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食甜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鲜食甜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ID:26806698

大小:5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9

鲜食甜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_第1页
鲜食甜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_第2页
鲜食甜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_第3页
鲜食甜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_第4页
资源描述:

《鲜食甜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鲜食甜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摘要介绍了鲜食甜玉米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隔离种植、良种选用与种子处理、整地播种、田间管理、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适时采收等内容,以供甜玉米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甜玉米;隔离种植;田间管理;肥水管理;适时采收    甜玉米,学名甜质玉米。其籽粒中含有大量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乳熟期含糖量为15%~18%,并富含多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和多种维生素[1]。目前生产上栽培较少,国内外市场供不应求。其产量虽低于杂交玉米,但其价格却是杂交玉米的几倍,乃至几十倍。种植部分甜玉米是农民增加收入的好办法。现将其栽培

2、技术介绍如下。  1隔离种植  甜玉米属于胚乳形状的单隐形基因突变体。一旦接受普通玉米的花粉,当代就变成普通玉米。为防止相互传粉,一定要隔离种植[2]。隔离的方法有2种:一是空间隔离。即在种植甜玉米田块的四周400m以内不能种植普通玉米,稻产区或城郊蔬菜区可采用此法。二是时间隔离。沿淮淮北夏玉米种植面积较大,空间隔离不易实施,宜采用时间隔离法。要求甜玉米花期较普通玉米花期提前或推后30d左右,同时使甜玉米的开花和灌浆期错开高温季节,其具体措施:春闲地当春季气温稳定在12℃以上即可播种;春红芋地套种,春红芋活棵后即可在

3、垄边播种;油菜或大蒜茬,提前催芽,油菜、大蒜收获后立即播种,如墒情不足,可带水点播并加盖地膜,也可提前20d左右育苗,前作收获后出土移栽;小麦茬育苗移栽,一般可在麦收前25d育苗;小麦收后30d整地直播,也可在小麦收获后栽种一季生长期短的叶菜类蔬菜,蔬菜收获后再种甜玉米。上述几种种植方式,可以综合安排。  2良种选用与种子处理  甜玉米种皮有多种颜色,可根据用户的要求而定。不论哪种种皮的品种都必须是棒穗含糖量高、穗大粒多、抗病耐密、高产的品种。种子确定后播种前晒种2~3d,以杀灭种子表面的病菌,增强种胚生长和吸水能力

4、,提高发芽率、出苗率,使苗整体一致。  3整地播种  前作物收获后要抓紧施肥整地。基肥施优质土杂肥32.5~35.0t/hm2、氮磷钾复合肥(15-15-15)250~300kg/hm2、硫酸锌15kg/hm2、硼砂15kg/hm2(套种按实种玉米面积计算)。合理密植,一般种植6.00万~6.75万株/hm2。采取大小行种植,有利于通风透光,提高光合效率[3]。大行60cm,小行40cm,株距30~35cm。提高播种质量,每穴播2~3粒种子。  4田间管理  甜玉米因为种子淀粉含量少,籽粒皱缩,凹陷、干瘪,粒重低而导

5、致萌发势弱,顶土力差,加之籽粒和幼苗鲜嫩可口,易遭老鼠和害虫危害,缺苗断垄时有发生。一定要在播种前2d在田间地头育苗,以便在玉米刚刚露出芽后及早查苗补缺。缺苗处留双株,4~5片叶定苗。及时去除分枝分蘖[4],每株留1~2个穗,防止营养分散,有利于生长大穗。5肥水管理  5~6叶控水控肥蹲苗,8~9叶追施尿素150~250kg/hm2,也可采用叶面喷肥,用尿素3kg/hm2+磷酸二氢钾3kg/hm2对水450kg喷洒叶片。大喇叭口期(10~11叶)重施攻穗肥(尿素600~700kg/hm2),提高成穗率,长大穗;同时补

6、充钾肥150kg/hm2。追肥方法为挖穴深埋3~5cm。追肥时结合浇水,适当提高钾肥用量。玉米在玉米抽雄开花期需要大量的水,玉米大喇叭口期如遇干旱,要进行沟灌或喷灌,以防玉米“卡脖子旱”。玉米灌浆期对缺水最敏感,是需水临界期,当土壤含水量低于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时,要及时浇水,利于受精结实。  6病虫草害防治  用药要围绕无公害生产标准,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用20%三唑酮1000倍液喷洒防治玉米病害。防治地下害虫用50%辛硫磷拌炒麦麸,耕地以前撒入;防治玉米螟使用50%辛硫磷拌黄沙1∶50在玉米喇叭口期丢心;防

7、治玉米蚜虫、灰飞虱使用刺蚜或者金好年(阿克泰)喷洒;播种后出苗前可用金都尔除草剂地面封锁,严禁使用乙草胺、千层红等对甜玉米有危害的除草剂。  7适时采收  甜玉米对生产技术和采收期的要求比较严格,且货架寿命短。正常情况下,甜玉米授粉后18d左右为适时采收期,过早过晚都影响品质,采摘上市最好不超过1d。采收过早,灌浆不够,营养物质太少;采收过晚,甜玉米籽粒内可溶性糖分和水溶性多糖被转化成淀粉,甜度下降,果皮变厚失去特异的风味,要带苞叶采收,以利贮运以延长保鲜期。  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