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曲礼》读后感

《礼记·曲礼》读后感

ID:26101178

大小:69.63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24

《礼记·曲礼》读后感_第1页
《礼记·曲礼》读后感_第2页
《礼记·曲礼》读后感_第3页
资源描述:

《《礼记·曲礼》读后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礼记·曲礼》读后感土木1504王楚婷《礼记·曲礼》是《礼记》的第一篇。曲,是委曲的意思,“夫礼者,自卑而尊人”。《曲礼》上篇开篇即写:一个有地位的人,心中时刻都要有个“敬”字,外表要端庄,像是俨然若有所思样子,说话要态度安祥,句句在理。做到这三点,才会使人们安宁。文章告诉我们,想要成为一个懂礼的人,就不要做不恭敬的事,举止要端庄严肃若有所思,言辞要安静和气从容不迫,这样才能安抚人民成为榜样。傲慢不可滋长,欲望不可放纵,志向不可自满,享乐不可达到极点。 对于贤能的人要亲近并尊重,要敬畏并爱戴。对于所爱的人要了解他的短处,对于憎恨的

2、人要看到他的优点。能积聚财富,但又能分派济贫;能适应平安稳定,又能适应变化不定。遇到财物不要随便获得,遇到危难不应苟且逃避。争执不要求胜,分派不要求多。不懂的事不要下断语,已明白的事不要自夸知道。 坐,要坐得端正;站,要站得恭敬。礼用来确定人际关系的亲疏远近、判断事情是否混淆相似,分辨物类的大同小异,明确礼制运用正确与否。不可以随便讨人喜欢,不可说些做不到的话。于礼要行为不越轨,不侵犯侮慢别人,不随便与人装作亲热。注重修养并实践诺言,这才是美好的行为,追求言行一致,这才是礼的本质。我只听说礼是要人主动取法的,没听说主动登门传授的;

3、只听说主动来学的,没听说登门教授的。道德仁义这四种美德,没有礼制约束就得不到发扬;教化训导扶正民俗,失去礼制就不会完备;纠正曲直明辨是非,少了礼制就不会分清。所以有德的人要貌恭、心敬、克制、自持、退让,才能明晓礼的大义。对于现实的我们来说,礼,讲求放下自己的位置而尊敬别人。曲礼曰: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安民哉!《曲礼》上说:君子不要做不恭敬的事,举止要端庄严肃,言辞要安静和气,这样才能使人民安宁。这段简洁利落的开篇语蕴含的是一种博大精深的修炼。朱子说:君子修身,其要在此三者,而其效足以安民。    “毋不敬”是内在的修养,敬畏天

4、地万物和客观规律,恭敬对待父母长辈君王,更要恭敬对待自己。始终保有对天地自然的敬畏心,恭敬地待人处世,则为政者能使天下太平、万物安宁,而为民者,则安居乐业、甘其食而美其服。    “俨若思,安定辞”是外在修持,通过严正严肃的自我管理来修炼自身的举止和言辞。保持行为自尊自重,神态雍容祥和,言辞从容不迫又具有说服力。这是长期一贯的自我要求的最终外在体现,更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生活准则和德行修养。    生活中,一个举止稳重大气、言辞坚定坦然的人,总能自然而然地调服周遭的环境,在逆境中稳定民心,给人以强大的力量和信心。那些临危不乱,面对伤害

5、仍能宽厚以对的人,总是散发着融融暖意,让人如沐春风。要成就以上内外兼备的德行修养,需从遵守礼节和规矩做起。礼,是用来判定人际亲疏关系、解决事情混淆误会、区别事情物类的同异、辨明是非的准则。依“礼”而言,不可随便地取悦于人,不可说做不到的话;做事不得超过自己的身份,不得侵犯侮慢他人,也不得随便地与人套近乎。注重修养并实践诺言,才是善意的行为;追求言行一致,才是“礼”的本质。    不管是学习工作的管理,还是感情关系的维护,抑或人情世故的来往,“礼”是基础,是为人处事的原则,也是人格修养的起点。“礼”所包含的谦恭精神和中和之美,能指导

6、我们的外在行为,让我们趋向善良、谦和,也能帮助我们时常观照内心、挣脱固有的习气,从而获得从容不迫的情怀;“礼”也使得人与人之间的的相处有了正向的能量交换,形成令社会健康发展的滋养系统,国家和民族才能生生不息、源远流长。    现代社会,循规蹈矩的人常常被看作呆滞刻板和因循守旧,那些忽视了规章制度而能谋取利益的人常常被称赞为灵活聪明。事实上,前者的“呆萌”,正是得益于“礼”的蒙养,其内心的平和喜悦所带来的幸福感会是更为长久的。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更要遵循“礼”的约束。所谓礼仪,就是用来约束自己、尊敬他人的一种行为规范,它既是一个人内在

7、修养的外在体现,也是人际交往的一种方式和技巧。 礼仪,是中华传统美德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身居礼仪之邦,应为礼仪之民。知书达礼,待人以礼,应当是我们当代大学生的一个基本素养。但现阶段,我们的礼仪修养却让人难以乐观:校园内各种不知礼、不懂礼、不守礼、不文明的现象经常出现。因此,我们更应该保持良好的行为作风,做一名有礼教的大学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