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基础多》ppt课件

《法律基础多》ppt课件

ID:27152833

大小:435.01 KB

页数:111页

时间:2018-12-01

《法律基础多》ppt课件_第1页
《法律基础多》ppt课件_第2页
《法律基础多》ppt课件_第3页
《法律基础多》ppt课件_第4页
《法律基础多》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法律基础多》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五章刑事法律制度第一节刑法概述一、刑法的概念和任务(一)刑法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阶级利益和统治秩序,根据自己的意志,以国家的名义颁布的规定犯罪、刑事责任与型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二)刑法的任务我国刑法的任务包括惩罚与保护两个方面。1二、刑法的基本原则1、罪刑法定原则2、罪刑相当原则3、适用刑法一律平等原则1三、刑法的效力范围所谓刑法的效力范围,即刑法的适用范围,就是指刑法在什么地方、对什么人和在什么时间内具有效力。包括:1、刑法的空间效力2、刑法的时间效力1第二章犯罪一、犯罪的概念和特征1、所谓犯罪是指刑法规定的具有社会危害性并且应当受到刑法

2、处罚的行为2、特征:(1)社会危害性(2)刑事违法性(3)刑罚当罚性1二、犯罪构成犯罪构成是刑法规定的、决定某一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达到犯罪程度所必须具备的主客观方面要件的有机整体。具体包括:犯罪客体犯罪客观要件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1三、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一)正当防卫1、概念:2、条件:(二)紧急避险1、概念2、条件1分析:1、李某与王某发生口角后,王某声称要把李某杀死,并去商店买了一把匕首,李某怕王某杀死自己,就在王从商店回来的路上,用猎枪打死了王,李某的行为属于什么?A正当防卫B防卫过当C故意犯罪D假想防卫1答案:C1分析2、甲想杀乙,就故意

3、向乙挑衅,乙被激怒,上前殴打甲时,甲掏出准备好的匕首将乙刺死,甲的行为是:A防卫过当B正当防卫C故意犯罪D假想犯罪1答案:C1分析:甲与乙同居一室,某日大地震电灯熄灭,乙因年迈体衰,行动不便,甲快速奔跑,将乙撞倒,致其头破血流,当场昏厥,不治而亡。问:甲有无刑事责任?为什么?1甲无刑事责任.甲的行为符合紧急避险的构成要件.1四、故意犯罪过程中的犯罪形态1、犯罪预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2、犯罪未遂: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3、犯罪中止: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1分析1、

4、被告人桑某(男,24岁)观察到邻居家无人,遂撬开其门,将邻居家的彩电和摄像机搬回家。过半小时后摄于追究刑事责任,又将上述两件物品送回原处。邻居家始终不知道此事,桑某又作案时被抓获供出此事。问:桑某此次行窃属于犯罪既遂还是中止?为什么?1分析甲乙共谋入室盗窃,约定甲进入室内寻找财物,乙在外放风。但在甲刚好翻墙入室,尚未着手盗窃财物之时,乙即因心生恐惧而逃跑,后甲窃得财物价值1万元。问:乙是否成立犯罪中止?为什么?1五、共同犯罪(一)共同犯罪的条件(二)共同犯罪的形式(三)共同犯罪的种类1、主犯2、从犯3、胁从犯4、教唆犯1分析张某、李某经共谋后于

5、深夜蒙面携带管制刀具进入一狭窄付街巷抢劫。张某叫李某把住街口,防止其他人进来,自己深入街巷,持刀抢劫了一妇女现金2000元。张某欲独吞此款,与李某会合时,对李讲:”这妇女身上一分钱都没有。“李信以为真。对李的行为应当如何处理?为什么?1第三节刑罚一、刑罚的概念和目的1、刑罚是指刑法规定的,由国家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所适用的一种强制性的法律制裁措施。2、刑罚的目的:预防犯罪,保护人民,保卫社会主义社会。1二、刑罚的种类我国刑罚分主刑和附加刑两类:主刑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附加刑有: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1三、刑

6、罚的具体运用1、量刑(包括法定情节和酌定情节)2、累犯(包括一般累犯和特别累犯)3、自首和立功4、数罪并罚5、缓刑6、减刑和假释7、时效和赦免1第四节犯罪的种类1、危害国家安全罪2、危害公共安全罪3、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4、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5、侵犯财产罪6、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7、危害国防利益罪8、贪污贿赂罪9、渎职罪10、军人违反职责罪1分析1、被告人李某于1991年5月10日因贪污公款6000元,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年缓刑2年,到1993年5月10日缓刑考验期满,李在缓刑考验期内无任何违法犯罪行为。1994年3月20日上午,

7、李因琐事与邻居张某发生争吵,将张某打成重伤。问:被告人李某是否构成累犯?为什么?1分析某市人民法院在审理肖某、吴某共同抢劫和刘某窝藏一案时,依法作出如下判决:肖某系抢劫主犯,判处有期徒刑15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并处罚金2万元;吴某系抢劫从犯,罪行较轻,且能够主动投案自首,故减轻判处有期徒刑1年,剥夺政治权利1年;刘某明知肖某犯有抢劫罪,却为其提供隐匿处所,判处管制1年,剥夺政治权利1年。问:肖某、吴某和刘某所判各种刑罚应当如何执行?执行机关分别是谁?1第七章民事法律制度第一节民法概述一、民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1、民法的概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调

8、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1二、民法的基本原则1、当事人地位平等原则2、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原则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