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血常规检验质量控制及注意事项.pdf

探讨血常规检验质量控制及注意事项.pdf

ID:55597356

大小:152.54 KB

页数:1页

时间:2020-05-20

探讨血常规检验质量控制及注意事项.pdf_第1页
资源描述:

《探讨血常规检验质量控制及注意事项.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5年第2期探讨血常规检验质量控制及注意事项藩.(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戴埠镇中心卫生院检验科江苏常州213331)【摘要】目的研究影响血常规检验的影响因素及防治方法。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行血液检测患者共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实验一:行离心处理后观察组的血液标本为溶血标本,对照组则为正常标本,研究溶血现象的影响。实验二:应用末梢采血和静脉采血的方式对血液标本采集。对不同采血方式血液标本对血液检查的价值进行分析。结果溶血方面,多项数值对比差异显著(P<0.05);末梢采血自细胞计数检验值高于静(血的检验值,差异较大(P<0.05)。结论血常规检测时需尽量采用静脉采

2、血并避免标本溶血,保障血液检测准确性。【关键词】血液检测;溶血;采血方法【中圈分类号】R722.12【文献标识码】B【章编号】1004—4949(2015)02—0635—0l检测患者血常规不仅能够将血液疾病及时发现,还可利用各项检测指标警示人体详情见表二:器官、循环系统存在的病变状况,因此血常规检测质量控制尤为重要⋯1。影响血常规检表二:采血方法对检测结果影响对比表测质量的因素较多,目前主要在于溶血现象及采血位置两方面。本文基于这一背景,研究了溶血现象对血液检测结果的影响,以及末梢采血与静脉采血之间是否在检测值上存在差异性,现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

3、4年6月一2014年11月期间在我院行血常规检测的患者共40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22例;年龄在l8—56岁之间,平均年龄(35.2±4.3)岁。所有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并保障配合。1.2一般方法1.2.1溶血现象影响研究实验一:取患者静脉血,每位患者静脉血均平均分为两份,一份为对照组在为溶血状态进行检验;另一份为观察组在溶血后进行检验,对比白蛋白、总胆固醇、谷丙转氨酶、总蛋白、赢糖差异性,操作如下:对照组:血液标本则只需置于常温下,经过1h后应用上述离心法对血清进行分离。观察组:血液标本为溶血标本,此时可将该批血液标本放于冰箱中,将温度调至一4o℃,将标本放人后静景20

4、分钟后再将其取出,放置于温水中,使其迅速融化;亦可应用人工干预式搅拌处理法,使之出现溶血现象。判断为是否溶血只需观察血清中的血红蛋白试·擎,避免速度过快造成血液中红细胞破裂l3J;在采集到血液标本后应尽量在半小时内是否上升至4g/L。而后对溶血标本行5min的离心处理,速度为每分钟3000转。送_佥并注意期间标本温度控制,严禁过久放置。1.2.2采血方法影响研究不同采血方式下,静脉血检测更能够对人体血液循环情况予以真实反映,这说明静实验二:对所有患者均取血两次,一次为末梢采集,一次为静脉采集,对比不同采血脉血相较于末梢采血而言检验结果更加稳定与精确。虽然束梢采血在操作上较为

5、简操作下WBC、RBC、Hb、Hct检测结果差异性,操作如下:单患者疼痛感较小,且一些小龄患者更易接受,在临床上运用较多;但静脉采血更能反对照组主要行手指末梢血采集法,主要使用微量吸管;观察组行静脉采血,采血位映体血液循环状况与器官病变情况,因此若需要检测患者较重要血液指标仍推荐采置为肘壁前侧静脉,主要使用一次性采血负压。而后再使用稀释液稀释血液,轻轻摇晃用]脉取血方式。同时,由于静脉血在血液成分上较稳定,环境影响对血液温度、浓度使其均匀,再将采集到的血液分别在抗凝管中存放。的:爹响较小,在大循环下可将人体全身血液循环状况切实反映出来L4J,因此准确性更1.3统计学分析强且

6、静脉才需在采集过程中血液质量并不会受到进针深浅影响。另外,在使用计数采用SPSS21.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计数资料使用x2检仪I寸要求的血量较大,若实施末梢采血可能无法采集足量血液,且易造成受检者指尖麻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痹疼痛。故而在静脉采集法采血时通常采集量至少为2ml。且静脉处采集到的血液具2结果有演高的使用重复性,而采集末梢血时多为一次较少量的采血,对比之下可见静脉血在2.1溶血现象影响检佥血常规时具有更多优势。于实验一中统计两组血液检测标本在白蛋白、总胆固醇、谷丙转氨酶、总蛋白、血糖总之。通过本次研究发现,血液检测标本若出

7、现溶血易造成检测结果受到影响,因差异性,详情见表一:此.生检测操作中需避免溶血,一旦发生溶血必须再次取血检测。检测方式可尽量采用表一:标本溶血对检测结果影响对比表(U/L,mmol/L)静永缺血,提升检测准确性。参考文献[1】潘庆珍.血液细胞检验中的注意事项及质量控制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2,l0(32):725—726.[2】沙薇,郭伟娜,于文波,安晶红.试析临床医学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J].中外医疗,201l,10(16):187.[3】赵红秋,赵红莉.临床医学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J].求医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