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o分类评价法及其应用研究

solo分类评价法及其应用研究

ID:26911965

大小:260.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30

solo分类评价法及其应用研究_第1页
solo分类评价法及其应用研究_第2页
solo分类评价法及其应用研究_第3页
solo分类评价法及其应用研究_第4页
solo分类评价法及其应用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solo分类评价法及其应用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SOLO分类评价法及其应用研究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105012005078刘艳指导教师:袁智强【摘要】SOLO分类评价理论将可观察到的学习结果分成五种水平:前结构水平、单一结构水平、多元结构水平、拓展抽象水平、关联水平.基于SOLO分类评价理论,设计一份试卷用于测试某高校双师班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并用它进行了综合评价,得到了相关结论.【关键词】SOLO分类评价法;数学;试卷1.引言SOLO分类系统是澳大利亚学者约翰·比格斯教授(JohnB.Biggs)创建的一种描述智力发展的一般性框架,其基本理念源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指出,儿

2、童在成长的过程中认知发展是有阶段性的,不同阶段之间的认知水平有质的区别.比格斯等人通过研究发现人的认知不仅在总体上具有阶段性的特点,对具体知识的认知过程也具有阶段性的特征.他指出,一个人回答某个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思维结构,与这个人总体的认知结构是没有直接关联的.一个人的总体认知结构是一个纯理论性的概念,是不可检测的.而一个人回答某个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思维结构却是可检测的,比格斯称之为“可观察的学习结果的结构(StructureoftheObservedLearningOutcome,英文缩写SOLO)”[1],从而形成了SOLO分类评价理论.SOLO分类评价理论作为一种新的评价理论

3、和方法提出后,立刻引起我国一些研究者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极大关注.20世纪90年代末,一些学者结合我国的新课程改革展开了一些相关研究,并在教学和考试中加以运用,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在理论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SOLO分类法的概念及其评价、SOLO分类法用于考试中的开放性试题的评分标准、SOLO分类理论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等方面.在实践方面更多的是结合SOLO分类评价理论对学生在物理、数学、化学、历史、地理、语文阅读及写作等学科领域的学业评价和考试进行实践研究与探讨,基本涉及我国当前基础教育各主要学科领域的课程.从众多的研究报告和文献看,我国很多地区已经充分利用SOLO分类评价理论进行学

4、科教学和考试改革的实验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地区是广东省.从2004年起,广东省就开始在试点研究的基础上推广应用SOLO分类评价法,并在高中的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等学科中进行全方位的研究,充分渗透和体现了SOLO分类评价理论的思想、观点和方法.2.SOLO分类评价理论框架2.1SOLO分类评价理论中的五种学习水平SOLO分类评价理论认为学生在具体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都要经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每发生一次跃变,学生对于这一种知识的认知就进入更高一级的阶段,可以根据学生回答问题时的表现来判断他所处的思维发展阶段.根据思维性质与抽象程度从简单到复杂的变化趋势,比格斯提出了感

5、觉运动的、形象的、具体符号的、形式的和后形式的五种功能方式,进而划分了每种功能方式下的反应水平,也即SOLO分类评价理论将观察到的学习结果分成以下五种水平[2]:(1)前结构水平(P)——任务没有正确完成,学生没有真正理解题意,只使用了很简单的方式考虑问题.指示动词:失败、不胜任、缺失要点.(2)单一结构水平(U)——学生的回答仅集中在某一相关的方面.指示动词:辨别、命名、执行简单程序.(3)多元结构水平(M)——学生的回答集中在几个相关的方面,但这几个方面相互独立,表现零散.该水平的评价主要是定量的.指示动词:合并、描述、列举、执行系列技能.(4)关联水平(R)——不同方面被整合

6、成一个统一体,该水平通常意味着对某一问题的足够理解.指示动词:分析、应用、辩论、比较、批判、解释原因、建立联系、维护理由.10(5)拓展抽象水平(E)——将前面的整合统一体在更高的抽象水平上建立概念化的框架,并将其推广到新的问题或领域.指示动词:创造、公式化、产生、假设、反思、理论化.下面给出图示分析:图1-1前结构水平(P)图1-2单一结构水平(U)图1-3多元结构水平(M)图1-4关联水平(R)图1-5拓展抽象水平(E)(1)前结构水平(P).学生简单的得到一堆无联系的信息,这些信息无组织结构且无任何意义.(2)单一结构水平(U).学生做出了简单明显的联系,但图形的意义不清楚.

7、(3)多元结构水平(M).学生做出了许多的联系,但是各组件之间的多元联系缺乏,整体意义也不清楚.(4)关联水平(R).学生现在能够欣赏与整体相关的各个组件之间的意义.(5)拓展抽象水平(E).学生不仅在给定学科领域内做出了联系,而且除此之外,还能够将隐含在具体例子中的原则和思想进行推广和转化.从前结构反应到扩展抽象结构反应,SOLO分类法提供了一种依据递增的结构测量学习质量的方法,它不是用二元论的方式把学习结果划分为对和错两类,而是把不同的学生指向不同水平的再认知,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