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现状分析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现状分析

ID:26963615

大小:5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30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现状分析_第1页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现状分析_第2页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现状分析_第3页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现状分析_第4页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现状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现状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现状分析摘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是现阶段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通过对2005-2016年间KI数据库收录的85篇相关期刊文献进行分析,从论文的数量、类型以及论文研究的内容反映近十年来我国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基本现状。最后,通过分析论文中研究的供给模式、机制、财政收入等方面的内容,指出目前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仍需完善的方面。中国8/vie  关键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现状  1引言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问题是近几年来我国公共管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政府加强

2、对公共文化事业管理,以及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和保证。我国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研究是最近几年才兴起来的,还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为此,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现状展开研究,对于促进我国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发展,改善当前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现状有着重要的意义。  2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基本内容  2.1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概念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概念是公共文化服务的延伸,要了解其概念首先得知道“公共文化服务”的概念。在国内,学者对于公共文化服务的概念各持己见。从公共管理的角度来看,公共文化服务可以定义为是使用公共权力和公共资源来保障公民文化权益,满足公民基本公共

3、文化服务需求的,以保障全体公民基本权利为基本出发点,向全体公民提供公共文化产品服务和类别的总称。  2.2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  “供给”一词源于经济理论,而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不同于私人商品的供给,其供给不仅受到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机制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到政府文化政策的影响。潘娟[2]认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就是指在农业耕种的环境中,政府公共文化部门或社会组织为农村居民提供生产劳动之外的精神层面的公益性的或商业性的休闲娱乐活动和知识学习类活动等公共文化服务的过程。  3现状分析―以KI期刊论文为样本  3.1数据来源和分析方法  本文的研究数据来源于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K

4、I)。通过“高级检索”的方式,以“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为主题检索词,文献来源年限为2005年―2016年,共检索出期刊文献共计88篇。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检索式的设定,是为了最大限度地保证文献检索的准确性。当然,本次检索也得出了包括会议通知或“农村公共服务建设”等其它与本次研究不相关的内容,通过剔除不符合此次研究主题的文献,最后得到有效的期刊论文共85篇。  3.2论文发表年份数量分析  在对KI期刊统计中,在2005年至2006年期间没有相关的论文发表,这是因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研究是比较新的内容。每年研究论文总体数量不多,目前最高是2016年达到17篇。从2005年至今我

5、国学者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研究处于逐渐上升的趋势,可以说明我国学者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研究逐渐增多,予以重视。  3.3论文发表类型  2005年到2006年期间KI期刊没有发表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研究的内容。在期刊类别上,2007年和2009年各发表1篇期刊,2010、2011年和2013年各发表4篇期刊。2012、2014、2015、2016分别为7、6、8、12篇。硕博论文在2008―2010年各1篇,2011―2016年分别为4、6、4、8、5、5篇。总体来说主要是以期刊为主,硕博论文相对来说数量较少。在2011年―2015年期间,硕博论文呈现增加的趋势,数量

6、与期刊相近,说明随着国家有关部门,尤其是文化部近几年出台的“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的提出,引起了学者们对这一内容的重视。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研究的内容仅仅只是起步和探索阶段,仍需学者们不断深化。  3.4文献研究的焦点  对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KI)中出现的85篇文献内容进行分类总结,关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研究,目前内容主要聚焦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的研究。  主要是围绕政府主导机制、市场化机制、社会化机制、合作化机制、绩效机制进行分析和研究。李少惠、王苗[1](2010)从公共文化服务社会的视角,分析供给社会

7、化的三种模式,即政府主导型模式、合作型模式、社会主体主导型模式,提出政府、企业、第三部门多中心治理的供给模式。肖静(2015)则强调对不同供给机制的适用条件进行研究,注重探索农村区域差异与供给机制选择之间的关系。  二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主体研究。  李少惠(2007)认为,政府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核心主体,企业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竞争参与主体,非政府组织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主体,社区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主体。总的来说,对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主体该由谁负责,国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