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莫言《檀香刑》的摹声艺术

浅析莫言《檀香刑》的摹声艺术

ID:26000486

大小:54.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24

浅析莫言《檀香刑》的摹声艺术_第1页
浅析莫言《檀香刑》的摹声艺术_第2页
浅析莫言《檀香刑》的摹声艺术_第3页
浅析莫言《檀香刑》的摹声艺术_第4页
浅析莫言《檀香刑》的摹声艺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莫言《檀香刑》的摹声艺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莫言《檀香刑》的摹声艺术  简介:李川川(1984.10-),女,云南大理剑川县人,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文学、美学。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  []:1002-2139(2016)-20-0-02  莫言是我国文坛优秀的作家,他多年来专注于民间创作,将读者引入到属于他的小说世界中。莫言凭借自己高超的写作技术和想象力,融入了人生哲理和经验,用狂放的语言把读者带进他的思想世界中,引发读者的灵魂和小说一起震动,进而发出内心的共鸣。《檀香刑》是莫言具有代表性的长篇小说,其写作风格和语言风格独树一帜,是一部属于声音的小说,其不仅宣示了莫言的写作态度,同时也是捍卫

2、自己语言风格的代表作品,是一种全新的突破和尝试。  1、《檀香刑》与摹声艺术  摹声辞格是写作中重要的语言体现形式,是文学作品中,体现人物内心的重要表达方式。摹声就是对世界声音进行模仿,通常应用于口语中,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并不广泛,即使在文学作品中出现,也基本出现在民间作品中。莫言在谈到《檀香刑》的创作初衷,坦言是因为声音。研究《檀香刑》中的摹声艺术,有助于对我国修辞手法的研究,同时还有利于摹声对文学意义的启发。在小说《檀香刑》中,声音不断穿插在每章节的题目中,从孙丙说戏、钱丁恨声以及赵甲狂言中可以看出声音是整部小说的主线。画面是对声音引发的联想,是对声音的注解和补充,声音是人类最

3、初的器官体现,语言也源于声音,是从口语慢慢演化为语言,莫言通过大量的摹声词,在整部小说中勾勒出想要的听觉效果,对画面进行注解和补充,遵照了人类体验的顺序,为读者更好的感受小说提供了帮助,并且通过声音向画面完成过渡,也是摹声表达效果的关键。  摹声辞格主要分为两种:第一是直接描写事物的声音;第二是描写对声音的感觉,体现情节当时的气氛。在《檀香刑》中,摹声主要的表现方式有表达感受的拟声以及直接描写声音的拟声。  2、《檀香刑》的客观拟声  客观拟声主要根据不同的摹声对象,分为客观拟人和客观拟物。  2.1客观拟人  “他呼哧呼哧喘着气;嗤嗤地冷笑;齐刷刷地跪;磕得嘣嘣响。”在这几处声音

4、的描写中,有喘气的声音、有冷笑的声音,还有磕头的声音。通过喘气的声音,表现了公爹打水很吃力的画面;通过冷笑的声音,还原了媚娘愤怒的心理,虽然媚娘没有看见守卫的表情,但是通过声音却听出了忘恩负义,同时也使读者深刻感受到守卫的小人心理;通过叫花子磕头的声音,将几人的忠诚跪拜充分的展示给读者,这几个头是拜给孙丙的,不是简单的英雄主义式的崇拜,而是社会底层贫苦百姓对侵略者的仇恨,以及坚持抗争的决心。《檀香刑》通过对这些具体声音的描写,勾勒出丰满立体的人物形象,和当时风起云涌的时代背景。将声音注入到画面中,也可以使读者更容易走进莫言的小说世界中,而不感到乏味和单调。  2.2客观拟物  析声

5、“梆梆”,锣声“当当”;嘎啦啦,嘎啦啦,嘎啦啦;呼呼地带着风;“啪啪”撞得梁头响。在这几处描写中,莫言通过大量的拟声词来体现客观事物的声音,可以让读者感受到事物的旋律和生动,仿佛亲身置于情节中一样。上述几个范例都是模仿事物具体的声音,“啪啪”、“豁朗豁朗”、“梆梆”、“当当”等,都是事物可以传递给人们的声音,莫言利用这些耳熟能详的声音,根据场景的不同进行合理安排,反映了人物当时的心理活动,让人物的形象得到丰富。  铁环声音“豁朗豁朗”以及“呼呼”风声和“嘎啦啦”的响声,可以让读者体会到高空带来的凉意,让读者身临其境;“啪啪”的蝙蝠撞梁的声音,可以将读者带入到当时漆黑的场景中,而刺耳

6、的撞梁声将安静的画面衬托的十分生动。  3、《檀香刑》的主观拟声  声音不仅仅要遵照其原本的面貌,在特殊的情节中,将声音面貌变得有些模糊,可以给读者带来不同的情感体验。《檀香刑》中,很多拟声词经过莫言的改造,变成一种特殊的表现手法和艺术形式,并且将这种艺术形式传递给读者。  3.1主观拟物  “呜呜地怪叫;那些肥猪在圈里汪汪;对着我呜呜地嚎叫。”呜呜的怪叫体现了恶狗对赵甲的害怕,也体现了赵甲的性格,以及给人一种震慑力;那些肥猪在圈里汪汪,莫言将猪和狗的声音进行了置换,这种摹声描写突出了当时情节下的人物心理变化,孙丙即将行刑,媚娘心烦意乱,在这种情节下,猪狗都开始为孙丙担心,莫言通过

7、媚娘对动物声音奇特的感受,向读者展现了在这种情节下,连动物的叫声都变得光怪陆离,体现了媚娘对孙丙的感情以及对行刑的害怕。  3.2主观拟人  莫言不仅对动物的声音进行了明显的改变,同时,还在特殊情节下,根据人物的需求,摹写了很多声音,这种具有民间特色的手法为《檀香刑》增色很多。  眼睛本来是不能发出任何声音中,但是在《檀香刑》中,皇帝的眼睛却发出“唆唆”的声音,莫言为眼睛加入了声音,使小说更具有传奇色彩以及魔幻色彩。赵甲在陈述自己经历的情节中,莫言也加入了大量的声音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