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鹏大-地大人灵 绽数学地质之光

赵鹏大-地大人灵 绽数学地质之光

ID:26117661

大小:5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4

赵鹏大-地大人灵 绽数学地质之光_第1页
赵鹏大-地大人灵 绽数学地质之光_第2页
赵鹏大-地大人灵 绽数学地质之光_第3页
赵鹏大-地大人灵 绽数学地质之光_第4页
赵鹏大-地大人灵 绽数学地质之光_第5页
资源描述:

《赵鹏大-地大人灵 绽数学地质之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赵鹏大:地大人灵绽数学地质之光人物简介:  赵鹏大,数学地质、矿产普查勘探学家。中国地质大学教授、原校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系统研究了矿产勘查中数学模型的应用,建立了矿产资源定量预测理论及方法体系。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他于1960年被评为北京市文教界先进工作者,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1988年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91年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1992年获国际数学地质协会最高奖克伦宾奖章,成为获此殊荣的第一位亚洲人。    2011年5月25日,是我国著名数学地质、

2、矿产普查勘探学家赵鹏大教授八十高龄生日,届时他的第100个博士生也将进行答辩。赵鹏大先生出生四个月后就爆发了九一八事变,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童年,他几经逆境,在中国几个最动荡的时期里,仍然坚持着自己地质学的梦想。波折八十年,从有地学憧憬而学之,到现在在数学地质界德隆望重,赵鹏大教授时刻不忘自己探矿人、教书匠的本分,宠辱不惊、虚怀若谷。    地学渊源由来久定量求异重实际    赵鹏大与地学的渊源是从小开始的,小时候他们的老师带他们下矿井参观,赵鹏大就有很多疑问,地下怎么会有煤有盐,怎么会出火等等,到高中时听老师说地质学家可

3、以估算出埋藏在地下的矿有多少,赵鹏大觉得更神奇了。读书时期下矿井的经历使他对矿学情有独钟,他尊重矿工,敬仰矿山。报考大学时,他一心想学地质,一举考取了北大地质系。1954年,赵鹏大留苏,就在那时他选定了矿产普查勘探专业,开始了数学地质的研究方向。当时国内还没有这个专业,数学地质也还没有形成一个独立的学科,国际上正式确立数学地质学科是在1968年,而赵鹏大凭借自己的远见卓识,在当时就认识到地质学与数学交叉结合,地质学走定量化发展道路是历史的必然。  回国后,赵鹏大抱着满腔热情投入到国家建设,他29岁就当了副教授,开始了一

4、些学术创新。地质勘探的学科特性要求南北西东各地奔波,赵鹏大教授先后在福建、江苏、安徽、湖北、内蒙古、云南、新疆等地的一些矿区或成矿远景区开展了成矿定量预测工作,在丛林,在老区,都是一步一步用双脚丈量,动乱时期,形势紧张的时候几度出生入死。赵鹏大教授的矿床统计预测理论经过那段时期的酝酿、实践和发展,于1983年提出了它的基本理论、准则和方法体系,并以此为内容,编写了教材和专著,在学校中开设了这方面的课程,从而创立了矿床统计预测新学科方向。至今,矿产资源总量预测已成为中国地质勘查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定量求异、突出实际

5、、交叉创新、重视普及是赵鹏大教授的治学理念。在他的研究生涯中,从最早的提出定量地质研究,到后来提出的地质体数学特征、矿床统计预测、科学找矿、地质异常及非传统矿产资源系统等都是在一种求异思想指导下进行的科学探索,即使文革时被批斗为标新立异,他也没有低头妥协。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现在已经证实,数学地质不只在找矿勘探方面,在基础学科也有很广泛的应用。  赵鹏大教授坚持把解决生产实践中的实际问题放在科学研究的首位。每次到矿山考察的时候,赵鹏大都会问当地矿山或地质队负责人,他们现在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即使不一定能解决,他

6、却是真心实意为解决实际问题而进行科研。每年野外工作结束后,他都一定写出一份生产报告,第一时间向生产单位汇报,这些报告也一直被当地生产单位保存着。至今,赵鹏大还与60年代时在矿区和勘探队的同行们保持着亲密的、相互信任的关系。甚至有人开玩笑说:赵鹏大开私人介绍信比加盖单位公章的正式介绍信更管用。  赵鹏大教授还非常重视科学普及,在大学期间他就在报纸上发表了三四十篇科普文章。他还参与编写了《十万个为什么》丛书。他的心得是,科普就是要把复杂问题通俗化、明晰化、简单化,让公众理解,而不是相反。    科教并重兼行政力求有成不辞苦

7、    1983年,赵鹏大开始担任武汉地质学院校长。在学校管理方面,他提出三项功能三型特征四种能力五强人才。学校的三项功能是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大学要建成现代型、开放型、国际型三型大学;四种能力是指学校要具有创造力、竞争力、贡献力、影响力;五强人才是指培养的学生要爱国心和责任感强、基础理论强、计算机和外语能力强、管理能力强,创新能力强。  赵鹏大教授对地质大学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一直希望今天的两所地质大学(北京、武汉)能再次联合起来。原来北京地质学院迁到武汉后,北京还留了一些老学者,邓小平亲自批准成立武汉地质学

8、院北京研究生部,后来慢慢演化成教育中心,两个学校确实是血脉相连的一个学校。赵鹏大教授感慨地说,地质大学曾经五颜六色,即一个大学,两个校区,三处校址,四个实体,五套班子,六有其名。自赵鹏大卸任总校校长,总校撤销后,两地大学的联系与合作越来越少,他不希望这样的情形愈演愈烈,他提出可以建立轮值主席制等双边校领导定期协商问题的新机制,研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