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环境毒理学

土壤环境毒理学

ID:27092692

大小:1.75 MB

页数:25页

时间:2018-12-01

土壤环境毒理学_第1页
土壤环境毒理学_第2页
土壤环境毒理学_第3页
土壤环境毒理学_第4页
土壤环境毒理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土壤环境毒理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九章土壤环境毒理学WhatisSoil?SoilcomponentsFigure1Mostsoilscontainfourbasiccomponents:mineralparticles,water,air,andorganicmatter.Organicmattercanbefurthersub-dividedintohumus,roots,andlivingorganisms.Thevaluesgivenaboveareforanaveragesoil.Treatmentmethodofsolidw

2、astes物理法:破碎、分选、沉淀、过滤和离心;化学法:焚烧、熔烧、浸出;生物法:好氧分解、厌氧分解;第二节土壤污染物进入土壤的途径及其分布一、土壤污染物的来源及其污染特点土壤污染物分类:按性质:无机物(重金属)有机物(杀虫剂)化学肥料废弃物(污泥、矿渣)放射性物(锶)病原微生物(寄生虫、病原菌)第二节土壤污染物进入土壤的途径及其分布按来源:水体:灌溉(土壤污染和地下水的污染)重金属污染为严重(北京、成都、沈阳)大气:酸性降入土壤、土壤0-5CM、耕作层0-20CM农业:化肥农药、地膜生物:垃圾污泥、粪便

3、、生活污水固体:矿渣、粉煤灰第二节土壤污染物进入土壤的途径及其分布土壤污染的特点:隐蔽性:农作物异常、食物链(骨痛病)蓄积性:土壤无机物和有机胶体吸附恢复难:土壤自净能力有限第二节土壤污染物进入土壤的途径及其分布二、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行为和分布(一)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迁移和分布难溶重金属-植物根系和土壤微生物-可溶性生物在金属元素的迁移中的作用:①植物根-吸收离子-富集②土壤微生物吸收③蚯蚓-吸入体内第二节土壤污染物进入土壤的途径及其分布1、镉:水溶性和难溶性(PH、Eh、CEC、有机质的含量、粘土类型)P

4、H降低,吸收量增加;PH升高,降低。2、汞:无机汞和有机汞3、铅:进入土壤中的铅大部分与有机无机化合物形成复合物或被土壤胶体吸附。铅能与胡敏酸和富里酸形成稳定的化合物。PH增强而增加。4、铬:六价铬和三价铬(0-20CM)5、砷:三价砷和五价砷(砷酸盐)二、土壤中农药的行为与分布1、农药在土壤中的行为和分布农药在土壤中的转化大多是以水为介质的,其中水解和氧化是农药化学降解的普遍过程,其次还有还原作用或异构化作用。①水解作用②氧化与还原③光化学降解④微生物分解二、土壤中农药的行为与分布2、农药在土壤中的转移

5、降解消失挥发进入大气农药挥发性的大小影响因素:农药本身的蒸汽压土壤温度有机质含量湿度(湿大于干)空气流动速度二、土壤中农药的行为与分布农药随水迁移的两种方式:一、水溶性大的农药直接溶于水中。二、被吸附在水中悬浮颗粒表面的农药随水流迁移。第三节土壤污染的生物效应1.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微生物数量、呼吸强度、消化速率、土壤酶活性①微生物数量:矿物油②结构和多样性Cu100mg/kg(35)Cu1000mg/kg(25)Cu1000mg/kg(13)③酶与微生物活性第三节土壤污染的生物效应2.对土壤硝化和反硝化过

6、程的影响Cd对反硝化作用的抑制3.对植物的影响可溶态、可交换态、不溶或难溶态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可见不可见慢性急性②酶系的影响-SH反应③细胞和细胞器的影响重金属(Cd、Hg、Pb、Cr、As)第三节土壤污染的生物效应4.土居动物蚯蚓的影响土壤污染生态毒理诊断5.土壤污染物相互作用对其毒性的影响复合作用第十一章石油的污染石油:生物遗骸在地层深处经过漫长岁月和极其复杂的化学作用而形成的粘稠状液体。烃类化合物、非烃类化合物第十一章石油的污染第一节石油污染对环境的危害一、对水环境的污染工业、油田、载油船舶泄露-起

7、火-大气污染-厚膜覆盖缺氧、阻挡阳光、畸形二、对土壤环境的污染降低土壤渗透性污染地下水三、对大气环境的污染浓烟----炭粒、硫氧化物、硫醇、氮氧化物第二节原油及含硫化合物的毒性一、原油的毒性麻醉和痉挛作用慢性中毒、致癌高浓度-肺水肿、支气管和大脑严重出血低浓度-四肢感觉异常、头痛、失眠等二、含硫化合物的毒性(一)、硫化氢的毒性中枢神经系统(敏感)第二节原油及含硫化合物的毒性(二)、硫醇类的毒性恶臭、麻醉作用皮肤过敏(三)、其他含硫化合物第三节石油馏分及毒性一、液化石油气急性毒性不强致突变性不明显啮齿类动物

8、的慢性毒性表现为嗜睡、表情呆滞、摇头。人的急性中毒头痛、头晕、恶心等。第三节石油馏分及毒性二、汽油麻醉和去脂作用肾脏和肝脏毒害诱发癌无蓄积性三、柴油吸入性肺炎、皮炎第三节石油馏分及毒性四、石蜡嗅觉丧失、食欲减退、致癌五、沥青急性皮炎、咳嗽、食欲不振、腹痛、腹泻、头痛、恶性肿瘤第四节石油燃烧产物的毒性一、一氧化碳窒息二、颗粒物复合作用(50种)三、硝基多环芳烃第五节炼油环境污染对人群的影响日本四日市石油城胜利油田中南地区某油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