劳务,故不可能成为劳务接受方的成员,而只能是独立于劳务接受者之外的主体。(3)工资是劳动力再生产费用,劳务费则是经营收入第一章劳动法概述第一节劳动法的概念及调整对象王某与某企业之间是劳务关系,而不是劳动关系,理由有以下几点:(1)从王某提供劳动的内容来看,王某为乙公司检修机器设备,是短期的、一次性的劳动服务行为,双方的关系不是具有稳定性的劳动关系;(2)从王某与乙公司的在劳动中的关系来看,王某在劳

6、动过程中,不需要遵守乙公司的内部劳动纪律和规章制度,双方在劳动过程中是平等的协作关系;(3)王某的行为是属于技术人员业余时间在外兼职的行为,其实质是提供有偿的技术服务。王某没有成为乙公司员工中的一员,以乙公司员工的身份提供劳动。第一章劳动法概述第一节劳动法的概念及调整对象我国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的具体范围:(1)各类企业的劳动关系和个体经济组织中形成的劳动关系是劳动法规范调整的主要对象。(2)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通过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建立的劳动关系(3)未纳入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第一章劳动法概述第一

7、节劳动法的概念及调整对象劳动法调整与劳动关系具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1.劳动力管理方面的关系2.劳动力配置服务方面的关系3.社会保险方面的关系4.工会活动方面的关系5.监督劳动法律执行方面的关系6.处理劳动争议方面的关系第一章劳动法概述第二节劳动法的地位与作用一、劳动法的地位(一)劳动法有自己特定的调整对象(二)劳动法有自己特有的基本原则(三)劳动法有自己完整的独立体系(四)司法实践中劳动法早已被确认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第一章劳动法概述第二节劳动法的地位与作用二、劳动法的作用(一)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

8、动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二)合理组织社会劳动,提高劳动生产率(三)规范劳动力市场,完善市场运行的法律保障体系(四)维护和发展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促进社会安定团结(五)国家人权保障的标志三、劳动法的基本特征(一)公法与私法的兼容(二)劳动者保护法与劳动管理法的统一(三)劳动关系协调法和劳动标准法的结合(四)实体法和程序法的配套第一章劳动法概述第二节劳动法的地位与作用第二章劳动法律关系第一节劳动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