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诉辩交易制度

浅析诉辩交易制度

ID:26113265

大小:52.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24

浅析诉辩交易制度  _第1页
浅析诉辩交易制度  _第2页
浅析诉辩交易制度  _第3页
浅析诉辩交易制度  _第4页
浅析诉辩交易制度  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诉辩交易制度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诉辩交易制度2002年4月,黑龙江省牡丹江铁路运输法院在国内首次借鉴“诉辩交易”方式审理了一起故意伤害案。该案是一起共同犯罪案件,被告人孟广虎纠集他人行凶而导致被害人重伤。案发后,公安机关仅抓获了被告人孟广虎,而其余他人均在逃。案件的基本事实清楚,但是从公诉机关提供的证据看,没有证据证明到底是哪一个被告人使用何种凶器将被害人打成重伤。由于其他被告人均在逃,继续追逃需要大量的时间、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继续侦破案件收集证据也将困难重重,如果因此放弃或减少对被告人罪行的起诉,被害人的利益就很难得到保护。正

2、基于此,被告人的辩护律师与牡丹江铁路运输检察院协商,希望这个案件。能够作为对诉辩交易的一种尝试。经协商,控辩双方均认为:采用诉辩交易的方式既可以使孟广虎免于因侦破困难而带来的超期羁押,又能使案件得到公正的处理。为此,黑龙江省牡丹江铁路运输法院在接到诉辩交易的申请后,公开审理了这起全国第一例诉辩交易的案件,案件从开庭到宣判,仅仅用了25分钟,宣判后,被告人孟广虎表示不上诉,而被害人对判决结果也非常满意。该案的处理,使“诉辩交易”制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笔者试就这一制度谈谈一点个人的粗浅认识。  一、诉辩交易

3、的产生及其价值评析  所谓诉辩交易,是指在法院开庭审理刑事案件之前,检察官因为掌握被告人犯罪的证据较少,且收集证据比较困难或代价高昂,为避免所指控的罪名不能成立,或为节约诉讼成本,提高诉讼效率,以作出较轻的指控,许诺代为向法官求情为代价,换取被告人有罪的供述,而与被告人的辩护律师在法庭外讨价还价达成妥协的一种制度。它是美国创造的一项重要的刑事司法制度,“在美国被判有罪的刑事案件90%没有经过审判”〔1〕,而是通过诉辩交易方式直接结案。这项制度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随后,逐渐被意、德等大陆法系国家的刑事诉

4、讼法所广泛吸收和借鉴。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犯罪率的急剧上升,司法机关难以应付剧增的诉讼案件而积压了大量的案件,严重影响了司法效率,随着简化诉讼程序的呼声日益高涨,这一既能降低诉讼成本又能提高诉讼效率的诉辩交易制度便应运而生。  诉辩交易能使诉讼资源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节约,促进了诉讼效率的提高。我们知道,有许多刑事案件都是错综复杂的,再加上诉讼资源的缺乏,这些案件一时难以查明真相,如果绝对的追求正义,则可能需要无限期地侦查下去,这不仅耗尽了人力、物力、财力,导致诉讼效率低下,诉讼成本增加,更可能出现长时间地审查

5、被告人之后最终证明被告人是无罪的尴尬情形,这时法律正义的实现不仅牺牲了诉讼效益,也损害了程序公正。即使最终我们能够查实被告人犯罪的真相,水落石出,但是经过十年半载侦查得出的结果也未必会有实际意义,正所谓的“迟到的正义等于不正义”。由此,诉辩交易制度的存在确有可取之处。  在美国,检察官如果掌握被告人犯罪的证据材料缺乏或者掌握的证据材料证明力不足,而一时又难以收集到有力的控告被告人犯罪的证据材料时,可以选择通过诉辩交易,以作出比原来罪刑更轻或较少罪名的指控,或允诺向法官提出有利于被告人的量刑建议为条件,换取

6、被告人作有罪供述,以避免案件可能因为取证困难,证据不足而需要承担控诉失败的风险,也正如曾经有位学者所形容的:诉辩交易允许检察官在疑难案件中检查官担心可能会什么也得不到采用“得到半块面包”的折衷方法,这是正式审判难以做到的。〔2〕可见,诉辩交易对于提高司法效率而言有着不容质疑的存在价值。  尽管如此,诉辩交易自产生至今,学者们关于这一制度的争议便一直不休,这从某种角度说明诉辩交易制度本身尚存在着某些不尽完善的地方。归纳关于诉辩交易的种种责难主张,有以下几种观点:第一,通过诉辩交易处理案件可能使无罪的人被

7、判有罪,因为有时被告人宁愿表示认罪,通过诉辩交易以便得到较轻的处罚,也不愿直接将案件提交审判,以致遭受审判可能带来的焦虑、羞愧等心理负担,以及冒着最后可能得到较重判决的危险;第二,通过诉辩交易处理案件不仅可能使无罪的人受冤,而且更有可能放纵犯罪分子。经有关专家研究表明:通过诉辩交易产生的处罚要比通过正式审判产生的处罚轻得多,而控方之所以和辩方达成庭外妥协,也大多是因为检察官们所掌握的指控被告人犯罪的证据尚未充分确凿,只好退而求其次,选择以较轻、较少的指控换取被告人的供述,这实质上放纵了犯罪分子;第三,诉辩

8、交易讲求诉讼效率,但是却难以实现法律正义,诉讼效率要求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实现,而在越短的时间内就越难实现法律正义;第四,允许控辩双方就定罪量刑等问题进行讨价还价,严重损伤了法律的权威,人们普遍认为这无异于将司法审判与法律正义当街出售,辱没了法律的权威与神圣。 二、诉辩交易制度与我国现行相关法律制度比较  尽管诉辩交易制度在西方国家被广泛适用,但是,诉辩交易制度在我国现行的刑事诉讼程序中却没有确立,而在我国之前的司法实践中也没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