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国际贸易分工理论

当代国际贸易分工理论

ID:26734907

大小:844.35 KB

页数:52页

时间:2018-11-28

当代国际贸易分工理论_第1页
当代国际贸易分工理论_第2页
当代国际贸易分工理论_第3页
当代国际贸易分工理论_第4页
当代国际贸易分工理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当代国际贸易分工理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当代国际贸易分工理论Intra-IndustryTrade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实际是一种部门间或产业间贸易理论。二战后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国际贸易领域出现部门内或产业内贸易。1998年贸易流向进口来源地工业化国家发展中国家出口来源地工业化国家58.5%17.3%发展中国家17.0%7.1%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间的国际贸易伙伴关系产业间贸易产业内贸易贸易商品来源国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工业国家同种或相近经济发展水平的工业国家适用的基础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现代贸易理论生产函数特点规模报酬不变规模报酬递增

2、消费者偏好同质商品异质商品贸易利益来源生产要素比较优势的利用产品的差异性和规模报酬递增产业内贸易与产业间贸易的主要区别Intra-IndustryTrade产业的含义是一种同一属性的生产经营活动,同一属性的产品和服务,同一属性的企业集合。《全球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索引》CommodityGroup迈克尔波特的观点,产业是为了生产直接相互竞争产品或服务的企业的集合。Intra-IndustryTradeTheo

3、ry部门内贸易理论或新国际分工理论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经验性研究1945年,Frankel1961年,瑞典经济学家林德尔《论贸易和转变》,禀赋论分析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时适用的,不能分析工业制成品间的贸易。进而用“收入偏好相似”理论从一国收入水平决定的需求方面解释国际贸易流向。对产业内贸易的早期研究,多数源于实际观测与传统理论间的矛盾。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理论性研究以格鲁贝尔(Grubel)和劳埃德(Lloyd)的开创性,系统性研究为起点。1975年《产业内贸易》认为,产业内贸易是一种由

4、各种复杂的原因所导致的一种复杂的贸易现象。他们认为,技术差异,研究与开发,产品的异质性和产品生命周期的结合以及人力资本密集度的差异与收入分配差异的结合等都可能导致产业内贸易的发生。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内容同质产品也称同一产品,是指价格,品质,效用都相同的产品,产品可以完全相互替代,即商品需求的交叉弹性极高,消费者对这类产品的消费偏好完全一样。异质产品也称差别产品,是指企业生产的产品具有区别于其它同类产品的主观上或客观上的特点,产品间不能完全替代,要素投入具有相似性。需求交叉弹性是需求交叉价格弹性(Cr

5、oss-priceelasticityofdemand)的简称,它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若以X、Y代表两种商品,Exy表示需求交叉弹性系数,Py表示Y商品的价格,ΔPy表示Y商品价格的变动量,Qx表示X商品原来的需求量,ΔQx表示因Y商品价格的变动所引起的X商品需求量的变动量,则需求交叉弹性系数的一般表达式为:Exy=(△Qx/Qx)/(△Py/Py)=x商品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y商品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需求交叉弹性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它取决于商品间关系的性质

6、,即两种商品是替代关系还是互补关系。互补商品之间:Exy<0。对于互补商品来说,一种商品需求量与另一种商品价格之间成反方向变动,所以其需求交叉弹性系数为负值。比如照相机和胶卷,录音机和磁带等之间是功能互补性商品,它们之间的需求交叉弹性系数就是负值。一般情况下,功能互补性越强的商品交叉弹性系数的绝对值越大。替代商品之间:Exy>0。对于替代商品来说,一种商品需求量与另一种商品价格之间成同方向变动,所以其需求交叉弹性系数为正值。如茶叶和咖啡,桔子和苹果等,这些商品之间的功能可以互相代替,其交叉弹性系数

7、就是正值。一般来说,两种商品之间的功能替代性越强,需求交叉弹性系数的值就越大。此外,若两种商品的交叉弹性系数为零,则说明X商品的需求量并不随Y商品的价格变动而发生变动,两种商品既不是替代品,也不是互补品。产业内贸易的成因产品的异质性是产业内贸易的基础。消费者的偏好。从需求角度可以分为垂直差别与水平差别。前者指消费者对同类产品中不同质量,等级的选择;后者指对同一质量等级的同类产品在尺寸,款式,品种等方面的不同选择。两国需求的重叠程度及经济发展水平。追求规模经济效益的动机。产业内贸易程度的测量某一具体

8、产业的产业内贸易指数:Ai=1-Xi-MiXi+MiAi越接近1,说明产业内贸易程度越高,越接近0,则说明产业内贸易程度越低。某一国家产业内贸易指数:Ai=1-∑Xi-Mi∑Xi+∑Mi我国对外贸易额从1992年的1655.3亿美元而上升到2004年的11547.9亿美元,产业内贸易指数的总体水平从1992年的59.8上升到2004年的74.2;,许多主导产业的产业内贸易额均占据主导地位,对外贸易由产业间贸易向产业内贸易发展的趋势已非常明显。但仍有不足:1、差异产品缺少特点且技术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