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铸产品质量缺陷分析及解决对策

压铸产品质量缺陷分析及解决对策

ID:27079842

大小:17.41 MB

页数:65页

时间:2018-12-01

压铸产品质量缺陷分析及解决对策_第1页
压铸产品质量缺陷分析及解决对策_第2页
压铸产品质量缺陷分析及解决对策_第3页
压铸产品质量缺陷分析及解决对策_第4页
压铸产品质量缺陷分析及解决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压铸产品质量缺陷分析及解决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压铸产品质量缺陷分析及解决对策龚春2011-09-30压铸产品质量缺陷分析及解决对策分类:冷隔、拉伤、裂纹、变形、花纹、斑点、网状毛刺、凹陷、欠铸、夹皮(外观类)气孔、缩孔、气泡、夹杂(内在组织缺陷)等压铸件缺陷产生的机理压铸件在高温、高速、高压条件下成形,在理想条件下,压铸充型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Ⅲ。第一阶段是合金液被压射人型腔,直接冲击到对面型腔,并沿边壁向各个方向迅速扩展生成壳体;第二阶段是随后进入型腔的合金液继续沉积充满型腔;第三阶段是型腔内的合金液在高压下压实冷却。但实际情况表明,由于压铸件的几何形状千差万别、合金液在型腔不同部位温度和粘度的变化等因素的

2、影响,使得实际的充型过程比理想状态下的三阶段充填过程复杂得多,型腔的充填过程其实包含着热力学和流体力学的复合,并随充填过程中温度、速度、压力的变化呈非常复杂的流态在合金液被压射入型腔直接冲击对面型腔并沿边壁向各个方向迅速扩展生成壳体的过程中,存在有飞溅、涡流、裹气现象,若浇注系统设计不当、压射速度选用过大,这一现象还会加重。压铸件的几何形状越复杂,充型过程中合金液流相互碰撞的机会就越多,型腔内残留的气体就越多,合金液温度降低得就越多。这些残留的气体留在压铸件内就形成了气孔类缺陷,而温度较低的合金液流在交汇处就形成了成形类缺陷。压铸件缺陷的控制措施1成形类缺陷成形类缺

3、陷主要发生在压铸件表面,大多可以目测看出。欠铸和边角不清等缺陷与充填速度有关;流痕多出现在浇口附近,除了与层流效应有关外,还和压铸模的温度有关;麻面、冷隔等缺陷主要是由合金液温度过低而造成的,易出现在远离浇口的涡流区和两股合金液流的交汇处,当改变浇口或提高合金液的温度后就会消除。控制这类缺陷,除了要注意浇注系统的设计外,更重要的是要选择合适的压铸工艺方法。目前常用的压铸工艺方法有低温高速压铸法、高温低速压铸法和低温低速压铸法等。低温浇注可减少合金液的烧损和炉具烧蚀,高速压射可获得高质量的铸件表面,因此低温高速压铸法在铜合金、铝合金的薄壁件生产中优点明显;高温低速压铸

4、法主要用于壁厚中等、易冲击型芯而又充填不良的压铸件上,较高的温度可满足成形要求,较低的充型速度可降低合金液流对型芯的冲击趋势;厚壁件的主要矛盾是气孔和保压补缩,常选用低温低速压铸法。2脱模类缺陷拉伤、变形等是常见的脱模类缺陷。在脱模斜度一定时,合金液流的高速冲击会使型腔表面局部因过热而发生粘模,而非粘模性的脱模变形、裂纹等缺陷,则是由推出机构的推出力不均匀、合金液温度较高、压铸件留模时间较长等因素所致。如脱模后压铸件的表面有明显的拉伤痕迹甚至发生变形,则应适当增大压铸件的脱模斜度或涂刷防粘蜡。为了控制这类缺陷,除了要确保推出机构的推出力分布均匀外,在进行浇口设计时还

5、要特别注意合金液流进入型腔时的导向,尽量避免合金液流正面冲击型面和型芯,同时要选用适当的压铸工艺参数和稍长的铸件留模时间。3气孔类缺陷气孔类缺陷是压铸件最常见的一类缺陷,在薄壁件上主要表现为表面气泡和不可见的微孔,当对压铸件进行抛光、涂镀时,会引起涂镀层起泡;在厚壁件上主要表现为深部气孔,严重时会有疏松、缩孔现象存在。产生气孔类缺陷的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充型时的排气不畅和裹气。控制和预防这类缺陷时,主要是要保证压铸模排气系统合理、畅通,消除或减少充填型腔时多股合金液流的相互撞击。为此应注意以下几点:(1)目前各种设计资料推荐的内浇口设计公式很多,但计算出的浇口截

6、面均为近似值。在进行内浇口设计时,一定要据实际经验留足修模量,以便于试模后修正。经验证明,内浇口面积较大时,有利于保证压力的传递,便于通过压射速度的调整进行工艺性补偿。(2)保证压铸模排溢系统合理、畅通。(3)选用压铸工艺参数时,在满足成形工艺的前提下,应尽量采用较低的浇注温度、压射速度及压射比压。(4)压铸涂料应厚度适中、厚薄均匀。4金相类缺陷金相类缺陷往往表现为压铸件内部组织结晶粗大、金属性硬点和非金属性硬点等。对于结晶性缺陷而言,铝硅系合金可采用变质处理工艺解决,其它合金则主要是靠控制合金的熔炼温度和保温时间。金属性硬点的来源主要是未熔透的合金、回炉料中的铁屑

7、等,非金属性硬点的来源主要有回炉料中的砂子、炉具涂料等。控制这类缺陷主要是要保证购人的原材料成分合格,在熔炼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控制化学成分的变化,同时加强对回炉料的管理,严禁混入杂质。拉伤110顶盖粘铝引起的拉伤X01918上的粘铝引起的拉伤MA离壳表面拉伤拉伤:沿开模方向铸件表面呈现条状的拉伤痕迹,有一定深度,严重时为一面状伤痕。 另一种是金属液与模具产生焊合、粘附而拉伤(粘铝拉伤),以致铸件表面多肉或缺肉。产生的原因:1、型腔表面有损伤、凹坑2、出模方向斜度太小或倒斜3、顶出时偏斜4、浇注温度过高或过低,模温过高导致合金液产生粘附5、脱模剂使用效果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