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儿科学基础

中医儿科学基础

ID:26360070

大小:348.18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11-26

中医儿科学基础_第1页
中医儿科学基础_第2页
中医儿科学基础_第3页
中医儿科学基础_第4页
中医儿科学基础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儿科学基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医儿科学基础中医儿科学,是以中医理论体系为指导,研究小儿的生长发育、预防、保健和疾病诊治的一门临床学科。中医儿科学概念小儿的生理特点小儿的生理特点可归纳为:①生机蓬勃、发育迅速;②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小儿的生理特点(一)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生机蓬勃、发育迅速是小儿生理特点之一,用来比喻小儿时期生长发育非常迅速。以形体发育为例,小儿体重,从出生到1周岁增长3倍,身长增长1.5倍,头围增长0.5倍。小儿的生理特点古代医家把小儿这种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的生理特点,称之为“纯阳”,我国现存最早的《颅囟经》中首先提出小儿从先天所禀之肾中元阴元阳尚未耗伤,所以生机特

2、别旺盛,生长发育速度迅速。“纯阳”的理论,高度概括了小儿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阳充阴长的过程,有如旭日东升,草木方萌,蒸蒸日上,欣欣向荣的生理现象。小儿的生理特点(二)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是小儿生理的另一特点,脏腑是指五脏六腑,形气是指形体结构、气血津液、气化功能。小儿出生后,五脏六腑都是娇嫩柔弱的,其形体结构、四肢百骸、筋骨肌肉、气血津液、气化功能都是不够成熟和相对不足的。小儿的生理特点古代医家对小儿的这种生理特点早有论述,如《灵枢•逆顺肥瘦》说:“婴儿者,其肉脆血少气弱”,清代吴鞠通则进一步指出小儿时期“稚阴未长,稚阳未充”,进一步说

3、明了小儿无论在物质基础与生理功能上,都是幼稚和不完善的。小儿的生理特点脏腑娇嫩、形气未充主要表现在肺常不足、脾常不足、肾常虚等几个方面:⑴肺常不足:肺主一身之气,外合皮毛。肺脏娇嫩,则卫外不固,易为外邪侵袭。肺之气赖脾之精微充养,脾胃健旺,则肺卫自固,而小儿脾胃不足,则肺气亦弱。小儿的生理特点⑵脾常不足: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小儿发育迅速,生机旺盛,对营养精微需求较成人相对为多,但小儿脾胃薄弱,饮食稍增,即易引起运化功能失常,故曰脾常不足。小儿的生理特点⑶肾常虚:肾为先天之本,肾中元阳元阴为生命之根本,各脏之阴取之于肾阴的滋润,

4、各脏之阳依赖于肾阳之温养。小儿出生后处于生长发育之时,肾气未盛,气血未充,肾气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充盛,此即小儿肾常虚之意。小儿的生理特点此外,小儿五脏功能生理特点,还表现为肝常有余、心常有余。所谓肝常有余,不是指小儿肝阳亢盛,而主要是指小儿时期肝主疏泄,具有升发疏泄全身气机的功能。心常有余同样不是指心火亢盛,而是指小儿发育迅速,心气旺盛有余,呈生机蓬勃之象。小儿的病理特点小儿的病理变化亦具有特色,归纳起来,小儿病理特点主要有:①发病容易、传变迅速;②脏气清灵、易趋康复。小儿的病理特点(一)发病容易,传变迅速1.发病容易:吴鞠通指出小儿“脏腑薄,藩篱疏,易

5、于传变,肌肤嫩,神气怯,易于感触。”正说明小儿易于发病,且发病之后易于传变。2、传变迅速:小儿患病以后,又有变化迅速的特点。这主要体现在疾病的寒热虚实相互转化上。小儿疾病“易虚易实,易寒易热”转变远较成人迅速。小儿的病理特点(二)脏气轻灵、易趋康复小儿疾病在病情发展传变的过程中,由于小儿体禀纯阳、生机蓬勃,发育迅速、活力充沛,组织器官修复能力强,而且病因比较单纯。疾病的过程中,情志因素干扰和影响相对较少。所以疾病容易治愈。小儿疾病虽然多见,但大都病程较短、恢复亦快。正如《景岳全书·小儿则》指出:“其脏气清灵,随拨随应。但能确得其本而撮取之,则一药可愈,

6、非若男妇损伤积痼痴顽可比。”小儿的病因特点小儿疾病的病因与成人有相似之处,但由于有其体质特点,尚具有特殊性。小儿病因主要有外感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疠气(瘟疫、传染性病邪的统称)、内伤饮食、胎产损伤、禀赋因素(体质)四个方面,其中胎产损伤为小儿所特有。小儿的用药特点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病理上有发病容易,传变迅速的特点,在治疗上应做到治疗快、用药准、剂量适宜(其实所有年龄段患者皆如此,只是小儿体质的原因更敏感),否则易导致疾病变化,失去治疗时机而危及患儿生命。小儿的用药特点1.中药剂量:小儿中药的剂量,常随年龄大小、体质强弱、病情轻重、医者经验而不同。

7、药性平和的药物一般小儿的用量相对较大,尤其是益气健脾、养阴补血、消食和中等中药。但辛热、苦寒(化为六淫致病,辩证的重要性)、攻伐及药性较猛烈的药物,用时应特别注意严控剂量。小儿的用药特点一般新生儿宜用成人量的1/6,乳幼儿宜用成人量的1/3~2/3,幼儿及幼童宜用成人量的2/3或成人量,学龄儿童宜用成人量。小儿的用药特点2.中药剂型 为了适应不同的疾病,中药的剂型一般可分为汤剂和丸、散、膏、丹等几种。目前,中药新剂型如冲剂、糖浆剂、片剂、浸膏剂、针剂、栓剂等应用方便,临床也有肯定的疗效。小儿的用药特点3.中药煎煮方法 煎煮小儿汤剂,一些先煎、后入、包煎

8、、及烊冲药物的处理与成人汤剂相同,煎出的药量,根据年龄大小来决定,一般婴儿60-100ml,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