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关汉卿戏剧结尾反映出的元代文人思想

浅议关汉卿戏剧结尾反映出的元代文人思想

ID:26908655

大小:5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30

浅议关汉卿戏剧结尾反映出的元代文人思想_第1页
浅议关汉卿戏剧结尾反映出的元代文人思想_第2页
浅议关汉卿戏剧结尾反映出的元代文人思想_第3页
浅议关汉卿戏剧结尾反映出的元代文人思想_第4页
浅议关汉卿戏剧结尾反映出的元代文人思想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议关汉卿戏剧结尾反映出的元代文人思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议关汉卿戏剧结尾反映出的元代文人思想摘要:在中国历史上,元代从总体来看是一个思想文化衰落的时期,但以关汉卿为代表的一批元曲大家为这个衰败时代的思想文化注入了一股生命力。在无数啧啧称赞关汉卿这位“本色派”戏剧大家的声音中,也有不少人认为他的戏剧在结构方面存在弊端。殊不知,在元代的时代背景下,已斋叟戏剧结尾在“完整框架”“回味余地”和“思想情怀”等三方面具有独到之处,从中可以以小见大地窥见元代文人的思想价值。中国5/vie  关键词:关汉卿戏剧结尾完整框架回味余地思想情怀元代文人思想  元代的思想文化从来不是学者们研究的热

2、点,因为在他们看来,元代是汉文化迟滞、思想败落的时期:科举取士形同虚设,大批的汉族文人被无情埋没;朱熹理学继续传播,日益禁锢人们的思想;全真教等宗教自由发展,失落文人和百姓从中寻求慰藉。在这样一个汉族思想文化近乎真空的时代,失意文人纷纷转向俗文学,借以抒写自己的理想抱负,施展自己的才华才情,创造自己的叱咤天地。  在这批俗文学的创作洪流中,关汉卿的戏剧可谓独树一帜,但他的诸多戏剧也被不少人认为存在强弩之末的弊端,所谓的强弩之末,是指他的作品结尾写得不够出彩,甚至没有必要,有画蛇添足之嫌。比如,有人认为,在《窦娥冤》中,窦

3、娥的三个愿望都已经实现了,所以在结尾处,父亲窦天章为女儿雪耻的内容就显得多余苍白了些,完全可以将故事戛然而止于三桩誓愿的兑现处。但在我看来,已斋叟如此处理却有他自己的道理,既保证了戏剧结构的完整性,又为读者造成一种余音绕梁的回环之感,且流露出了作者的一些思想观点。这些用心是作者创作理想的具体外在表现,反映了元代没落汉族文人的思想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正如关四平所说:“从元代文化的特殊性角度观照关汉卿杂剧,还可透视关汉卿所代表的元代戏剧家乃至整个士林的共性心态。”{1}所以强弩之末的说法并不能成立。本文将从上述三个角度加以详细

4、论证。  一、提供完整框架  故事是�v究完整性的,何况杂剧本身就有缘起、发展、高潮、结局之说,不能因为高潮的相对精彩就否定结局的地位。如果《窦娥冤》没有第四折,前面窦天章去考取功名的情节就没了后文,人们也不知道窦娥的冤屈有没有昭雪,诸多疑惑会困扰读者,让人觉得少了些什么;如果《单刀会》里缺少了关羽最后登舟归去时的【离亭宴带歇指煞】曲子,我们就只能体会到关羽英勇机智、豪迈大气的一面,只能看到充满紧张氛围的宴席斗智,断不能感受到关羽得胜后的优游、闲淡又略带嘲弄的英雄气概;如果《望江亭》省去最后杨衙内找到白士中仍想治他的罪的

5、戏份,那么谭记儿在这段戏里的智谋就被搁浅了,人们会隐隐觉得戏还没结束。  纵然关汉卿的高潮部分写得精彩,但结尾也不是像一些人说的逊色很多甚至没有必要,许多人所谓的结尾没有高潮精彩,是因为较之结尾,高潮存在更激烈的戏剧冲突,人物大部分神韵已经淋漓尽致地铺展在观者们面前。殊不知,结尾其实是高潮的序曲,它在使一部戏结构圆满的同时让戏剧冲突强劲的脉搏渐渐趋于平缓,将人物精神的余韵以另一种略显淡然的笔调呈现在大家眼前。  所以不能因为结尾没有高潮就觉得是冗余,不能因为结尾没有高潮那么扣人心弦就认为其可以删去。结尾至少保证了一部戏剧

6、的完整度,不至于让人产生虎头蛇尾之感,不至于将前面某个细节置于没有呼应的尴尬境地。  二、留有回味余地  进一步看,关汉卿的杂剧结尾也是值得玩味的,经常给读者留下回味无穷的余韵,让读者在经历跌宕的高潮之后,逐渐平静下来感受事物的其他层面,引发一些其他的感悟和情思。  以《单刀会》中最后一支唱曲为例:“我则见紫袍银带公人列,晚天凉风冷芦花谢,我心中喜悦。昏惨惨晚霞收,冷飕飕江风起,急■云帆扯。承管待、承管待,多承谢、多承谢。唤梢公慢者,缆解开岸边龙,船分开波中浪,棹搅碎江心月。正欢娱有甚进退,且谈笑不分明夜。说与你两件事先

7、生记着:百忙里称不了老兄心,急切里倒不了俺汉家节。”从这段唱词中,虽然我们看不到前面高潮桥段智慧交锋中关羽的锐勇无比,但从“承管待、承管待,多承谢、多承谢”的文字中我们看到了关云长英雄豪迈的余威,从“百忙里称不了老兄心,急切里倒不了俺汉家节”看到了关二爷忠义双全的余力,这正是作者留给我们回味的念想,让我们可以看到关羽一些其他层面的性格特征,让读者对关羽在单刀会中的表现有更为全面的看法和思考,“可见,关羽不仅神勇威猛,而且具有高尚的‘汉家’气节”{2}。这样,从高潮到结尾,从振奋到平息,读者自然会有一种品茗后嘴里余香氤氲的

8、感觉。一部作品之所以流传不衰,就在于它有让人回味不已的魅力,关汉卿的戏剧创作就有这种魅力。  三、体现思想情怀  除了留给读者回味的空间,关汉卿的杂剧结尾还有体现思想的效果。《窦娥冤》结尾处写张驴儿、赛卢医这两个恶人被正法,“岂可便推诿道天灾代有,竟不想人之意感应通天。今日个将文卷重行改正,方显的王家法不使民冤”,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