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矛盾凸显期主流媒体如何发挥舆论引导作用——以央视对甬温动车事故的报道为例

社会矛盾凸显期主流媒体如何发挥舆论引导作用——以央视对甬温动车事故的报道为例

ID:26404266

大小:68.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1-26

社会矛盾凸显期主流媒体如何发挥舆论引导作用——以央视对甬温动车事故的报道为例_第1页
社会矛盾凸显期主流媒体如何发挥舆论引导作用——以央视对甬温动车事故的报道为例_第2页
社会矛盾凸显期主流媒体如何发挥舆论引导作用——以央视对甬温动车事故的报道为例_第3页
社会矛盾凸显期主流媒体如何发挥舆论引导作用——以央视对甬温动车事故的报道为例_第4页
社会矛盾凸显期主流媒体如何发挥舆论引导作用——以央视对甬温动车事故的报道为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社会矛盾凸显期主流媒体如何发挥舆论引导作用——以央视对甬温动车事故的报道为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社会矛盾凸显期主流媒体如何发挥舆论引导作用——以央视对甬温动车事故的报道为例-->绪论—、研究背景、目的以及意义1.研究背景当前,我国处在一个攻坚克难的发展关键时期,与之对应的是,社会层面出现了种种矛盾心态,一则对于国家的飞速发展和生活质量的稳步改善感觉良好、满意,二来对于社会上诸多现象和问题感到困惑和难以接受。凡此种种的矛盾心态,是整个社会矛盾在个体身上的映射,也足以说明我国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细细分析,社会呈现这样一种充满矛盾的状态并非异常。存在决定意识,社会意识的变化毫无疑问是由客观实际的改变引起的。中国乃至整个世界都在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发生深刻变化。我国进入了对内改革、对外开

2、放的新时代,经济社会剧烈转型,各个方面频繁变化。世界则进入了大举发展、深刻变革、不断调整的阶段,国际形势纷繁复杂,全球格局在变化中重构。身处这样的时代之中,社会意识、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意识等自然会有所变化。尤其是近些年来,我国于发展之中深层次矛盾凸显、新的问题大量涌现,社会生活愈加复杂,很多方面处于矛盾之中。这种状态反映到思想观念和社会意识上,就是整个社会的矛盾心态。2.选题目的宜黄强拆案、河北****事件、郭美美事件,一系列社会热点事件引发的怨声不断和矛盾情绪,尽管有网络媒体扩散式传播的因素在内,但不断地被网友乐此不疲的曝光和作为宣泄不满的出口,证明在社会矛盾凸

3、显期主流媒体在舆论引导上有失位的不足和危险。从胡锦涛同志在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上的讲话向我们明确阐释了当前形势,即我国现在所处的时期,既有机遇又有挑战,发展为主旋律,但社会矛盾带来的不和谐也一样引人瞩目。....................二、研究方法1、文献分析法:以国内外相关联的文献为目标,以网络、期刊、著作、杂志、论文为渠道,横向和纵向分析并行,为论文提供支撑。2、案例研究法:通过对对甬温事故报道进行个案分析,发现央视新闻频道在社会矛盾凸显期处理热点事件的规律,从中一窥其舆论导向策略。3、归纳法:通过研究央视在甬温动车事故中的持续报道,分析以其为代表的主流媒体在新媒体掘起、社会

4、矛盾凸显的新形势下所表现出的积极应对与可提升空间,归纳出相关的一般性结论。三、研究目标基于舆论引导的相关理论,结合社会矛盾凸显期的特点,客观判断主流媒体面临的新形势。并通过对央视新闻频道的常规报道和热点事件报道进行多方面的研究,总结当前主流媒体在进行舆论引导时的策略、成功与不足。从而为我国社会处在矛盾凸显期时如何合理、有效发挥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提供些许可行的建议。四、拟解决的关键问题1、社会矛盾凸显期,主流媒体作为民众心中矛盾另一方的“代言人”,其舆论引导面临的挑战最为明显,这种新形势下它们是如何进行舆论引导的,是本文的出发点,也是首当其冲要解决的问题。2、结合社会矛盾凸显期的特点

5、,从基本面上进行分析,解答如何才能进一步提升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力。五、创新之处目前对于舆论引导的研究相当一部分集中于公共危机事件、社会突发事件上,而这些事件具有其特殊性。本文通过将舆论引导放在社会矛盾凸显期这一大背景下,不仅具有现时意义,还具有现实意义和普遍性价值。此外,将舆论研究与主流媒体联系起来,有别于很多学者将政府作为舆论引导的第一主体,从政治性传播角度分析舆论引导。..................第一章舆论引导的相关理论和基本概念界定1.1相关理论与舆论引导的关系1.1.1议程设置理论是舆论引导的根据和基本工具大众传播若要对公众舆论施加影响,只需要对某些个问题集中报道,给予

6、重视,相反对另外某些问题选择忽略就可以实现。大众媒体所倾向和注意的那些问题往往吸引着人们去关心和思索,而人们对不同问题的关注度的差异和对自身注意力的调配也总是依据媒体对这些问题重视程度的不同。由此显见,大众传播影响舆论,干预人们想什么、怎么想的主要手段就是将受众的注意力分配调度于不同轻重次序的问题之上。该理论的特点主要有三个方面:(1)论议程设置的假说在于关注人们受大众传播的影响而改变对思考的对象的重要程度和先后顺序,是通过在受众脑中植入思考的对象来引导人们把其关注点放置在特定的问题之上,这是在认知层面的考量。这一层面的影响之所以可能传递于受众观点和意见,乃至行动之上,乃是因为传播效果

7、是具有渐进和传到特征的。(2)该理论考察的是囊括各种大众媒介的一个整体在较长时间区间内从事的大众传播活动及报道行为所制造的持久的、复杂的、完整的社会影响,而非以单一媒介或某次的新闻报道在短期所产生的效果。(3)议程设置理论有意地将传播媒介定位为一种重构社会环境在人们心中镜像的组织,。这是属于大众传播的时代,在这样的社会现实中,人们依赖于大众传媒来获取来自自身外部的信息,因此不论他们得到的信息是对客观环境和现实状况的直接倒影还是一种再构成的产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