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兴趣社团成员活动记录

美术兴趣社团成员活动记录

ID:26046783

大小:65.03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1-24

美术兴趣社团成员活动记录_第1页
美术兴趣社团成员活动记录_第2页
美术兴趣社团成员活动记录_第3页
美术兴趣社团成员活动记录_第4页
美术兴趣社团成员活动记录_第5页
资源描述:

《美术兴趣社团成员活动记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美术兴趣社团成员活动记录时间:三月份地点:多媒体教室类别:绘画理论参加人:美术社团成员辅导老师:高老师内容:装饰画一.    师生问好二.    教师与学生欣赏装饰画-----布粘贴教师讲解装饰画的特点,布的特点,教师讲解画面运用。三.    学生欣赏作品四.    教师提出作业要求五.    学生练习,教师指导六,学生展示作品七,教师与学生评价八,教学反思:学生能够把布运用的很好,画面构图合理,学生的构思很好,画面内容合理,色彩搭配合理。活动效果:良好美术兴趣社团成员活动记录时间:四月份地点:多媒体教室类别:绘画理论参加人:美术社团成员辅导老师:高老师内容:装饰画

2、一.    师生问好二.    教师与学生欣赏装饰画-----布粘贴教师讲解装饰画的特点,布的特点,教师讲解画面运用。三.    学生欣赏作品四.    教师提出作业要求五.    学生练习,教师指导六,学生展示作品七,教师与学生评价八,教学反思:学生能够把布运用的很好,画面构图合理,学生的构思很好,画面内容合理,色彩搭配合理。活动效果:良好美术兴趣社团成员活动记录时间:五月份地点:多媒体教室类别:绘画理论参加人:美术社团成员辅导老师:高老师活动内容:儿童画创作活动过程:开始部分:激起创作热情,回忆我们共学习了那些动植物的画法。主要是用的哪些形状。新授部分:复习向日

3、葵,瓢虫,企鹅的画法,复习构图知识。复习色彩知识。(1)你准备自己创作一幅什么画。运用我们所学到的知识画一幅儿童画(2)注意画面的构图。(3)注意背景的画法以及色彩的丰富。结束部分: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2、学生互相评价。活动效果:良好美术兴趣社团成员活动记录时间:六月份地点:多媒体教室类别:绘画理论参加人:美术社团成员辅导老师:高老师活动内容:各式各样的房屋活动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课题:  二、讲授新课:  (1)让学生讨论一下自己知道哪些房子的造型。  (2)小结(随着时代的进步,房屋的样式也越来越多。当然,除了这些高楼以外,我国还有一些具有特色的民居:

4、如北方的四合院、傣家的竹楼、苏州的园林、陕西的窑洞、福建客家的围龙屋等。  (3)讲授画房屋的步骤与方法  a、分析房屋的一般结构:墙体、屋顶建筑和地基建筑三部分。墙体部分又可分为墙、门、窗等。顶部建筑一般都盖有瓦。  b、步骤:先画地平线,再安排主楼在画面上所占的大致位置,描绘出房子的大致轮廓,同时安排好周围的陪衬建筑。  c、涂色  三、布置作业,提出弹性作业要求 活动效果:良好美术兴趣社团成员活动记录时间:九月份地点:多媒体教室类别:绘画理论参加人:美术社团成员辅导老师:高老师活动内容:立方体的包装盒活动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课题:  指导学生摆放写生包

5、装盒。  (1)一个面正对学生  (2)一条棱正对学生  二、讲授新课:  1、观察、检验:  结论——近高远低、近长远短。  2、画法指导:  画立方体首先要练习正确握笔画直线。先画一个方形,然后通过对四条边的长短比例、垂直角度的反复调整和修正,才能画正确。  告诉学生看形画形。如画立方体的顶面,先要看清顶面透视变形后的特殊形状,然后如实地画出所见顶面的形状。从顶面的顶角画垂线,再观察各条棱线的长短,在各条垂线上截取不同的长度,最后画出底面的棱线。  3、修改  4、画好立方体包装盒的透视结构图后,指导学生认真地画好包装盒每个面的装饰图案和文字。  5、上色  三

6、、布置作业,巡视辅导  五、作业展评 活动效果:良好美术兴趣社团成员活动记录时间:十月份地点:多媒体教室类别:绘画理论参加人:美术社团成员辅导老师:高老师活动内容:立方体和长方体的透视现象活动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课题:  二、讲授新课:  (一)分析立方体、长方体的特点:  设问:立方体和长方体怎样区别?  两种形体都有六个面,立方体的六个面都是正方形;长方体有一种是六个面都是长方形,另一种是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其它四个面是长方形。  (二)常见的长方体及立方体物  设问:生活中哪些东西是立方体的?(请同学结合实际举例说明)  (三)长方体、立方体的立面画

7、法。  1、分析立方体、长方体的透视现象:  (请学生板演立方体的画法)  设问:为什么这些立方体看起来不太舒服?  小结:主要是没有把物体的透视现象表现出来。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看到的景物,由于距离远近不同,在视觉中产生一种近大远小的现象,这种现象就是透视现象。(加点透视现象)  2、表现立方体、长方体透视现象的方法:  设问(1)绘画的任务是什么?  小结:绘画是在平面上表现空间和立体的艺术,表现过程需要运用客观的透视规律,把物象具有的高、宽、厚的立体感或空间结构在平面纸上表现出来。  设问(2)表现透视现象的方法有几种?  (出示立方体并使其一面面向学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