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主观要》ppt课件

《犯罪主观要》ppt课件

ID:26982255

大小:359.82 KB

页数:31页

时间:2018-11-30

《犯罪主观要》ppt课件_第1页
《犯罪主观要》ppt课件_第2页
《犯罪主观要》ppt课件_第3页
《犯罪主观要》ppt课件_第4页
《犯罪主观要》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犯罪主观要》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八章犯罪主观要件第一节犯罪主观要件概述第二节犯罪故意第三节犯罪过失第四节认识错误第五节犯罪目的和动机第一节犯罪主观要件概述犯罪主观要件的概念犯罪主观要件的特征犯罪主观要件的意义概念:刑法规定成立犯罪所必须具备的,行为对其实施的危害行为和其危害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特征是一切犯罪必须具备的条件其内容是心理态度是行为人对其行为的危害结果所持的态度而不是对行为本身所持的态度主观要件的内容是通过故意和过失表现出来的既罪过。犯罪主观要件的意义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准之一区分此罪与彼罪区分重罪与轻罪第二节犯罪故意故意的概念直接故意间接故意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的区别犯意转化和另起犯意犯

2、罪故意: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的心理态度。认识因素: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意志因素: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直接故意概念认识因素明知的范围:单纯事实---社会意义----规范意义根据一般人的价值判断意志因素希望:意味着积极追求间接故意认识因素:明知可能意志因素:放任间接故意的存在情形追求一个犯罪目的,而放任另一个危害结果的出现为实现某种非犯罪意图,放任另一个危害结果的出现激情犯罪:突发性暴力犯罪。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区别特定的危害结果发生与否对行为的定性不同----在激情犯罪中,出现什么结果就以该结果定罪犯意

3、转化和另起犯意犯意转化:行为人在犯罪行为的过程中,改变犯罪故意两种情形:预备阶段的此犯意转化为实行阶段的彼犯意处理原则:实行行为吸收预备行为,重行为吸收轻行为实行过程中的犯意转化处理原则:依犯意高者论处另起犯意:实施犯罪过程中,因某种原因,停止原犯罪故意而另起其他犯罪故意,实施另一个犯罪行为。处理原则:数罪并罚犯意转化和另起犯意的区别前一犯罪行为是否已经停止。犯罪对象是否为同一对象侵害的法益是否为同一或同类法益案情:甲男与乙男于2004年7月28日共谋入室抢劫某中学暑假留守女教师丙的财物。7月30日晚,乙在该中学校园外望风,甲翻院墙进入校园内。甲持水果刀闯入丙居

4、住的房间后,发现房间内除有简易书桌、单人床、炊具、餐具外,没有其他贵重财物,便以水果刀相威胁,喝令丙摘下手表(价值2100元)给自己。丙一边摘手表一边说:“我是老师,不能没有手表。你拿走其他东西都可以,只要不抢走我的手表就行。”甲立即将刀装入自己的口袋,然后对丙说:“好吧,我不抢你的手表,也不拿走其他东西,让我看看你脱光衣服的样子我就走。”丙不同意,甲又以刀相威胁,逼迫丙脱光衣服,丙一边顺手将已摘下的手表放在桌子上,一边流着泪脱完衣服。甲不顾丙的反抗强行摸了丙的乳房后对丙说:“好吧,你可以穿上衣服了。”在丙背对着甲穿衣服时,甲乘机将丙放在桌上的手表拿走。甲逃出校

5、园后与乙碰头,乙问抢了什么东西,甲说就抢了一只手表。甲将手表交给乙出卖,乙以1000元价格卖给他人后,甲与乙各分得500元。   问题:请根据刑法规定与刑法原理,对本案进行全面分析。第三节犯罪过失过失的概念过失的种类过于自信和疏忽大意的区别间接故意和过于自信的区别疏忽大意和意外事件的区别概念:应当预见,因为疏忽大意没有预见,或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种类疏忽大意的过失应当预见,没有预见,因疏忽大意。-----无认识的过失应当预见的判断标准:象行为人这样的一般人能否预见过于自信的过失已经预见,但轻信能避免----有认识的过失认识因素:已经预见,但轻信避免意志因素:

6、轻信过于自信和疏忽大意的区别:某动物园的一位饲养员某甲,一天清晨起来给老虎窝打扫卫生,由于马上就要开馆了,时间比较紧,他匆匆忙忙打扫完后就走了,出门时忘了关门,结果老虎串了出来,将一名游客咬成重伤。对于游客的重伤,管理员的主观心态是什么?应认定为疏忽大意。两者的关键区别点就在于行为当时是否已经认识到其行为可能会导致某种结果的发生。间接故意和过于自信的区别甲欲杀死其妻乙,于是在饭中下毒,但其知女儿丙也可能要吃饭,于是甲去接女儿放学想两人在外吃饭,谁知学校提前放学,当甲赶到家时,丙已中毒,甲竭力抢救也未能挽回丙的生命。问:对于丙的死亡,甲持什么心理态度,是间接故意还

7、是过于自信的过失?应认定为过于自信。两者的主要区别是意志因素不同。过于自信对结果的发生是否定反对的态度,实践中怎么认定,看其反对的态度是否凭借了一定的避免条件和措施。疏忽大意和意外事件的区别意外事件: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危害结果,但不是出于故意或过失,而是有不能预见的原因引起的。甲乙两人是多年未见的老同学,一日偶然相遇,两人上前热烈拥抱,甲打了乙腹部一拳说“你小子这些年跑哪去了”乙当即捂着腹部倒在地上,甲见壮立刻送甲去医院,结果乙途中死亡。经鉴定,乙属于睥肿大,经甲一拳,暴裂死亡。问甲对乙的死亡是疏忽大意的过失还是意外事件?应认定为意外事件。两者最大的区别是能

8、否预见,应否预见。犯罪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