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偏瘫病人肢体运动功能的早期康复护理探讨

脑卒中偏瘫病人肢体运动功能的早期康复护理探讨

ID:27155279

大小:64.1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1

脑卒中偏瘫病人肢体运动功能的早期康复护理探讨_第1页
脑卒中偏瘫病人肢体运动功能的早期康复护理探讨_第2页
脑卒中偏瘫病人肢体运动功能的早期康复护理探讨_第3页
脑卒中偏瘫病人肢体运动功能的早期康复护理探讨_第4页
资源描述:

《脑卒中偏瘫病人肢体运动功能的早期康复护理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脑卒中偏瘫病人肢体运动功能的早期康复护理探讨杨明娟付爱娥(山东省临朐县人民医院山东临朐262600)【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48-0282-02【摘要】目的脑卒中在我国的发病率非常高,而且往往大多伴有偏瘫,严重影响生活和生存质量,为使脑卒中偏瘫病人最大限度的恢复功能,减轻残疾。我们对脑卒中偏瘫病人进行了早期康复护理训练。方法采取随机分组,将84例脑卒中偏瘫病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早期康复护理训练,对照组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在

2、治疗后都有明显提高,仴观察组上下肢运动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经康复护理训练后,两组病人下肢活动能力的差别其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上肢活动能力及H常生活能力的差别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o结论早期实施康复护理训练,有利于脑卒中病人提高运动功能和生活活动能力。【关键词】脑卒中运动功能早期康复护理脑卒中在我国发病率非常高,脑卒中后患者出现的运动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生存质量,为了降低致残率,减少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提高其生活生存质量,使之早H回归家庭和重返社会。我们对

3、44例脑卒中伴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干预,以探讨早期康复治疗此类患者上下肢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通过感觉、运动输入、打破或抑制异常的运动模式,建立分离、协调运动模式的强化康复训练,使病人运动功能的恢复和生活能力的提高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木组84例脑卒中偏瘫病人,经脑CT或MRI确诊脑出血40例,脑梗塞4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4例,对照组40例。均系首次发病,发病即日或3日内入院,均有不同程度的肢体活动障碍,住院时间15-42天。两组病人资料经统

4、计学处理,差别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1.2评定方法两组病人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对观察组病人实施康复护理训练。在病人入院第一周和第四周,对两组病人采用Brunnstrom6期评定法评定上下肢运动功能,运用修订的Barthel生活活动指数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两次评定由一人员完成。1.3康复护理程序第一阶段:患者处于卧床期。在此阶段争取使患者能独立完成床上移动动作并能保持坐位30分钟以上。第二阶段:训练重点为站立及步行训练。第三阶段:训练重点是步行训练及作业疗法。1.4康复护理训练的内容和方法1.

5、4.1病情早期采用床上健肢卧位,每2小吋翻身一次。1.4.2良肢位的保持要求患侧上肢处于伸展位,将整个上肢放在一个枕头上,见外展50度,内旋15度,屈40度,肘腕、手指诸关节均伸展。下肢为屈曲位,髋膝关节于中立位,背屈90度,伸髋膝,足下放置垫袋,防止髋内外旋。1.4.3按摩和被动运动对肢体进行按摩,尤苏要注意患侧手指和下肩的按摩,达到冇利于改善血液循环,消除肿胀,缓解疼痛,预防褥疮和静脉炎,促进患侧肢体功能恢复。按摩应轻柔缓慢进行,对瘫痪肢体予以按摩揉捏,对拮抗肌予以安抚性按摩,使其放松。在体力

6、允许的情况下,患者可自我按摩效果更好。1.4.4病情稳定期(1)肢体康复训练。(2)翻身训练。(3)坐位、立位平衡训练。(4)步行上下楼梯的训练。1.4.5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尽量减少他人的帮助,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1.4.6心理康复护理我们在脑卒中患者心里护理中注意到,肢体及语言的康复与患者的情绪冇关。对肢体功能的康复冇充分的信心。观察组根据病人心理的不同阶段给予疏导、支持、鼓励家属、同事对病人的安慰,树立力所能及的生活目标,使其在良好的情绪中积极主动锻炼,缓解肌肉紧张。2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康

7、复护理训练前后的Brunnstrom偏瘫肢体和Barthel生活活动能力评定见表1。表1两组病人康复护理训练的肢体运动功能和生活活动能力评定比较注:第一周①、②、③分别进行2组间比较P<0.05。第四周①、②、③分别与第一周进行2组内比较P<0.05,第四周与观察组比较P<0.05。结果显示,康复护理训练对偏瘫肢体的运动功能和tl常活动能力的提高奋明显的促进作用。3讨论脑卒中后中枢神经系统在结构上或功能上具有重组能力或可塑性,在条件适宜吋部分神经元可以再生。康复护理训练促进了代偿

8、和重组的产生。早期的康复护理训练以病人静态的,被动的抗痉挛体位治疗为主。采用被动患肢活动的刺激方式。通过反复进行翻身、坐位、立位、步行训练输入正确的运动模式,经传入,传出冲动的反复刺激,在病灶周围形成新的神经通路,充分发挥中枢神经的代偿作用,从而建立肢体由高级中枢控制的运动模式。经过日常生活运动训练,促进了随意的、协调的、分离的正常运动模式的建立,为整体功能恢复创造了有利条件。心理预防机制作用,直接影响着康复成效。因此,应通过心理疏导改善和消除心理障碍,增强病人对康复的信心。本组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