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o分类评价法(正)

solo分类评价法(正)

ID:36093924

大小:3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05

solo分类评价法(正)_第1页
solo分类评价法(正)_第2页
solo分类评价法(正)_第3页
资源描述:

《solo分类评价法(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最新历史评分方法——Solo分类评价法一、简介SOLO分类评价法由香港大学比格斯(澳大利亚人)教授首倡,是一种以等级描述为基本特征的质性评价方法。比格斯等通过大量的实践研究,根据学生的回答能力、回答思路、回答的一致性和相对收敛程度、整体结构这几个特征,将学生回答问题由低到高划分为五个层次。这种方法在大洋洲和东南亚地区经过广泛的实验和应用,上海、湖南等地在高考历史中开始应用这种方法进行评分。二、五个层次SOLO分类评价法将学生学习结果由低到高具体分为以下五个不同的层次:(1)“前结构”指的是没有形成对问题的理解,回答问题逻辑混乱,或同义反复”;(2)“单点结构”指的是

2、回答问题时,只能联系单一事件,找到一个线索就立即跳到结论上去”;(3)“多点结构”指回答问题时,能联系多个孤立事件,但未形成相关问题的知识网络”;(4)“关联结构”是指回答问题时,能够联想多个事件,并能将多个事件联系起来。(5)“拓展抽象结构”是指回答问题时,能够进行抽象概括,结论具有开放性,使得问题本身的意义得到拓展三、SOLO分类评价法的优越性(1)具有较强的操作性(2)有利于教师制定教学目标(3)有利于教师检测教学效果(4)为检测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思路。四、SOLO分类评价法的特点(1)既能保留原有的得分点,又使答案有伸缩度。(2)能准确的

3、测量个性发展倾向与水平的相对性。(3)体现研究性学习的特点。3(4)贴近现实,彰显人文精神。(5)能充分体现历史的广博与深刻内涵。五、应对SOLO分类评价法的措施(一)SOLO分类评价法讲求结论出自材料,讲求思维层次由点—线—面—体。(1)注重每段材料的关键词,进而归纳要点。(2)对所有材料的要点进行分类。并列层面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思想……逆向层次的:利∕弊、积极∕消极、推动∕阻碍……(二)组织表述的先后顺序,明确条理层次(1)最好用两个以上的材料证明一个观点。(2)观点与材料要同时具备,所选现实材料要有说服力,逻辑无误。(3)如一个题目中出现多个观点,则

4、应把握住这些观点之间的联系。(4)在得出初步结论后应在理论层面上概括、分析、拓展,力争达到第五层次。(三)答题原则: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层层深入。(四)SOLO分类评价法评分时注重的是学生答题的是“质”,而不是“量”不在于答题的多少,而在于他的思维能力达到了哪一层次。因此,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高层次的思维能力很重要。六、SOLO分类评价法实题案例:例:(2011年娄底市中考试题最后一小题)三次工业(科技)革命在生产力、能源、交通、通讯、环境等方面给人类带来了巨大影响。有人强调它的积极作用,有人注重它的负面影响,有人认为要辩证地看待和应对。请谈谈你的认识。要求:观点

5、明确,结合史实,联系现实,字数在50个字左右。(6分)中考参考答案评分说明:评分说明:本题可采用分层评价法。第一层次:观点明确,没有结合史实,也没有联系现实,1分;如:只能单一的答出三次科技革命有利或有弊的答案。3第二层次:观点明确,能结合史实或联系现实任意一方面,2-3分;如从三次科技革命的某一发明得出科技有利的结论或由环境污染得出科技革命有弊等答案。第三层次,观点明确,能结合史实,也能联系现实,4-5分;如能从多方面结合得出科技革命有利或者能从多方面说明科技革命有弊,且未能把二者相结合辩证看待。第四层次,观点明确,能结合史实,联系现实,并能综合辩证地看待,提出应

6、对措施,6分;在第三层次的基础上能把科技革命的利弊辩证的结合起来,并能对科技革命带来的一些问题提出相对措施的答案给予满分。满分答案参考:三次科技革命以来,社会生产力有了巨大飞跃,人民生活方式有了明显改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科技的进步极大的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但科技进步在给人类带来幸福生活的同时,也引发了不少问题,如能源开发过度、交通压力、环境污染等,面对这些严重的现实问题,我们应该在发展科技的同时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念,合理开发资源、使用节能生活物件、减少废气的排放量等,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应该扬长避短,充分发挥科技的进步作用,极力遏制其负面影响,让科技

7、更好的、更科学的为人类服务。笔者注:SOLO分类评价法是我省高考历史中最新采用的一种评价方法,为实现高考与中考的有效接轨,在中考中也开始广泛应用。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