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下高职院校移动图书馆建设探析

“互联网+”时代下高职院校移动图书馆建设探析

ID:26828763

大小:54.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29

“互联网+”时代下高职院校移动图书馆建设探析_第1页
“互联网+”时代下高职院校移动图书馆建设探析_第2页
“互联网+”时代下高职院校移动图书馆建设探析_第3页
“互联网+”时代下高职院校移动图书馆建设探析_第4页
“互联网+”时代下高职院校移动图书馆建设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互联网+”时代下高职院校移动图书馆建设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互联网+”时代下高职院校移动图书馆建设探析关键词:移动图书馆;资源建设;移动服务;电子图书中国4/vie  摘要:文章针对“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图书馆面临的现状,论述了满足读者需求的移动图书馆的服务原则和服务模式,提出了提升移动图书馆服务水平的对策与建议,为高职院校移动图书馆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  中图分类号:G258文献标识码:A:1003-1588(2017)01-0059-03  1背景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的《国民阅读情况调查报告》显示,2012年我国18―70岁居民各类数字化阅读方式(手机阅读、光盘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等)的接触率逐年上升,尤其是手机阅

2、读增长势头较快[1]。大学生是移动设备及移动信息服务的主要应用者,因此对于高校移动图书馆服务的需求与日俱增[2]。  “十三五”期间,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图书馆建设将围绕“四个中心”和“一个平台”,即文献集成中心、知识服务中心、自主学习中心、社会文化中心和知识创新服务平台。为探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移动图书馆的资源建设,笔者基于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图书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分析。  2传统服务模式的局限性及现状需求分析  当前高职院校图书馆馆藏资源不足,且书刊价格攀升,购置费用有限,工作人员主要从事复杂的书刊采编、加工、入库、管理、流通等工作,对书刊流通量、服

3、务项目、服务效果的探究不多。假设师生用户不在图书馆柜面查阅书目资料,而在移动图书馆客户端进行馆藏检索、图书预借或续借、新闻咨询、讲座查询、到期提醒、图书收藏及全文扫描阅读,并在特色服务等方面获得便利,那么由“以馆藏为中心”转向“以用户为中心”的高职院校移动图书馆,势必会得到师生用户的认可。  笔者本次调查的对象为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在校的大一、大二学生,调查方法为随机抽样调查,采用开放式问卷方式,并提出“用户需要推出什么样的移动信息服务”等一系列问题,从而归纳出高职院校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需求(见图1)。通过移动信息服务这种方式,在校学生可以获取大量信息,且大多数在校学生已习惯

4、用移动终端设备进行资料查询。  3高职院校图书馆移动服务原则  在移动互联网信息环境下,高职院校图书馆读者的需求范围、需求方式、需求内容发生了显著的变化[3]。因此,高职院校图书馆要准确把握读者信息需求的主要特征,明确读者信息需求的内容,开展基于读者的基础服务及个性化服务[4],提供满足读者需要的高职院校图书馆移动服务。高职院校图书馆移动服务主要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3.1职业特色原则  高职院校图书馆可以统筹以技术类和实践类为主体的信息资源,在内容和结构上以技术性、实用性信息为主,强调特色资源的应用价值,满足高职院校师生员工和产学研合作企业读者对信息的需求[5]。  3.2

5、学科特色原则  高职院校图书馆应不断收集和完善学科及专业的相关信息资源,满足高职院校教师、科研人员的信息需求,为学科和专业提供强大的信息保障。  3.3地方特色原则  高职院校图书馆可以不断收集地方信息资源,以满足地方政府、地方企业、社区居民等用户的信息需求,为地方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参考,为地方企业、产业提供技术产品的相关信息,为社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等信息。  3.4资源特色原则  高职院校图书馆应以特色资源促进特色发展,构建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教学课件数据库、科研成果数据库以及重点学科专题数据库,使之成为高职院校与各类用户资源共建共享的纽带。  4高职院校图书馆移动服务模式  

6、高职院校图书馆是学校教学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对学校的人才培育和教学水平的提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更是学校科研水平及学科发展必不可少的支撑与保证[6]。因此,高职院校图书馆要经常关注学校的发展方向、专业与课程的调整,分析各类用户群的信息需求变化趋势;依托移动服务平台的丰富信息资源,准确把握用户的信息需求特征,明确用户的信息需求内容,开展基于用户的基础服务、个性化及跟踪服务。移动图书馆功能框架内容如表1所示。  “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移动图书馆的建设应基于Web3.0、虚拟化、个性化推荐和手机图书馆技术等数据服务方式,从而建立知识发现服务系统,实现由资源服务向知

7、识链服务的转变,使学校图书馆成为文化集成中心、知识服务中心、自主学习中心、社会文化中心及知识创新服务平台,营造学校高水平教学科研的知识服务环境。数字图书馆在馆藏类型上包括纸质文献、数字资源、光盘、视频、课件等;在馆藏内容上包括专题纸质图书、期刊、专利标准、行业标准规范、专题数据库、专题论文库、学科导航等。图书馆的信息服务也由传统的被动、静态、单向、单一的服务方式转化为网络环境下的主动、动态、交互式、多样化的服务方式。高职院校图书馆应以特色馆藏信息为基础,以高科技检索工具及技术为手段,为用户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