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法

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法

ID:8937438

大小:112.00 KB

页数:34页

时间:2018-04-12

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法_第1页
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法_第2页
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法_第3页
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法_第4页
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法第一篇: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法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法第一章劳动法概述第二章劳动合同制度第三章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第一章劳动法概述首先我们看一下劳动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劳动法是指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二、调整对象是第一劳动关系第二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这里主要包括(1)劳动管理关系(2)劳动保险关系(3)劳动争议处理关系(4)劳动监察关系第二节、我们理解一下劳动法律关系一、劳动法律关系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依据劳动法律规范所形成的实现劳动过程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一)它的主体●劳动者●用人单位(

2、二)它的客体●劳动行为●劳动待遇和劳动条件(三)它的内容●劳动权利●劳动义务#下面对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做简单介绍:(一)劳动者的基本权利:1.劳动权——就是选择职业的权利2.劳动报酬权——劳动报酬应当依法足额支付,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延支付。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劳动者依法享受年休假、探亲假、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按照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工资。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其所在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

3、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3.休息休假权利——公休假日,一般为每周2天,企业、事业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应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1天。休假的种类包括:法定节假日,有元旦、春节、劳动节、国庆节等;探亲假;年休假。依据《劳动法》第45条规定,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劳动者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可以享受带薪年休假。4.劳动保护权——劳动保护权主要包括:(1)安全生产责任制度;(2)劳动安全卫生检查制度;(3)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统计报告处理制度等。##这里重点内容是对未成年工、女职工的特殊劳动保护。对未成年职工(1)禁止安排未成年职工从事禁忌的体力劳动;(2

4、)对未成年工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3)未成年工上岗前,用人单位应对其进行有关的职业安全卫生教育、培训。对女职工(1)禁止安排女职工从事禁忌的劳动;(2)对处于孕期、产期、哺乳期的女职工给予特殊保护,如对怀孕7个月以上及哺乳未满1周岁婴儿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3)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90天的产假。5.职业培训权——岗前培训、业务培训等。6.社会保险和福利权——社会保险和福利是劳动法中重要的一项内容。社会保险的项目有: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7.集体权利——集体权利包括结社权、集体协商权、罢工权、参与权8.

5、合法权益保护权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劳动者在行使法定权利的同时也应履行法定义务。(二)劳动者的劳动义务:1/劳动者的基本劳动义务:1、积极完成劳动任务2、提高劳动技能3、认真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4、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2/从属义务:1诚信义务。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劳动者有义务向用人单位如实说明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2减少损失的义务3保密义务——保密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4竟业禁止——竞业限制是在劳动关系结束后,要求劳动者在法定时间内继续保守原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三)用人单位的劳动义务:1/用人单位基本劳动义务:(1)用

6、人单位应承担平等和择优录用职工的义务(2)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义务(3)保证劳动者享有休息休假的义务(4)提供劳动者享有安全卫生和劳动保护的义务(5)为劳动者提供职业培训的义务(6)为劳动者提供社会保险和福利的义务(7)配合解决劳动争议的义务2/附属义务:1、保护义务(1)保护劳动者生命和健康的义务(2)保护劳动者人格的义务(3)保护劳动者被携带财产的义务2、其他义务(1)平等对待的义务(2)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义务第三节促进就业制度一、概念:国家为保障公民实现劳动权,采取的创造就业条件,扩大就业机会的各种措施的总称。二、促进就业的原则一、保障平等就业,

7、反对就业歧视●第三条劳动者依法享有平等就业和自主择业的权利。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等不同而受歧视。●第二十七条国家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劳动权利。用人单位招用人员,除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不得在劳动合同中规定限制女职工结婚、生育的内容。二、保障特殊群体就业(受法律照顾的特殊群体包括妇女、残疾人、少数民族人员、退役军人。)●第二十九条国家保障残疾人的劳动权利。用人单位招用人员,不得歧视残疾人。三、禁止使用童工(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但文艺、体育、特种工艺单

8、位可以招用未满16周岁的文艺工、运动员等时,须报经县级以上劳动行政部门批准。第二章劳动合同制度第一节劳动合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