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题错误析因

古代诗歌鉴赏题错误析因

ID:26420267

大小:1.31 MB

页数:16页

时间:2018-11-26

古代诗歌鉴赏题错误析因_第1页
古代诗歌鉴赏题错误析因_第2页
古代诗歌鉴赏题错误析因_第3页
古代诗歌鉴赏题错误析因_第4页
古代诗歌鉴赏题错误析因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代诗歌鉴赏题错误析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优秀精品课件文档资料2021/10/52古代诗歌鉴赏题 错误析因2021/10/53由于缺乏一定的鉴赏知识和理解能力,也没有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学生在答题时,总是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一先入为主,妄加推断。二就诗论诗,引申不当。三不能迁移,会错诗意。四弄错题意,答非所问。五不着要点,答题笼统。六用词不当,词不达意。2021/10/54一、先入为主,妄加推断。脱离诗句,没有抓住重点词句分析,全凭主观臆断,或无中生有,或牵强附会,导致理解有偏差。例1:生查子·独游西岩  辛弃疾 青山招不来,偃蹇谁怜汝?岁晚太寒生,唤我溪边住。 山头明月来,本

2、在天高处。夜夜入清溪,听读《离骚》去。注:①淳熙八年(1181)冬,辛弃疾被诬罢官,长期闲居于上饶城北的带湖之畔。西岩就在上饶城南,风景优美。这首词是他闲居期间的记游之作。②偃蹇:高耸、傲慢的样子。问:在诗人笔下,青山、明月是怎样的形象?2021/10/55分析:诗中“偃蹇…‘唤我…‘人清溪…‘听读《离骚》”等用了拟人手法,借物寓怀,是理解诗意的关键。但许多学生没有认真分析,认为“青山…‘明月”意在表现作者闲居时一种怡然自得的心境。答:貌似傲慢却又充满情意的青山,高洁而又善解人意的明月,是诗人想象中理想人格的化身,没有世俗偏见,高洁、正直而

3、又纯洁,是作者被贬独游时的知音。2021/10/56二、就诗论诗,引申不当。鉴赏诗歌要“知人论世”,联系写作背景、作者生平、诗歌风格等方面去体味,不能拘泥于诗句本身,而应该去体察诗人的灵魂,读懂言外之意,句外之情。例2:初冬夜饮  杜牧   淮阳多病偶求欢,客袖侵霜与烛盘。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杆?注:淮阳,指西汉汲黯,他因刚直敢言,屡次上谏,多次被流放。问:第二句描绘出的是怎样的一个诗人形象?最后一句表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2021/10/57分析:杜牧早年即以经邦济世的才略自负,慷慨激昂,好谈军事,刚直不阿,敢于指陈时弊。但他

4、一生仕途并不得意,多年在外地任幕僚,后历任监察御史,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始终未能施展抱负。这首诗写在睦州任官期间,长期宦游在外,便有漂泊之苦,仕途不遇之慨。学生答题时,无法准确把握诗歌愁苦的内容。答:第二句描绘出一个在烛光下自斟自饮、孤独苦闷的诗人形象。最后一句,写出诗人流转无定的困苦、思念故园的情思、仕途不遇的愤慨和壮志难酬的隐痛。2021/10/58三不能迁移,会错诗意。联系所学的知识,来分析它们特定的内涵,造成理解上的南辕北辙。例3:晚春  刘希夷  佳人眠洞房,回首见垂杨。寒尽鸳鸯被,春生玳瑁床。  庭阴幕青霭,帘影散红芳。寄

5、语同心伴,迎春且薄妆。问:“寒尽鸳鸯被,春生玳瑁床”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要写“鸳鸯被”“玳瑁床”?2021/10/59分析:“洞房”“鸳鸯被”“玳瑁床”固然能表现出新婚的喜庆气氛,但“垂杨”常常表达思亲怀人,如“杨柳依依,昔我往矣”。再联系“寄语同心伴”,我们可以判断出诗歌意在表现闺中少妇的哀愁。而不少学生却理解为写新婚的快乐。答:意思是,去年结婚用的绣有鸳鸯的被子,随着春天的来临消尽了寒意,抚摸上去那么柔软、温暖,用玳瑁装饰的华荚的床上也生出温馨的气息。这两句,摹写佳人在室内的内心活动,以乐景写哀愁,用“鸳鸯被”“玳瑁床”这些色彩鲜艳、

6、浓丽的事物来反衬她的孤独、无聊。2021/10/510四弄错题意,答非所问。在答题时,要认真理解题意,找准答题角度:是分析语言,还是分析思想内容,抑或是鉴赏表达技巧。有些学生匆忙下笔,不仔细读题,所答的内容与题目要求相距甚远。例4:雨过山村  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问:这首山水田园诗,紧紧扣住山村的特色加以表现。如果说首句显出山村之“幽”,那么,次句则显山居之“深”。作者是如何使读者体验山行的趣味的?2021/10/511分析:这个题目内容很多,前两句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诗歌,但不是我们

7、答题的内容。而有些学生却围绕山村之“幽”、山居之“深”来分析,答题不得要领。答:作者从写自己山行的行踪入手,在霏霏的小雨中沿着斗折蛇行的小路一边走,一边听那萧萧竹韵,潺潺水声,不觉来到与竹溪村路天然和谐的板桥跟前。让读者身临其境,体验到山行的趣味。2021/10/512五不着要点,答题笼统。鉴赏诗歌,要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再现诗句所描绘的情境,揭示蕴涵在诗句中的感情。很多学生在答题时,泛泛而谈,导致失分。例5:水槛遣心二首(其一)杜甫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注:水槛:

8、江边的栏杆,可供垂钓、眺望。在成都杜甫草堂附近。赊:远。问:这首诗的第五、六句是为人传诵的名句,南宋叶梦得《石林诗话》称其“缘情体物,自有天然之妙”。请你谈谈这两句诗的“妙”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