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产品损害责任的法律适用规则及缺陷克服

医疗产品损害责任的法律适用规则及缺陷克服

ID:26800820

大小:5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9

医疗产品损害责任的法律适用规则及缺陷克服_第1页
医疗产品损害责任的法律适用规则及缺陷克服_第2页
医疗产品损害责任的法律适用规则及缺陷克服_第3页
医疗产品损害责任的法律适用规则及缺陷克服_第4页
医疗产品损害责任的法律适用规则及缺陷克服_第5页
资源描述:

《医疗产品损害责任的法律适用规则及缺陷克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医疗产品损害责任的法律适用规则及缺陷克服  内容提要:《侵权责任法》第七章规定了三种医疗损害责任的类型,最具特色的当属关于医疗产品损害责任的规定,其确立了医疗机构对此承担类似于销售者的责任的规则。关于医疗机构在医疗产品责任中责任承担的争议主要缘起于齐二药案。齐二药案的判决需要进一步反思,《侵权责任法》第59条的规定在实践中可能会导致一系列负面的后果。考虑到医疗活动的特殊性及人类健康的福祉,免除医疗机构的无过错责任是未来法律的发展趋势。  《侵权责任法》第七章规定了三种医疗损害责任的类型,即医疗伦理损害责任、医疗技术损害责任及医疗产品损害责任,[1]构成了医

2、疗损害责任完整的类型体系。[2]其中,最具特色的当属关于医疗产品损害责任的规定。根据北京市卫生法研究会医疗纠纷调解中心2007年统计,因医疗器械、药物、血液制品侵权的案件52例,占所有医疗纠纷案件的5.7%。[3]《侵权责任法》第59条专门就医疗产品责任的承担作出明确规定:因药品、消毒药剂、医疗器械的缺陷,或者输入不合格的血液造成患者损害的,患者可以向生产者或者血液提供机构请求赔偿,也可以向医疗机构请求赔偿。患者向医疗机构请求赔偿的,医疗机构赔偿后,有权向负有责任的生产者或者血液提供机构追偿。对于这一规定究竟应当如何适用,以及该规定是否存在缺陷并且怎样克服

3、等问题,笔者试图作出解析。  一、齐二药案引发的争议及对医疗产品损害责任立法的影响  (一)齐二药案引发的争议  医疗产品责任本质上属于产品责任范畴,通过《产品质量法》等规范调整并无太大问题。该问题受到人们强烈关注乃至提出在医疗损害责任中单独规定的要求,是由建国以来最大的一起假药致害事件即齐二药案所引发。  2006年4月,位于广州市天河区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以下简称中山三院)发现该院先后出现多例急性肾衰竭症状患者,而这些患者均使用了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齐二药)生产的亮菌甲素注射剂,因此初步断定该药物存在问题,随即停止使用该药并及时上报药

4、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06年7月1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认定这次假药事件是一起因药品生产企业齐二药的采购和质量检验人员严重违规操作、使用假冒药用辅料制成假药投放市场并致人死亡的恶性案件。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通报,齐二药违反有关规定,将二甘醇冒充辅料丙二醇用于亮菌甲素注射液的生产,而二甘醇在病人体内氧化成草酸,导致肾功能急性衰竭。[4]仅中山三院使用的亮菌甲素注射剂已造成14人死亡,其中11名受害人将中山三院、销售商金蘅源、省医保、生产商齐二药告上法院,索赔总额达2000万元左右。2008年7月15日,广州市天河区人民法院判决

5、赔偿金额为350万元,四被告承担连带责任。2008年12月10日,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做出维持原判的终审判决。  关于本案医疗产品责任的认定,广州市天河区人民法院(2008)天法民一初字第3240号民事判决书认定,涉案药品亮菌甲素注射液属于假药,构成《产品质量法》规定的缺陷产品,并由此判决药品生产者及销售者依据《产品质量法》共同承担赔偿责任,[5]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2010)穗中法民一终字第1363号民事判决书亦肯定了该观点,并无争议。本案耐人寻味之处在于对医院责任的认定。二审法院通过被告中山三院有偿并加价向患者提供涉案假药亮菌甲素注射液的事实,认定其构成

6、销售者,并与其他被告承担连带责任,引发争议。法院经审理认为:中山三院属于涉案假药的销售者。在目前我国以药补医、以药养医的机制下,医疗机构一方面通过药品加价的方式获取大量的收益,另一方面却不欲作为药品销售者以劣药、假药等缺陷产品对患者造成的损害承担赔偿责任,这显然于理不合,亦与权利和义务相统一之法律原则相悖。本案中,中山三院作为一个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以36元/支的价格购入该药,然后以46元/支的价格提供给患者,加价高达28%,其行为与药品经营企业通过卖药获得收入的销售行为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并无本质区别。[6]该种认定立即引起社会议论。为了消除当事人及社会公

7、众的疑虑,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还专门安排主审法官举行齐二药案判后答疑,针对案件当事人对法院判决的疑问进行解释说明,[7]足见其争议及影响之大。  (二)齐二药案对医疗产品损害责任立法的影响  无疑,该案的判决是具有开创性的,不仅首次要求医疗机构对药品缺陷承担销售者的责任,[8]还突破目前法律规定要求四被告承担连带责任。[9]齐二药案件的发生暴露了我国药品质量监管的诸多漏洞,加上2003年发生的龙胆泻肝丸事件、2006年发生的安徽华源欣弗抗生素事件、2008年江西博雅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免疫球蛋白致人死亡事件等,这些恶性药品安全事件一次次冲击社会公众可以接受的

8、底线,并使得本已异常严峻的医患矛盾火上浇油。尽管该案的民事赔偿暂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