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诗歌鉴赏之(构思技巧)篇章结构

2017诗歌鉴赏之(构思技巧)篇章结构

ID:26118623

大小:1.58 MB

页数:34页

时间:2018-11-24

2017诗歌鉴赏之(构思技巧)篇章结构_第1页
2017诗歌鉴赏之(构思技巧)篇章结构_第2页
2017诗歌鉴赏之(构思技巧)篇章结构_第3页
2017诗歌鉴赏之(构思技巧)篇章结构_第4页
2017诗歌鉴赏之(构思技巧)篇章结构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诗歌鉴赏之(构思技巧)篇章结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诗歌表达技巧鉴赏结构篇章教学目标:1.熟练运用有关结构的典型术语。2.掌握诗篇结构类问题的答题模式。诗歌的篇章结构1、物与情的关系:先景后情、先情后景、以景结情。2、结构特点:重章叠句、伏笔铺垫、比兴、统领全诗、照应、承上启下、抑扬等。3、如何体现主旨:卒章显志、以小见大、对比等。总结:1、就诗句开头提问的术语有:先景后情、先情后景、比兴、统领全诗、伏笔铺垫、重章叠句、对比、抑扬、照应。2、就诗句中间提问的术语有:伏笔铺垫、承上启下等。3、就诗句结尾提问的术语有:以景结情、卒章显志、以小见大、抑扬、照应、对比。4、就诗句整体结构提问的术语有:以小见大、借古讽今、托物言

2、志、抑扬、对比等。其中心是景(事、物)情(或主旨)的关系先景(事)后情(大多如此)以景结情先情后景按景情的顺序一、古诗词形象与情感的关系1、先景后情村行宋王禹偁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景情诗歌多先写景造境,而后再在此基础上抒怀。尾联陡转,以“惆怅”引出思乡归隐之意。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

3、王孙自可留。李煜《望江南》“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2、先情后景下笔即写情,对诗歌而言,有点类似开门见山。3、以景结情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言尽而意犹未尽。诗人这时轻轻宕开一笔,以景结情。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更加深了诗人的思想感情,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像空间。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王昌龄《从军行》高高秋月照长城长江悲

4、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王勃《山中》最后两句写山上望见实景,映衬一二句之情,以景寓情,用秋风萧瑟,黄叶飘飞来衬托自己的悲苦。这种以景结情的手法余味无穷,耐人寻味。其内容是前句(联)与后句(联)的关系重章叠句照应铺垫前句(联)后句(联)的关系抑扬二、古诗词的结构特点4.重章叠句指上下句或上下段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反复咏唱的一种表现手法。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上片写的是年轻时候无所事事,无病呻吟的“闲愁”,下片写的是而今关

5、怀国事报国无门的“哀愁”。上下两片采用了重章叠句的结构形式,在反复咏唱中,既使语言具有音乐美,又在内容上形成鲜明对比。5.铺垫另外,在写景抒情诗中,我们也可以说,诗歌中的写景是为抒情作铺垫。东边一颗柳树,西边一颗柳树, 南边一颗柳树,北边一颗柳树,纵然碧绦千万缕,哪能绾得行人住?纵然碧绦千万缕,哪能绾得行人住?wǎn这是明朝徐渭《题柳亭送别图》一诗,诗作先是层层铺垫,蓄势待发,而后破势而出。山行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前三句是宾,第四句是主,前三句是为第四句描绘背景、创造气氛起铺垫和烘托作用的。6、照应指诗中对前面所写的

6、内容作必要的回应。恰当运用这种方法使结构显得紧凑、严谨。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析:此诗共分两阕,下阕照应上阕。“心在天山”与“当年”句相应;“身老沧州”与“关河梦”句相应,目的在于构成对照,抒发了词人心酸遗恨的苍凉心情。7、抑扬指的是在褒贬人、事、物的时候,常对要褒的先写其不足,对要贬的先写其长处,这种手法就是抑扬。抑扬可分两种:1.欲扬先抑法;2.欲抑先扬法。诗前两句写诗人乘兴游园,被拒之门外;后两句却写出诗人另有所得,看到了满园春色,前后感情有个落差,前面

7、遗憾,后面高兴。这里采用了欲扬先抑法。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高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这首诗先写少妇“不知愁”,后面才说她“悔”,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变化的刻画,深刻表现了少妇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先扬后抑其内容是如何体现出主旨卒章显志以小见大如何体现主旨对比三、古诗词主旨表现8.卒章显志诗人往往在诗歌的结尾直接表达自己的心志或情怀。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结尾“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句,表达诗人要自由自在,驰骋闲放,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心志。又如其另一首《行路难》尾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