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检验的质量控制及注意事项

血常规检验的质量控制及注意事项

ID:27126972

大小:6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1

血常规检验的质量控制及注意事项_第1页
血常规检验的质量控制及注意事项_第2页
血常规检验的质量控制及注意事项_第3页
血常规检验的质量控制及注意事项_第4页
资源描述:

《血常规检验的质量控制及注意事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血常规检验的质量控制及注意事项唐大春(江油市精神病医院621700)【摘要】血常规是患者诊疗之前常被检测的指标之一,这对于患者的诊断及治疗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标准检查血常规的操作步骤,严格预防出现较大误差的结果甚至错误,是医务人员及院领导应该重视的问题。所以,木文重点探究了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即注意事项,提出了合理有效的操作方法。【关键词】血常规检验质量控制注意事项【中图分类号】R446.ll【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9-0371-02血常规是最一般,最基木的血液检验。血液由液体和有形细胞两大部分组成,血常规检验的是血液的细胞部分[1]。血液有

2、三种不同功能的细胞一一红细胞(俗称红血球),白细胞(俗称白血球)、血小板。血常规检验是对患者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及血红蛋白等相关统计数据的计数检测分析。血常规检验不仅是诊断各种血液病的重要依据,也对其他方面疾病的诊断以及鉴别提供了重要信息。特别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医疗生活水平、医院的诊断以及治疗水平的提高,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设备、人员等其他方面的因素,在诊治患者时常会出现各种不可预知的错误,这就能直接影响到患者的诊疗。而且血常规检查是诊疗的第一环节,更加突出其重要性,所以在检查过程中,医生要严格掌握好血常规检验的操作流程[1][2]。木文从血常规检验血常规检验的影响因素分析

3、,讨论血常规检验中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即操作中的注意事项。1影响血常规检验的因素1.1抗凝剂EDTA是血常规中检验常常使用抗凝剂,但是这种抗凝剂能促使血小板的凝集速度,最终产生血小板假性低下等现象[2][3]。研究表明,EDTA依赖性假性后小板减少症状的原因大多是EDTA盐抗凝时引起了血小板互相凝集,导致卫星现象的发生,以致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不能精确检测出血小板的数量。所以,临床上检测血常规,需要严格遵循按照医学上规定的标准进行操作,对血小板、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等众多物质进行准确详细的检査。1.2采血位置一般情况下,最好的血样标本是静脉血血样,同时手指血(末梢毛细血管血样)与静脉血样

4、差异最小,而II稳定性较强。临床资料表明,对比静脉血,手指血的准确性较低、可重复性较差,白细胞统计明显高约8%、血小板计数明显低约9%[1][3]。白细胞增多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刺破小动脉而引起血液流变学相关,血小板减少大多是因为吸附于皮肤穿刺处的微血块导致。1.3采血量如果抗凝剂、血液之间的比例控制不合适,会严重影响血样的质量。在采血过程中,医生应尽可能采取定量负压、定量抗凝剂真空管来完成定量静脉采血。血样检验吋砬保证血量充足,一般及其吸完血样之后还应有20—30微升的剩余血样,这样才能保障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准确性。1.4标本收集收集完血样的到血样的检测吋间不宜过长,以影响到血常规的检查的准确

5、度。研究表明,诸多生理因素(进食、运动和情绪激动),都会影响白细胞的数量[4】。此外,患者使用药物,也影响血常规的检查结果。人体摄入诸多药物后可引起人体生化、生理及病理等方面的变化,极大影响了医生制定患者的治疗方案。例如激素类药物雌激素类药物的影响是能降低红细胞量和血小板的量,抗菌药物降低白细胞的量。资料显示,患者输过液或者输过血之后24小吋,才能进行血常规的检查[2】[3]。1.5仪器血样采集结束之后,需静置血样一段时间再进行检验,即等到血液与抗凝剂充分合之后,抗凝剂完全溶解于血样,才能进行,否则会使PLT检验结果奋较大误差。原因是采手指血血样吋,血流速度较慢造成了出血受阻,且造成血小板

6、有节奏的发生黏附。而从PLT的黏附到解散需要经过2min的时间,最佳的检测吋间是在采血5min之后,医生应将静置后的血样完全混匀在进行检验。1.6运输贮存①贮存。血样进行存储要遵循相关原则,具体原则为:血样必须在封闭的容器中进行贮存(原因是为避免蒸发);严格控制温度(原因是温度越低,则血样保存的时间就越长)。特别提醒:血常规血样•一般保存于5&plUSmn;rC的温度,严禁冷冻。②运输。患者血样要及吋进行处理,尽量避免长吋间的运输或者贮存。研究表明,收集标本6—35min直至9小吋,室温检测准确度最人[2][4]。2讨论综上所述,影响血常规检验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医生在检验血常规时,应严格遵

7、循操作标准,充分领悟能影响血常规检验的多种元素,能及吋采取措施处理异常问题,尽量减少检验数据的误差,给患者后期的诊疗提供准确无误的指导。参考文献[1】宋庆义.血常规检验如何进行质量控制[」].中国保健营养,2013,02:482.[2】臧素纲,韩霜,陈鑫,周玉贵.室间质评结果冋顾分析在血常规检验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14:1861-1863.[3】谭宗宪.血液常规检验的质量控制[」].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