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生手机依赖现状、危害及对策浅析

高职生手机依赖现状、危害及对策浅析

ID:26882458

大小:5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9

高职生手机依赖现状、危害及对策浅析_第1页
高职生手机依赖现状、危害及对策浅析_第2页
高职生手机依赖现状、危害及对策浅析_第3页
高职生手机依赖现状、危害及对策浅析_第4页
高职生手机依赖现状、危害及对策浅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职生手机依赖现状、危害及对策浅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职生手机依赖现状、危害及对策浅析摘要:手机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大学生学习、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手机依赖会对高职生的学习、健康、人际交往等方面产生负面影响,本文针对手机依赖的现状与危害,尝试从社会、学校、学生自身等角度提出帮助高职生摆脱手机依赖的对策。中国7/vie  关键词:高职生手机依赖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51文献标识码:A:1009-5349(2017)04-0176-02  一、现状  随着手机的普及和使用功能的日益丰富,手机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NIC)发布了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中

2、国网民规模已达7.1亿,其中手机网民6.56亿,近三分之一为20岁至29岁的年轻人,学生群体占比最高。笔者通过访谈法、问卷法相结合的方式随机选取120名大学生作为被试,在受访的大学生中,61.2%的大学生表示刚刚结束的寒假是靠刷手机度过的,72.31%的大学生表示手机主要用来上网聊天、看视频等娱乐行为,42.3%的大学生表示每天玩手机的时间超过三个小时。  调查数据显示,手机已在大学生的生活圈内占据了重要的组成部分,手机作为现代通讯工具有它的好处,也有一个依赖成瘾的问题。笔者在教学和心理咨询中也发现,无论是课前、课间休息、食堂吃饭,甚至上课时,也有人争分夺秒地盯着掌中的屏幕。在

3、约谈中,多数高职大学生也表示,上课忘记带手机,会觉得没有安全感;课间会不时地看手机是否有新消息;在空余时间内总会用手机上网、看视频、聊天等。因此,高职大学生在享受着手机带来的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因为过于频繁地使用,影响了生活和学习。停机或手机不在身边时,身体会出现一系列的不适反应也对大学生产生了诸多不利的影响。  二、手机依赖的危害  (一)给身体健康带来潜在的隐患  英国一项研究显示,经常使用电脑、智能手机或者玩电子游戏的低头族颈椎受到严重的影响,长时间手指在触屏上划来划去会使指关节软骨磨光,导致手指无法弯曲,相关报道也显示,使用手机的姿势不对,过度使用手机会导致颈椎以及后背疼

4、痛。除此之外,睡前长时间使用手机会缩短睡觉时间,甚至导致失眠,长时间在课间低头玩手机、睡前在黑暗中使用手机对视力会造成一定的损害。  (二)不利于大学生在校知识获取  笔者通过约谈发现,上课时学生被电话影响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使得原本完整的教学过程变成了难以再连续的支离破碎的过程,不仅对手机使用者本身的学习产生影响,在课堂上接电话或者使用手机也会影响到其他学生,甚至导致不良学习氛围的产生。除此之外,在教师授课的过程中频繁因学生玩手机被干扰,使得教师不得不把教学时间分散到维持秩序上,也会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情感和教学思路。高职生习惯于随时随地通过手机翻阅电子书、手机报、手机词典等获取知

5、识和信息,缺乏积极思考和主动探寻的能力,必将导致高职大学生越来越缺乏独立思考和自主研究的能力,学习时间碎片化,学习缺乏系统化,不利于专业知识的逐步积累,长期下去会导致记忆力、思维能力、理解力的萎缩。对知识获取的难度增大,会反过来影响大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进而可能会产生学生不注意听课、对课程提不起兴趣、对学习产生厌恶和不在乎的情绪等问题。  (三)导致大学生社会功能发展受损  在�拟网络里寻求慰藉,可以暂时消除刚入校不适应带来的孤独感,但同时也会导致部分大学生沉迷网络疏离同学的问题,长此以往造成无法正确处理虚拟与现实的关系、人际交往能力下降、沟通能力弱化等问题。大学生过分依赖手机所

6、创造的虚拟世界,削弱了他们的情感联系,导致了严重的心理孤僻感和人际交往的障碍,因此,手机依赖不利于高职大学生培养健康的身心、开展正常的社会交际生活。  (四)不利于高职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目前,在大学生眼里,手机不仅仅是通讯工具,更是他们用来满足攀比心理、好奇心理、求新事物心理的工具。手机的品牌、款式、功能不断地翻新,大学生在长时间过度使用手机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流量费用,同时,对于部分攀比心理较重的大学生,会通过与他人比较手机的价值以求心理平衡,获得自我认同感,这样就形成一个攀比的潮流,助长攀比之风,不仅加重了自己和家庭的经济负担,也影响了同学间、孩子和家长之间的感情。除

7、此之外,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对于信息真伪的辨别力还不完善,网络上的各种拜金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思想,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对于信息真伪的辨别力还不完善,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都可能危害高职院校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树立。  三、大学生手机依赖对策研究  (一)学校层面  1.利用学校各种平台,宣传手机依赖的不良影响  广泛通过微信平台、校园广播、学校论坛、宣传栏、手机报等方式,传播有关手机不良文化影响的内容,让大学生意识到长时间、频繁地使用手机带来的不良影响,处于人生黄金阶段的大学生肩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