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校园欺凌主题班会

防校园欺凌主题班会

ID:26540281

大小:991.85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8-11-27

防校园欺凌主题班会_第1页
防校园欺凌主题班会_第2页
防校园欺凌主题班会_第3页
防校园欺凌主题班会_第4页
防校园欺凌主题班会_第5页
资源描述:

《防校园欺凌主题班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防校园欺凌主题班会提问:回顾你以前的经历,是否曾经受到校园暴力?你觉得什么是校园暴力?校园欺凌是指同学间欺负弱小的行为,校园欺凌多发生在中小学,由于很多国家实行多是九年制的义务教育制度,受害者会长期受到欺凌。欺凌过程,蕴藏著一个复杂的互动状态,欺负同学会对同学构成心理问题,影响健康,甚至影响人格发展。名词解释校园欺凌也是校园暴力的一种!欺负行为叫受害者侮辱性绰号;指责受害者无用。粗言秽语、喝骂。对受害者的重复的物理攻击,身体或物件。拳打脚踢、掌掴拍打、推撞绊倒、拉扯头发。干涉受害者的个人财产、教科书、衣裳等,损坏,或通过他们嘲笑受害者。欺凌者明

2、显地比受害者强,而欺凌是在受害者未能保护自己的情况下发生。传播关于受害者的消极谣言和闲话。恐吓、威迫受害者做他或她不想要做的,威胁受害者跟随命令。让受害者遭遇麻烦,或令受害者招致处分。中伤、讥讽、贬抑评论受害者的体貌、性取向、宗教、种族、收入水平、国籍、家人或其他。分派系结党:孤立、杯葛或排挤受害者。敲诈:强索金钱或物品。画侮辱画。你说我说大家说案例一:以暴制暴一个八年级学生用一把削笔刀杀死两名同学,刺伤四名同学。据当地媒体报道,被刺杀的几名学生中有人曾向凶犯索要“保护费”。案例二:勒索财物,不给就拳打脚踢、威逼利诱一位七年级女生在玩游戏机时,

3、同学跟她借币,她不肯,受到殴打,脾脏破裂。案例三:因为一些小事就大打出手,恶意伤害他人身体。19岁的尚某在学校操场和几名男女同学一起打篮球。同学苏某嫌尚某有犯规动作,几次说他不会打球,尚某感觉在女同学面前丢了脸,心里很不舒服,当苏某又一次说尚某打手犯规时,二人发生了争吵,尚某挥手打了苏某一个耳光,猝不及防的苏某倒在地上死亡。案例四:老师教育方式不当或因体罚学生,引发师生之间的暴力伤害等等。一位高中老师,在课后批评教育了一名高二男生时因拍了一下该男生的肩膀,没想到该男生乘老师正在打篮球时,用早已准备好的裁纸刀去报复老师,结果造成了重伤害。案例五:

4、所谓“义气之争”,用暴力手段争长短。年仅16岁的苏某听说小文对人说他朋友(李某)偷东西,便和他的朋友宋某、韩某将小文带到学校外面,将小文打了一顿。思考题1、你曾经遇到过或经历过类似的情况吗?可以简单地说一说当时的情况吗?2、为什么每个案例中的主人公会做出如此恐怖的事情呢?3、当你遇到了类似的事情,你会怎样做呢?请每个小组选一个案例进行讨论。各种欺负行为1、叫受害者侮辱性绰号;指责受害者无用。2、对受害者施以重复的物理攻击,攻击其身体或物件。例如:拳打脚踢、掌掴拍打、推撞绊倒、拉扯头发及对射橡皮筋等。3、干涉受害者的个人财产、生活与人权与前途和受

5、教权、教科书、衣裳等,损坏,或通过他们嘲笑受害者。4、传播关于受害者的消极谣言和闲话。5、恐吓、威迫受害者做出受害者不想要做的行为,威胁受害者听从命令。6、在各方面让受害者遭遇麻烦。7、诬告或陷害受害者违反校规、欠交功课等,使受害者招致处分。8、当班上有同学做错事,老师尚未找到真凶时,欺凌者便假定是受害者所为,并传播此假定给其他同学。9、中伤、讥讽、贬抑评论受害者的体貌、性取向、宗教、种族、收入水平、国籍、家人或其他不同之处。各种欺负行为在受害者发表言论时不尊重受害者,只顾做自己的事,与附和者谈话,甚至故意打断、反对、找碴。在评分时故意给予受害

6、者较低的分数或等级。进行自由分组活动时,不愿意或拒绝与受害者一组;若与受害者一组,其他组员通常会表示不满。受害者获奖或成绩较佳时便被欺凌者喝倒彩,甚至认为受害者是靠作弊取得的。分派系结党:孤立、杯葛或排挤受害者,甚至演变成一人对抗派系(其凌者与其他协助者),进而造成大规模冲突。各种欺负行为对受害者上纲上线,即看到受害者做了小问题后众欺凌者就作出批斗。欺凌者当看见其他同学违反校规时便置诸不理,但看见受害者违反校规时却即时向老师举报,即欺凌者以双重标准看待。(香港俗称大细超)。敲诈、强索金钱或物品。画侮辱、猥亵、负面的图案,或书写脏话、性暗示文字。

7、施以网上欺凌,即在网志或论坛上发表具有人身攻击成份的言论。以各种整人方法恶整受害者,如拿白胶涂在椅子上。纠众殴打受害者。各种欺负行为角色欺凌过程,蕴藏著一个复杂的互动状态,牵涉的学生可分为几种:·欺凌者(英文:Bully)发动欺凌行为,通常还带领其他同学参与其中。·受害者(英文:Victim)受到欺凌。·协助者(英文:Assistant)跟随欺凌者,直接参与欺凌行动。·附和者(英文:Reinforcer)支持欺凌者的行为,例如:在旁嬉笑或呐喊助威。·保护者(英文:Defender)安慰及支持受害者,尝试制止欺凌行为。·局外人(英文:Outsid

8、er)置身事外。暴力发生时,我们应该如何应对??(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①与同学友好相处。有的同学遇到矛盾时,不愿意吃亏,认为忍让就是没了面子失了尊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